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角?
DIC的主要發病原理及臨床表現?
答:DIC的主要發病原理為4方面:(1)血管內皮受損,激活內源性凝血系統。細菌、毒素(特別是革蘭氏陰性桿菌內毒素)、病毒、抗原-抗體復合物、缺氧、酸中毒、高熱和凍傷及創傷等均可損傷小血管內皮細胞,使血管膠原纖維暴露,促使血小板聚集和Ⅻ因子激活而觸發內源性凝血系統。同時還使激肽系統和纖溶系統被激活;(2)組織損傷,啟動外源性凝血系統。嚴重創傷或燒傷、大手術、產科意外或惡性腫瘤均可引起組織破壞,組織凝血活酶類物質大量釋放人血而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統; (3)紅細胞或血小板損傷釋放促凝物質入血,這些促凝物質可激活內源及外源性凝血系統而引起DIC;(4)其他促凝物質入血。如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時進入血循環的胰蛋白酶、高脂血癥及脂肪栓塞的長鏈飽和脂肪酸。另外,白細胞在DIC的發生中也起重要作用。如內毒素可使白細胞釋放組織凝血因子而引起DIC。
DIC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出血、微循環功能障礙一休克或低血壓、溶血、微血栓形成。
——摘自《護士繼續教育手冊》
何謂尿毒癥?
答:急性和慢性腎功能衰竭均可導致終末代謝產物和內源性毒性物質在體內潴留,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以及內分泌功能失調,而引起的一系列自體中毒癥狀稱為尿毒癥。
——摘自《護士繼續教育手冊》
簡述營養學在預防醫學的地位及重要性
答:人類自胚胎期至生命止息都需要營養的補充,它是人體生存、活動(勞動)和生殖必需的條件之一。嬰幼兒的生長發育,軀體高度、體重和健康的維持,對疾病的抵抗和康復都必須有足夠的營養供給。一個民族的體格除其先天的遺傳因素外,后天的營養狀況也有很大的影響,營養的改善對兒童、少年體格的發育有促進作用。營養與許多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有密切關系,缺乏營養素會產生營養缺乏病。營養還與人的勞動能力及運動成績有密切關系。因此,搞好營養可以預防疾病、保障健康、增強體質、造福后代。營養水平可直接或間接反映社會生產力、國民經濟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必須有先進的預防醫學,其中營養學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摘自《護士繼續教育手冊》
產生肝性腦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產生肝性腦病的主要原因有2點。一是肝細菌功能衰竭;二是在門脈高壓時,由于門體靜脈之間有自然形成的側枝循環或體外有手術造成的門體分流,致使來自胃腸道的有害物質未能被肝功能代謝直入體循環而達腦部。
——摘自《護士繼續教育手冊》
?專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