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登波
(瓊州學院體育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建設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海南中醫養生產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夏登波
(瓊州學院體育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本文論述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海南中醫養生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海南;中醫養生;保健
中醫養生保健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中國醫藥學是我國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優勢,是重要的社會衛生資源。中醫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自已一整套獨立的理論體系,具有獨特的辨證方法、有效的治療手段和豐富多彩的保健方法。在現代醫學科學的發展中,也顯示了它獨特的魅力和無限的發展空間。
隨著海南旅游業的發展,海南成為世界各國的冬宮。海南溫暖的氣候、新鮮的空氣及不斷完善的軟硬件服務,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到海南來旅游、度假、養生保健、養老、過冬。很多老年人患有風濕病、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方面的慢性疾病,正為海南中醫養生保健提供良好土壤,海南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業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
(一)基礎設施差家底薄。要想使海南中醫養生得到快速發展,首先要解決基礎設施問題。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我省非營利性中醫醫院總體來說,起步較晚,規模不大,專科特色不突出,檔次不高,而且設備陳舊,我省平均每千人口中醫院床位0.16張,中醫生0.16人,分別低于全國的0.21張和0.29人水平,居全國的第29位和28位。衛生技術人員13798人,其中中醫藥技術人員才1196人,僅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的9%,全省中醫隊伍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不足25%,家底薄,處境難。
(二)高層次人才缺乏。除了基礎設施薄弱,海南中醫同樣面臨人才缺乏的困境。人才的引進尤為重要。我省中醫人才隊伍總體素質偏低,中醫隊伍數量不足,專業結構欠合理,其中,中醫醫生僅占全省醫生隊伍的9%左右。中西醫結合碩博士學歷及正高技術人員寥寥無幾。缺少學科帶頭人是海南中醫發展的瓶頸。海南中醫要實現突破性發展必須有人才支持。需培養大批的養生,保健,康復,推拿,針灸,藥療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加大引進高層次中醫人才的力度。
(一)創特色出品牌。海南中醫養生保健業的發展需要走品牌和特色路線,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針灸、推拿、按摩、藥物離子導入等某個領域,必須形成自己的特色,做出品牌,創造特色才能脫穎而出。在短短幾年內,海南要在南北中各建立一個醫療中心,使在島內的人實現大病不出島,在海南就能享受一流的醫療保健服務。只要解決硬件、軟件兩方面的問題,加快海南中醫發展的步伐,海南必將成為全世界“健康休閑度假養生保健的大花園”。
(二)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優勢吸引世界各國的客人。雖然海南中醫養生保健業發展現狀差強人意,但是,海南中醫養生保健業發展有很大潛力。建設國際旅游島,中醫養生保健業大有可為。海南有獨特的熱帶島嶼環境,氣候宜人、空氣新鮮、環境優美,陽光、沙灘、海浪自然優勢吸引很多人來到海南進行養生保健。
(三)充分利用好南藥黎藥。海南的藥用植物資源豐富,有“天然藥庫”之稱,藥材總數大約3000多種,占全國的40%,藥典收載的有500種,經過篩選的抗癌植物有137種,南藥30多種,最著名的四大南藥(檳榔、益智、砂仁、巴戟)享譽海內外。還盛藏50多種道地的動物藥材和海產藥材。具有較高的醫療保健功效。要想利用好這些藥材,使其產生更好的療效,首先就是要了解產品的康療價值,然后再根據需求,開發出不同人需要的服務產品,使得產品開發與市場對接。
海南有上百種藥效獨特的南藥,其中以黎藥最為著名。由于這些都是天然藥物,副作用小,從未接觸過中醫的國內外游客及亞健康人士對黎藥的養生保健療效很滿意。
(一)制定方針政策。為了加快國際旅游島的建設,省衛生廳已經制定了《關于加快海南醫療保健旅游產業發展的意見》。意見中提出我省醫療保健旅游產業未來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醫療保健旅游產業初具規模;到2020年,力爭將海南建設成為聞名中外的醫療保健旅游目的地。為了加快推進醫療保健旅游產業發展,我省將放寬醫療保健旅游市場準入條件,鼓勵社會資本公平參與醫療保健旅游業發展,以及各種所有制企業依法投資醫療保健旅游產業,讓有條件的地方探索醫療保健旅游資源一體化管理等。
(二)海南力爭10年后建成聞名中外的醫療保健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我省醫療保健旅游產業將初具規模,10年后,當瓊州海峽跨海大橋建成通車后,海南將建設成為聞名中外的醫療保健旅游目的地。醫療保健旅游是全世界一項朝陽產業。我省得天獨厚的氣候以及資源優勢,再加上創建國際旅游島這一巨大機遇,我省醫療保健游的前景喜人。
(三)充分利用海南的特色資源發展醫療保健旅游產業。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傳統醫學可為醫療保健旅游的發展增加無限魅力。所以,要利用我省旅游資源特色,如溫泉、原始森林、熱帶植物園及黎醫黎藥等,建設一批集醫療康復、養生保健、觀光、休閑、美食、娛樂為一體的中醫保健旅游網點。
(一)市場潛力大。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中醫養生保健既有機遇又面臨挑戰。近幾年來,一種崇尚天然藥物、傳統療法的風氣已在不少國家和地區興起。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國已被廣泛應用,歐美一些國家也在逐步改善對中醫藥的限制,部分國家已將中醫藥納入醫療保險范疇,并在法律上予以認可,一些國家已開辦了中醫藥正規學歷教育。目前,全世界已有124個國家與地區建立了各種類型的中醫藥機構。我國的中藥已出口到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年成交量達5億美元,每年還以10%的速度增長,據統計,2006年,我國中成藥工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含中成藥工業和中藥飲片工業) 1173.51億元,同比增長13.65%,中藥飲片加工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216.60億元,同比增長31.62%。植物藥和傳統醫藥在全球的地位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中醫養生保健已成為發展迅速的傳統產業。發展前景良好。
(二)資源優勢突出。海南是全國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陽光充沛,空氣清新,水質純凈。專家論證,海南是全國最為理想的南藥生產基地。海南現有植物種類4680多種,其中藥用植物多達3100多種,即66%的植物可作藥用,占我國現存藥用植物種類近1/3。著名的抗癌植物海南紅殼松,檳榔、益智、砂仁、巴戟四大南藥聞名遐邇,在200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中,海南藥物資源約有1萬多種,其中3000多種含有生物活性物質。
(三)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是重中之重。以循環經濟理論為基礎,大力發展生態藥業,堅持大公司進入、大項目帶動戰略,積極招商引資。在鼓勵和發展醫藥經濟方面,給眾多非公有企業來海南投資提供了公平競爭的平臺,省政府成立工業與信息產業管理局來指導醫藥行業發展,一些市縣也紛紛出臺鼓勵醫藥產業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醫藥經濟發展環境,塑造海南醫藥整體品牌和形象,從而推動海南中醫養生保健產業的快速發展。
(四)產業初具規模。建省辦特區以來,海南堅持一省兩地的發展戰略和生態省的建設思路,社會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中醫養生保健產業就是海南經濟發展的一道風景、一個縮影。目前,全省共有登記在冊的藥品生產企業84家,已通過GMP認證企業66家,通過GSP認證的藥品批發企業380多家,零售連鎖企業7家,零售連鎖門店116家,零售藥店2175家。農村藥品配送中心18個,配送藥品覆蓋率達90%。其中生產中成藥企業就有八家,生產中成藥近百個品種。“十一五”期間,海南醫藥企業與科研單位共獲得各類新藥證書183個,其中國家一類新藥證書3個。2006年,海南全省醫藥工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3.27億元,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2.57億元。5年年均約增長10%;2006年,醫藥批發貿易實現商品銷售收入59.73億元。
海南省“十二五”期間將把發展生物制藥、南藥等天然藥物、海洋藥物、保健食品、藥物新劑型等藥物和保健食品,建設海口藥谷、定安塔嶺生態藥業園區、藥品保健品研發基地、中部地區海南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等四個重點產業園區作為海南發展中醫養生保健產業的重要舉措。在“十二五”期間實現中醫養生保健產業工業總產值達100億元,前景喜人。
[1]解秸萍.滋補養生藥膳.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2]周世民,主編.中醫傳統康復療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
[3]郁國民.保健按摩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building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Key words:Haina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alth car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 Deng-bo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Qiongzhou University,Hainan Sanya 572022)
R2
A
1008—6772(2011)01—0080—02
2011-1-18
夏登波(1965-),男,瓊州學院體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醫養生保健。
三亞市院地科技合作項目:項目編號:2010YD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