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松奎
(密山市黑臺鎮畜牧獸醫站,黑龍江 密山 158100)
斷奶仔豬的生理特點:斷奶應激來自飼料、環境和心理三個方面,關鍵是解決好飼料變換所帶來的營養應激。仔豬4周以上才擁有真正的免疫力,但斷奶降低了機體水平,抑制細菌免疫力和免疫水平,引起抗病能力減弱,容易生病拉稀。
消化生理方面:胃酸分泌仍然不足,難以消化飼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大腸中的不完全消化物質容易引起斷奶仔豬腸道產生異常免疫反應,造成腸絨毛萎縮,消化酶分泌少,導致營養性下痢。
(1)仔豬斷奶的必備條件:體質健壯,體重7㎏以上,否則會降低仔豬的成活率。已經經過3周以上的教糟補料,胃腸機能健全,已完全能夠適應飼料。
避免一切應激因素。如下:如氣候突變時,可延長幾天斷奶。斷奶時不轉圈,不并群,將母豬趕走,讓仔豬仍在老的環境中。斷奶時不接種疫苗,特別是反應強烈的疫苗。不可以在此時給公豬去勢。斷奶期的母豬給料量一般習慣于斷奶前幾天勻減,斷奶當天不喂料,使泌乳逐漸停止。
(2)斷奶方法:一次性斷奶,適應于集約化豬場。分批斷奶和逐漸斷奶,適應于散養戶。斷奶第2~10日齡 ,適當的限制飼料喂量,以防補償性的過食造成下痢,限料時可以不下痢為界。供給潔凈充足的飲水,繼續供給斷奶仔豬料,以防止不痢。保持豬床清潔、干燥忌用水沖,訓練仔豬定點排糞尿,保持豬舍適宜溫度,一般以20~26℃為宜,適當通風,保證空氣新鮮。60日齡投喂驅蟲藥物和健胃藥物。
(1)自養仔豬的飼養管理:斷奶前2~3天,哺乳母豬喂料量逐漸減少,以減少泌乳量,從而近使仔豬的吃料。斷奶時間一般3~5周為宜,要求體重21日齡低于5kg,28日齡應在6kg以上,35日齡7kg以上,斷奶周期視飼養管理條件奶仔豬體重達到的情況而定,并逐步試行成功的早期斷奶。
(2)外購仔豬的飼養管理:對于不具備自繁自養條件的養殖戶,常常從外地購進7~15㎏的小豬,小豬經過長途運輸容易造成疲勞,而且飼料、環境和飼養管理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應激反應很明顯,容易造成不食,拉稀、咳嗽以及激發水腫病的發生。
尤其要注意下述內容:對運輸車輛要進行嚴格的消毒,運輸途中要防冷、防缺氧、防擠壓。小豬運回后每頭分別肌注4毫升亞硒酸鈉、維生素E和慶大霉素3毫升,用3﹪敵蟲噴灑全身體表寄生蟲(外寄生蟲嚴重的豬群在2周后再進行一次噴灑)。根據大小、強弱(觀察1—2小時)分開飼養,加強護理。進欄仔豬先飲水,12小時后再開食,在水中可以加多維葡萄糖或口服補液鹽加抗菌藥物,開食時用秦樂Y8119。第1天喂量標準采食量20%,第2天40%,第3天60%,第4天80%,第5天達到標準采食量或自由采食,開食時,不要超過150克天頭,正常情況后按體重4%飼喂。
(3)斷奶仔豬腹瀉的綜合預防:斷奶后2~10d,適當限飼(每天每頭不超200g)。選擇高檔,品質優良的乳豬配合飼料。飼料抗原的短期過敏是仔豬拉稀的主要病因,而微生物感柒和增殖往往是拉稀加劇的繼發原因,因而,控制斷奶仔豬拉稀的有效措施是減輕斷奶仔豬對飼料抗原的過敏反應,其主要措施包括合理選擇蛋白質,對飼料原料進行適當加工,降低蛋白質水平,合理補飼等。保持圈舍清潔、干燥、切忌用水沖,溫度保持在18~25℃定期消毒。減少各種應激并添加抗生素防治。
[1]覃能斌,杜宗亮.仔豬科學飼養新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7).
[2]張守然.仔豬繁育飼養全面指導[M].赤峰: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3).
[3]鄭世學,孫繼國.仔豬營養與疾病防治[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11).
[4]吳增堅.養豬場豬病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