楊生龍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和老齡化的加劇,高血壓已成為嚴重危害我國人民群眾的重要疾病,其中,腦血管意外在高血壓疾病的死亡原因中占70%以上,其中腦出血又是腦血管意外的首要原因[1]。高血壓腦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臨床發病急速,病情惡化快,死亡率很高。及時診斷、搶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內容,故在急診階段進行搶救,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是臨床醫學、特別是急救醫學中的重要課題[2]。我們對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急診接診的15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了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樣本來源
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急診接診的15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其中男性104例,女性46例,年齡52~78歲之間,平均年齡61.2歲,病程從2~20a不等,平均病程12.4a。150例患者中,合并腦疝有76例,14例出現肺部感染合并消化道出血,5例單純肺部感染,所有患者入院時均已經昏迷。
1.2 急救方法 (1)控制患者的血壓在90~100/150~180mmHg之間,過高血壓可以用硝普鈉降壓并維持在一定范圍內,同時使用利尿劑;(2)保持呼吸通暢,必要時行氣管插管;(3)使用甘露醇125ml降顱壓,同時靜脈滴注呋塞米,40mg/次,危重患者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4)給予營養神經藥物;(5)營養支持;(6)保持電解質平衡;(7)使用止血藥物治療消化道出血。
15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有144名患者安全地被急診轉送入院進行后續的治療,占96.00%,16例患者維持生存狀態,7例入院后2周內死亡,占4.67%。
高血壓腦出血一般發生在老年人中,一旦并發腦疝,發生血腫的機會就大為增加,血腫破入腦室,發展成為進展型血腫。高血壓腦出血病情發展迅速,脫水效果不理想,如不經過手術治療,臨床死亡率很高[3]。故在前期的急診過程中,需要足夠重視,以增加患者入院后的生存幾率。
在進行搶救之前,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快速且準確的判斷,是搶救成功的前提條件,本次研究中,在急診過程中死亡的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搶救之前的臨床癥狀較為復雜,值班醫生很難在搶救前對病情進行準確估計,這可能是患者搶救失敗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依據患者出現頭痛、嘔吐、失語等癥狀以及既往疾病史,對患者進行診斷。
高血壓腦出血發生后,合理控制血壓是阻止病情發展的重要措施,血壓過高會加重腦出血,過低則會造成腦缺氧,加重腦水腫的發展。本次研究中,我們重點使用甘露醇,在降低顱內壓的同時,也降低了基礎血壓,對甘露醇無效的14例患者,及時靜脈給藥硝普鈉,可以起到降低血壓的效果。但也有文獻報道[4],使用硝普鈉會縮短搶救時間,導致死亡時間提前,因此使用硝普鈉要慎重。
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發熱患者給予冬眠藥物治療,并使用冰袋在頭部進行降溫;給予硝普鈉進行降壓的患者,需要密切關注硝普鈉的個體差異,防止意外發生。呼吸困難的患者,立刻給予呼吸機通氣,每分鐘20次,潮氣量560ml,吸氧濃度為40%,依據患者狀態改善調整呼吸機參數。
腦出血患者的呼吸系統經常會受到抑制,甚至形成呼吸停止,引起中樞性呼吸衰竭,特別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導致死亡的發生。本次研究中,有6例患者發生呼吸衰竭,最終導致死亡。因此,對于腦出血患者,非常有必要應用常規大劑量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腦出血患者常并發有廣泛的腦血管痙攣、腦水腫,顱內壓增高會刺激下丘腦垂體,導致胃酸分泌增加,而造成應激性潰瘍的發生,并最終導致消化道出血。有文獻報道[5],腦出血患者中,并發消化道出血的發生率在20%以上,本次研究的150例患者,就有47例發生了消化道出血,因此,在急診階段及時給予止血藥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急診搶救階段,盡早診斷治療、重視控制血壓、保持呼吸通暢等,可以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對入院后患者的康復具有非常重要意義。
[1]馮燕紅,程斯,陳曉莉.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康復治療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7):63-64.
[2]劉芳齡.腦出血與腦梗塞時顱內外動脈形態定量的比較研究[J].中華內科雜志,1996,35(8):516-517.
[3]揚李軒,黃權,胡裕全,等.高血壓腦出血顯微外科手術治療效果[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2,25(1):23-24.
[4]奕文忠,王智,梁冶矢.高血壓腦出血術后高血壓危象活性多肽的測定[J].中華神經外科學雜志,1999,14(3):180-181.
[5]鄧受春.高血壓腦出血病人的院外搶救及護理[J].右江醫學,2001,29(6):548-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