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嚴福章,史玉柱(.國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北京市,0005;.中南電力設計院,武漢市,43007)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凸現。當前,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矛盾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增長的突出問題,為此,國家把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措施。作為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電網在國家經濟社會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電網建設的蓬勃發展為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增強,由于電網建設而帶來的一些環境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電網建設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1-10]。
做好電網工程建設的環境保護工作,必須將環境保護理念貫徹于電網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全過程中。規劃設計作為電網工程建設的龍頭,加強該階段的環境保護工作,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電網工程的順利實施至關重要。
1.1 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是建設環境友好型電網工程的必然選擇
電網建設的環境保護工作是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貫徹國家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相關法律、法規,充分考慮電網工程可能涉及的環境問題,預防電網工程實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環境影響,提出環境保護對策,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在電網發展過程中堅持環境保護,建設環境友好型電網工程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構建和諧社會、保護生態環境的必然選擇,也是保障電網工程質量的基本要求。因此,全面加強電網工程環境保護工作是電網工程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設環境友好型電網工程的必然選擇。
1.2 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是電網工程建設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
隨著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日趨完善,環境保護的執行程序和執法力度越來越嚴格,從而加大了電網建設項目的環境約束壓力。在電網工程建設過程中,如果前期環境保護工作到位,對環境敏感的區段,可通過先期避讓、調整、優化及嚴格控制施工擾動范圍等措施避免或減少電網工程對環境的影響,同時對相關環境要素進行相應的補償,就可以達到工程順利開展,避免重復建設、節省投資、減少環境破壞的目的。如果環境保護工作在電網工程建設中得不到重視,不僅對項目區自然生態環境及人民生活造成一定影響,也會造成工程改建、投資增加,甚至引起環境糾紛,制約電網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因此,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是電網工程建設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
1.3 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有利于公眾對電網工程建設的支持
隨著公眾環境保護及依法保護自身權利意識的提高,電網建設與個別居民個人利益的矛盾日益突出,涉及電網工程的環境糾紛不斷增多。這些環境糾紛給環保主管部門和電網建設單位帶來了很大壓力,給電網發展增加了阻力和風險。加強電網工程建設的環境保護工作,遵守相關的環保法律法規,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貫徹于電網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全過程中,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依靠自身努力來贏取社會和公眾的認可,有利于減少電網工程的環境糾紛,有利于加強公眾對電網工程建設的支持。
2.1 電網規劃階段缺少環境影響評價,為項目實施帶來了環境隱患
電網規劃具有引導電源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作用,可以促進電力工業集約化發展和產業升級,通過合理規劃網架結構,可以充分發揮電網的電力資源優化配置作用和規模效益。然而,目前的電網規劃過于宏觀,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且缺少全面的環境影響評價,造成規劃的輸電線路走廊不必要地穿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不必要地通過人口密集區和城鎮規劃區,為項目的實施帶來了較多的環境隱患。此外,由于缺少規劃環評,輸電走廊占用的土地存在浪費現象,經常出現一條線路剛建好,又要建設第2回路、第3回路的現象。如果先期做好規劃環評,充分論證后采用同塔雙回、同塔多回線路,不僅可以節省大量土地資源,而且可減少工程拆遷量和環境影響范圍。例如,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在規劃階段由于沒有考慮環保因素,造成線路南北縱向穿越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多個生態敏感區域。而且規劃階段沒有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缺少與相關的其他規劃進行規劃層面的協調,造成規劃層面存在環保沖突,給后期的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及環保設計帶來巨大的壓力。
鐵路、公路等其他行業,通過前期規劃環評為生態敏感區預留了鐵路、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設通道。而電網工程常常由于前期沒有開展電網規劃環評工作,沒有給生態敏感區預留輸電線路通道,這樣不僅造成電網工程建設階段的環保壓力,也使得電網工程為避讓環境敏感區域而產生巨大的投資壓力。
因此,電網規劃環評的缺失是造成目前電網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較多環保問題,以及項目建成后引發諸多環境糾紛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電網工程設計中缺少環保和水保專項設計,導致工程設計與環評和水保方案脫節
要做好電網工程的環保工作,必須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貫徹于電網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全過程中。在規劃和設計階段如果充分考慮減緩或避免對環境的影響,可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動局面,既保護了環境,又節約了資金。當前,在電網工程設計的實際工作中,由于對環境保護重視不夠,缺少環保和水保專項設計,且主體工程設計中沒有環保專業人員參與,導致工程設計與環境影響評價和水土保持方案脫節的問題時有發生。主要表現為:
(1)工程設計超前或拋開環境影響評價和水土保持方案,設計文件不符合國家環保、水保的法律、法規要求,環境影響評價和水土保持方案中規定的各項環境保護、生態保護及水土保持措施沒有反映到設計文件和圖紙中,或者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相關資金得不到保證和落實。
(2)工程設計過程沒有環保專業人員參與,導致有些項目在設計選線、選址過程中,沒有識別出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環境敏感區域或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最后在環評、水保審查中被要求修改站線方案,導致工程重新選線、選址,不僅增加了工程投資,更延誤了工程的建設工期。
2.3 電網工程設計中環保和水保措施落實不到位,影響環保和水保設施竣工驗收工作
電網工程的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設施竣工驗收環節是對建設期與試運行期的環保、水保問題進行最終驗收,對于準確反映項目在建設期與運行期對環境的影響程度以及公眾對項目的態度至關重要。科學客觀并實事求是地總結環保、水保竣工驗收工作,對新建電網項目的環境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目前,環保部對其審批環評的電網項目,提出了更加嚴格的環保驗收要求,使得電網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工作難度大大增加。然而,部分電網工程設計中對環境影響評價和水土保持方案中提出的環保、水保措施沒有落實到設計文件和圖紙中,致使施工過程中環保、水保措施落實不到位,工程及環保拆遷和跡地恢復工作不到位,最后在環保、水保竣工驗收過程被發現,倉促補充設計方案,再付諸實施,延遲了環保、水保驗收的時間,影響了項目的正常投運。
3.1 在電網規劃階段引入環境影響評價
為了加強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提高規劃的科學性,使電網發展規劃與區域資源協調、環境容量和生態功能相一致,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建議在電網規劃階段引入環境影響評價,促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使我國電網建設事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1)依法開展國家級電網規劃的戰略環評工作,對我國整個輸變電網絡的大規劃進行合理性審查,前瞻性地分析其宏觀布局的合理性;(2)同步開展省級電網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從區域角度避免輸電線路無序架設、線路走廊占地越來越多現象;(3)避免線路穿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敏感目標;(4)分析電網規劃與地方其他規劃的協調性,并實現與地方基礎設施的重點工程統一協調與管理,為電網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有利條件。
在電網規劃階段引入環境影響評價,通過電網規劃環評解決電網布局對經濟建設、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等各方面的影響問題,協調電網規劃與其他規劃之間的關系。電網規劃環評的早期介入,可實現環評與規劃的良性互動,使單個電網項目在進入前期設計工作之前就消除環境影響的顛覆性因素,還可減輕單個項目設計過程中的環保壓力,有利于從決策源頭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使建設項目布局和資源的配置更加科學、合理,進而達到加快電網建設的要求。
3.2 在電網工程設計階段開展環保和水保專項設計,落實環評和水保方案要求
電網工程的初步設計文件中應有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專篇,根據環評和水保方案中提出的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要求,結合工程地域特征和施工特點以及施工項目和工序,對工程的各種潛在性環境影響進行分類、歸納,并根據相關設計規范和技術標準,將環評和水保方案中提出的環境保護、生態保護和水土保持措施落實到工程設計文件、設計圖紙中,將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設施投資概算落實到工程總概算中。特別是在工程設計變更或優化過程中,要落實并強化環保和水保的要求,避免出現工程設計變更或優化過程中再次將線路改到生態敏感區、人口密集區或城鎮規劃區范圍之內,從而造成工程建設的違法事實,給工程的實施及環保、水保驗收造成重大的負面環境影響。
工程設計文件應重視對施工過程的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指導,在施工指導手冊中,應指導承包商根據環保和水保要求,落實施工合同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條款及要求,具體地完成工程施工階段的環保和水保工作,達到執行和完成施工過程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措施的目的。
3.3 環保專業設計人員全程參與電網工程設計
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環境影響評價和水土保持方案應是指導工程設計的法律文件之一,工程設計中應嚴格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和水土保持方案及其審批意見中規定的各項環境保護及水土保持的措施,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由于電網工程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設計的專業性較強,因此環保專業設計人員應參與電網工程的全過程設計。
電網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階段,應有環保專業設計人員參與輸電線路路徑和變電站站址選擇工作,避免線、站經過環境敏感區、人口密集區、城鎮規劃區、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等區域,并對工程方案進行環境影響和水土流失影響的初步分析,提出環境可行性論證,為環境影響評價和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提供設計依據。
電網工程的設計階段,環評文件和水土保持方案中規定的環境保護及水土保持措施應由環保專業設計人員轉化到工程設計文件中,環保專業設計人員還應對工程的重要文件、圖紙等進行會簽,包括涉及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方方面面,如總體規劃、總平面布置、拆遷安置方案、污染防治設施設計、綠化設計、施工手冊等,確保環評和水保方案的原則要求以及環保和水保設施投資概算能落實到工程的整體設計之中。
3.4 建立環保和水保設計審查機制
為確保環評和水保方案中提出的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措施更好地落實到電網工程設計文件、設計圖紙中,保證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設施投資概算落實到工程總概算中,應在項目評審階段對環保和水保設計進行審查。
電網項目環保和水保設計審查既是對環保和水保設計質量監督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環保和水保設計水平的重要平臺。首先,通過審查可以發現工程環保和水保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改進要求,并對下一階段的環保和水保設計工作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其次,專家們還可以將自己或其他工程或單位的經驗傳授給被審查的設計單位,有利于設計單位設計水平的提高。
3.5 制定電網環保設計導則
目前,部分電網設計規程中包括了環保要求,但仍有部分出臺較早的設計規程中沒有明確提出環保規定。隨著人民群眾環境意識的逐漸增強,環保工作也日趨重要。以設計為龍頭,建設環境友好型電網工程也需要設計導則適應新形勢、與時俱進,應制定電網工程的環保設計導則,指導電網工程的環保設計。
電網工程環保設計是電網工程主體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電網工程建設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需要引起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電網工程建設中存在缺少電網規劃環評、缺少環保和水保專項設計、工程設計與環評和水保方案脫節、環保和水保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電網項目的建設。因此,電網建設中應開展電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開展電網工程環保和水保專項設計、環保專業設計人員全程參與電網工程設計、建立環保和水保設計審查機制、制定電網工程環保設計導則等措施,全面加強電網工程環境保護規劃設計工作,為建設環境友好型國家電網工程作出貢獻。
[1]丁廣鑫.交流輸變電工程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工作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1-6.
[2]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國家電網公司電網環保管理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135-136.
[3]種芝藝,陳力.淺談換流站項目建設現場管理[J].電力建設,2009,30(5):85-87.
[4]朱法華,王圣,劉思湄.中國電力規劃環評的發展與建議[J].電力環境保護,2007,23(5):9-13.
[5]張喜榮,秦曉微.電源建設項目風險分析[J].電力建設,2009,30(1):76-79.
[6]莫華,王萌.輸變電項目環評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建議[J].電力環境保護,2007,23(4):4-7.
[7]李震宇.交流特高壓線路工程建設中的環境保護措施[J].電力建設,2010,31(9):34-38.
[8]李艷.電網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應關注的幾個要點[J].電力環境保護,2009,25(1):47-49.
[9]梁躍清.三峽至上海±500 kV輸電工程湖北境內線路方案技術經濟比較[J].電力建設,2007,28(6):93-95.
[10]朱法華,劉大鈞,王圣.我國輸變電系統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及環境管理建議[J].中國電力,2009,42(3):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