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田曉化
(周至縣農機安全監理站,陜西 周至 710400)
周至縣農機監理工作作為農機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農機化以及農村經濟發展中,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在農業、農機部門的齊抓共管和農機監理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全縣農機安全監管力度不斷加大,監理體系日趨完善,促進了農機安全生產。但隨著農業機械保有量的不斷增長,農機分布面廣量大,給農機監管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農機安全生產不容樂觀,甚至還相當嚴峻。為進一步降低農機事故,最大限度地保證農機安全生產,使農業機械“優質、高效、低耗、安全”地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現就周至縣農機監理工作現狀、存在問題及建議對策分析如下:
周至縣位于西安市西部,面積2956km2,轄22個鄉鎮,370個行政村,總人口63萬人。多年來,周至縣農機監理站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為依據,以提高農機生產效率,降低農機事故為目的,在全縣范圍內廣泛開展了以清理拖拉機無牌行駛、無證駕駛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治理和“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活動,嚴把“掛牌、辦證、檢審”三關,消除了事故隱患,保證了農機安全生產,促進了農機化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連續多年被西安市評為農機安全監理工作先進單位。
(1)是農機安全監督管理網絡不夠健全,部分鄉鎮農機管理力量薄弱。由于受鄉鎮機構改革的影響,多數鄉鎮沒有專職的農機監理員,原有的農機站人員在編不在崗,人員流動性大,滿足不了承擔本鄉鎮農機安全監督管理的需要。導致周至縣鄉農機部門工作脫節斷層,業務聯系不暢,工作開展難以到位,農機安全監理職能受到了嚴重影響。
(2)是農機安全監理投入不足。多年來,由于周至縣財政經費緊張,對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投入嚴重不足,監理執法車輛數量少、檔次低,檢測設備陳舊、落后的現象得不到改變,檢驗人員還沒有擺脫“眼看、耳聽、手摸、腳踹”的傳統做法,嚴重影響了對農業機械的檢測質量,致使部分淘汰報廢機械超期“服役”,沒有從根本上消除農機事故隱患。
(3)是農機監理部門依法行政的職能受到制約。由于受環境治理等因素的影響,農機監理執法受到一定的限制,農機監理部門不能正常獨立地上路開展執法工作,致使無牌無證的農機車輛增多,無證違規駕駛的現象有所增加,加大了農機安全事故隱患,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一定威脅。
(4)是農機執法隊伍的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隨著形勢的發展,各級先后出臺了許多有關農機安全監理的法規文件,同時農機安全監理面臨的實際情況也發生了重大變化,致使許多農機監理人員政治、業務水平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工作上被動應付,缺乏積極主動性。
(1)是強化服務職能,健全完善鄉鎮農機服務體系建設。鄉鎮農機站作為農機工作的前沿和支撐點,關系到農機工作的大局,在組織建設和服務體系建設上要按照“圍繞服務辦實體、辦好實體促服務、搞好服務增實力”的路子,認真履行好“管理執法、技術推廣、生產組織、服務經營”四大職能作用。鄉鎮政府要加強對農機化工作的領導,明確一名副鄉(鎮)長分管農機安全監理工作,要將農機化管理服務工作納入政府的議事日程。關心農機安全監理人員的工作,充實人員,落實編制,配備1~2名農機安全監理員,確保鄉鎮農機安全監理隊伍的穩定。
(2)是以平安農機建設為載體,狠抓基層基礎工作。開展創建平安農機活動,是農業部、國家安監總局為強化農機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而組織開展的重要活動。根據周至縣農機安全生產的具體情況扎實開展“創建平安農機”的活動,堅持以“平安農機”創建為載體,以“降事故、促安全、保暢通”為目標,以構建農機安全生產“源頭管理、執法監控、宣傳教育”三大防線為核心,以建立農機安全生產監管長效機制為著力點,圍繞“一個中心”、強化“兩個基礎建設”、做到“三個結合”、搞好“四項活動”,在全縣范圍內扎實開展“平安農機”創建活動。
(3)是加大執法力度,深入開展農機專項整治活動。農機安全生產是關系到農民生命財產安全和農業生產形勢穩定的頭等大事,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省、市農機部門關于提高農機“三率”的要求,大力宣傳《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抓好農機安全管理,確保農機安全生產。要加強與安監、公安、交通等部門的聯合行動,加大對農業機械的治理力度,深入各鄉鎮開展路檢路查,搞好以拖拉機(手扶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違章載人、無牌無證行駛、脫檢漏審、酒后駕駛、疲勞駕駛、拼改裝報廢車輛上路行駛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整治活動,排查并消除事故隱患。要將農機監理部門流動路檢路查,轉變為以充分發揮村協管員關鍵作用的拉網式整治,將農機監理部門單獨的執法行為,轉變為鄉鎮政府和村兩委共同支持的政府行為,針對手扶拖拉機分布面廣、量大,管理難度較大的實際,進行手扶拖拉機專項整治工作。
(4)是加強教育培訓,建立一支素質過硬的農機監理隊伍。農機執法隊伍素質的高低,關系著農機安全生產工作開展的好壞,要不斷加強對農機執法人員的學習和教育,強化執法人員的崗前、崗中培訓,教育廣大農機監理人員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農機安全生產的有關法律、法規,牢固樹立愛崗敬業和全心全意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的意識,勤政廉政,自覺抵制行業不正之風,規范執法,文明監理,不以權謀私、不以勢壓人、不搭車收費。在抓培訓努力提高監理隊伍的政治業務素質,抓團結努力提高監理隊伍的凝聚力,抓廉政努力提高監理隊伍的“免疫力”上狠下功夫,塑造了一支政治堅定、業務過硬、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的農機監理隊伍,要進一步加大投入,提高農機監理部門的裝備水平。
(5)是廣泛宣傳,提高全民依法管機、治機的意識。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現場會、每月一次駕駛員安全學習例會等形式,廣泛宣傳農機法律法規,做到喇叭里有聲,電視里有影,報紙上有字,街道上有標。積極爭取人大、法院、檢察、公安、交通、宣傳等部門領導的支持,集中時間,集中車輛,集中人員,深入大街小巷、鄉村集市集中進行宣傳,真正使農機法律、法規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增強全民依法管機、依法治機的意識。
總之,在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農機安全監理工作只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圍繞安全生產這個中心,把握重點,強化措施,創造性開展工作,就一定能夠開創農機安全監理工作新局面,實現農機監理工作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