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魁
(菏澤發電有限公司,山東 菏澤 274032)
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是指能長期保證安全生產制度正常運行并發揮預期功能的制度體系。從靜態分析,它是安全生產工作系統內部的各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從動態分析,它是確保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開展和正常運行的一系列制度、規則、組織體系所構成的系統。它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而應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方面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完善的。要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 健全、完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包括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和安全生產監察體系。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是指為實現安全生產,由人員、設備設施及其系統和管理構成的有機整體。安全監督體系是指由企業內部安全監督部門和安全監督人員,以及國家法律和行業有關規定構成的整體,對企業內部各生產等相關部門及人員進行安全監督檢查活動。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要及時調整技術監督網成員、修改并完善生產技術管理標準,使之始終滿足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的需求。建立完善的安全監察體系,要及時調整補充安委會、三級安全網等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完善各級、各崗位安全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標準、制度辦法等。在此基礎上,確保安全生產與安全監督2個體系的正常運轉。
(2) 強化安全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廣大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員工隊伍既是安全的主體,也是安全的基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加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安全知識、安全技能教育培訓,持續提升員工隊伍的安全素質,是實現安全生產、預防事故和職業性危害的重要保障。加強員工的安全教育,應重點做好以下2方面的工作。
① 進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教育,增強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法制觀念,使其從思想上正確認識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② 加強安全技術知識教育,提高廣大員工的崗位安全技能,增強做好本職工作的能力。
(3) 深入開展“反違章、查隱患”活動。違章、隱患是產生事故的“溫床”。要加強對“反違章、查隱患”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反違章領導小組,加強對違章、隱患的查禁力度,將反違章、查隱患工作做到制度化、日常化。
明確反違章標準,對違章現象按規定處理、予以考核和公開曝光;對隱患及時組織消除,提高廣大員工遵章守紀的自律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自覺抵制違章作業,消除安全隱患。在企業內組織開展“反違章、查隱患”、創建無違章先進車間和先進班組活動,對無違章先進車間、先進班組、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激發大家反違章、查隱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反違章、查隱患”的良好氛圍,為安全生產打好基礎。
(4) 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安全性評價是針對發電企業安全管理、勞動安全和作業環境、生產設備系統等方面可能引發的危險因素,用危險評估的方法進行查評診斷,以摸清企業自身的安全基礎,掌握客觀存在的危險因素及嚴重程度,采取積極預防措施,實現生產過程的預控、可控、在控,減少和消滅事故的管理手段。
安全性評價應凸顯“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強化安全風險分析和危險點控制,注重安全性評價與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結合。對于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制定整改計劃,抓好整改落實,消除安全隱患,夯實安全生產基礎。
(5) 認真開展安全例行工作,不斷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安全例行工作是企業安全生產實踐的經驗總結,對保障安全生產至關重要。對發電企業而言,要認真抓好以下幾方面的例行工作。
① 注重安全例行檢查。認真組織、開展春季、
秋季安全大檢查和防汛度夏工作,制定活動方案,列出檢查內容,落實檢查責任,及時消除隱患,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
② 組織安全日活動,總結一周的安全生產情況,排查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分析下周工作中的安全風險因素,制定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
③ 組織召開月度的廠、部門安全分析會,總結上月安全工作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安排部署當月安全工作,做到安全工作任務明確。
④ 強化機組大、小修期間的安全管理,嚴控開工關和修后調試關,嚴格執行“兩票三制”制度,落實各級責任。
⑤ 加強外包工程和外包臨工的安全管理,嚴格資質審查,對外包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與考試。
(6) 加強設備管理,提高設備安全健康運行水平。設備管理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任務,設備健康狀況直接決定著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為提高設備的安全運行水平,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① 要加強設備管理和技術監督工作,嚴格落實設備管理責任制,積極探索和不斷推行狀態檢修管理模式。
② 加大科技投入與更新改造工作,積極引進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進行技術攻關與設備改造,提高設備可靠性。
③ 認真落實各項技術監督計劃,充分發揮技術監督網和專責的作用,強化預防性試驗和過程監督,提高設備受控程度。
④ 強化技術管理,修訂完善檢修規程,為設備檢修維護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
⑤ 注重提高機組大、小修質量。對機組的每次大、小修,都應做到“應修必修、修必修好”。
⑥ 加強設備的日常維護與消缺工作。對設備缺陷要及時消除,防止缺陷擴大。
(7) 加強運行管理,提高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水平。為保障機組的安全運行,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① 嚴格執行“兩票三制”制度,推行運行值班標準化和操作處理規范化,提高運行人員的監盤、操作水平。
② 強化運行人員崗位技能培訓,認真開展反事故演習、技術比武等活動,不斷提高運行人員的綜合素質。
③ 嚴格執行重大操作提高一級監護制度,確保重大操作安全。
④ 堅持每月運行分析例會制度,對運行過程中發生的一些不安全因素進行系統全面分析,制定詳細的防范措施,不斷提高設備的可靠性。
(8) 加強對法定節假日、重大政治活動等期間的安全管理。春節、五一、國慶節等法定節假日和全國“兩會”等重大政治活動期間,是安全生產的敏感時期,做好安全生產工作至關重要。要超期策劃研究,制定包保措施,根據氣候、生產實際情況,適時組織進行有針對性的防火防爆、防凍、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專項檢查,落實安全包保措施,確保節日期間安全。
(9) 嚴格“四不放過”原則。對于發生的各類不安全事件,要嚴格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調查分析處理,使廣大員工吸取教訓,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對于上級下發的事故通報、安全簡報,及時轉發全廠組織學習,根據專業特點,汲取通報的事故教訓,排查消除安全隱患。
(10) 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應根據生產工作實際情況,不斷完善企業內部安全生產動態監控和預警預報體系,開展安全生產風險分析辨識,及時發布預警,落實防范和應急處置措施。要注重各類應急預案的修訂完善,提高預案的科學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根據生產、季節特點,開展針對性應急預案演練,提高廣大員工的應急處置能力,將事故控制在萌發狀態。
總之,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應根據發電企業的生產性質、特點和生產規律,進行有效管理,做艱苦細致的工作;要不斷健全完善安全生產機制體制,落實各級責任,明確工作標準,以機制管理企業,以制度規范行為,充分發揮生產保證、安全監察2個體系的作用,抓好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貫徹執行工作。只有通過持之以恒、持續改進、不懈努力,才能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企業的安全生產才能做到可控在控,進而實現本質安全型發電企業目標。
1 朱志遠.中國電業管理與安全實用全書[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