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拳頭來就眼眶際眉梢只一拳,打得眼嘜縫裂,烏珠進出,也似開了個彩帛鋪的:紅的,黑的,紫的,都綻將出來。——《水滸傳?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無色彩,不生活
在小說《水滸傳》的第二回中,魯達打抱不平,暴打了賣肉的屠戶鎮關西,一拳將鎮關西打得五彩斑斕,看了叫人好不痛快。不過,假如人類從來就不認得任何顏色,這一出好戲可該怎么描寫呢?
這可郁悶了!如果人類不能分辨顏色,那咱們就看不到彩色的圖像了。更可怕的是,當老師需要勾畫出知識的要點時,不得不用各種不同的字體費勁巴力地書寫,因為不能使用紅顏色來突出重點,老師們被迫都要變成能寫各種刁鉆字體的書法家,真是善哉善哉。要光是這樣也就算了,最可怕的是,如果沒有了色彩,交通會亂成一鍋粥,服裝廠也不再有生產五光十色的服裝的必要……
這樣的生活真是太乏味、太令人發指了!這簡直就是無色彩,不生活嘛!色彩對人類如此重要,它是怎么出現的呢?
有光才出彩
想知道色彩是怎么來的其實并不難,你找一只玻璃杯,接滿水,對著陽光調整杯子的角度,讓陽光透過杯子照射到一面白墻壁上。耐心調整之后,你會發現原本白色的陽光經過裝滿水的玻璃杯后照射到墻壁上,會變成一道彩虹。
兩百多年前,偉大的牛頓正是通過這個實驗,解開了色彩之謎。原來,太陽光這種白色的不可見光是由不同波長的赤、橙、黃、綠、藍、靛、紫色光組成的,遇到不同的物體,一部分波長的光被物體吸收了,另一部分波長的光卻被反射了,而被反射了的這些光的顏色就是這個物體呈現出來的顏色。
終于知道了為什么這個世界是五彩的了,很有成就感吧?但是,這時候如果有一條會說話的狗跑出來,它一定會抗議:“胡說八道,誰說世界是有顏色的?世界明明是黑白的!”
郁悶的狗
狗的抗議很有道理,因為在它們眼中,世界就是沒有顏色的。不僅是狗,大多數高級哺乳動物都沒有完善的色覺,就連與人類有著親緣關系的猴子也一樣不能分辨色彩。這些動物們只能分辨黑白色,世界在它們眼里就像老舊的黑白電視機中的場景。
奇怪,物體反射不同波長的光線,于是有了顏色,可這些動物為什么就是視而不見呢?這是因為,人類的眼睛中,有一種特別的東西——錐細胞。錐細胞位于視網膜上,包含有三種不同的感光色素,各吸收一定的波長的光線,其中,感紅色素主要吸收紅光,感綠色素主要吸收綠光,感藍色素主要吸收藍光,而紅綠藍光互相以不同比例混合,又可以形成其他顏色,所以,當紅綠藍三種色光進人人眼,剛好就被錐細胞吸收,在視覺上呈現出這三種顏色,如果是別的色光進人人眼,錐細胞也會不同程度地重疊吸收,就在人眼中呈現出了各種顏色。
所以,對于不具備錐細胞功能的動物眼球來說,想看到色彩實在是太奢侈了,咱們要體諒它們。
“好色”的鳥類、魚類和昆蟲
高等哺乳動物大多數看不到色彩,生活很乏味,但鳥類就不同了,除了貓頭鷹這種習慣夜間活動的鳥,多數鳥類的視網膜中都有錐細胞,它們的“視界”非常精彩。
想想看,鳥飛在少則幾十米,多則上百甚至上千米的高空中,飛得高速度快,當它們要尋找一個適合降落的地方,或者追蹤一個獵物,那色彩對它們的行動來說就太重要了,如果沒有色彩的視覺區分功能,它們甚至都沒辦法在飛行中判斷距離和形狀。更有趣的是,如果鳥類無法分辨顏色,它們連結婚生孩子都很困難,因為很多鳥類在求偶期間,雄鳥都要用自己艷麗的羽毛吸引雌鳥,如果鳥類都是色盲,那長那么漂亮的羽毛給誰看呀?
讓人驚訝的是,魚類雖然比鳥和哺乳動物都低級,但它們能辨識色彩。科學家用鱸魚做過實驗,用染成紅色的小蟲喂給鱸魚,一段時間后,再把染成紅色的羊毛撒進魚缸,鱸魚居然照吃不誤——它們還真是只認顏色啊!
更不起眼的昆蟲也有很好的顏色識別能力,蜻蜓的“好色”程度最高,其次是蝴蝶和飛蛾。如果你觀察得足夠細心和耐心,就會發現,蒼蠅非常討厭藍色,蚊子最喜歡黑色,所以夏天睡覺最好別蓋深色的被褥哦!昆蟲中最牛的是蜜蜂,這些小東西能看見人眼看不見的紫外線,還能將紫外線和各種深淺不同的白色、灰色等顏色區分開來!
變化多端的色彩
色彩對于人類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很多匪夷所思的色彩小秘密絕對令你拍案叫絕。不信?那好,請你做一下這個實驗吧:
準備兩張大小、重量、厚度一樣的紙張,其中一張紙是白色,另一張紙是紅色,用這兩張紙分別疊一個紙盒,然后在里面裝上同樣重量的物體。然后把這兩個紙盒放在桌子上,你會覺得哪一個紙盒“看上去比較重”?多半你會覺得是紅色的。這就是色彩對人的視覺感受的影響,較深的顏色總會讓人感到比較重。類似的色彩帶來的視覺偏差還有很多,比如一深一淺兩件大小一樣的衣服先后穿在同一個人身上,別人看上去會覺得穿深色衣服時顯得身材小。
除了造成視覺差異外,色彩對人的影響也是變化萬千的。比如,一些色彩會讓人感到興奮和激動,另一些色彩會讓人覺得胃口大開,而還有一些色彩卻會讓人感到頭疼心煩、疲憊不堪。色彩對人的影響如此之大,所以關于色彩搭配的學問越來越受人關注啦!
心理的色彩
大到城市規劃,小到家居裝飾,對顏色的重視你肯定很有體會,不過,什么樣的顏色會產生什么樣的作用,對人的心理影響又會如何,這些你真的很確定嗎?不確定也不要緊,咱們來看看科學家怎么說。
紅色:血液的顏色,會引起人情緒的激動,想保持冷靜的話,就別在家里擺太多紅色的家具啦!
黃色:黃色給人很溫暖的感覺,還有激發想象力的作用,所以建議學校在布置教室時多使用黃色。
綠色:絕對的寧靜無害環保色,呆在綠色的環境里,心中的煩躁和壓力都會大大減輕。
藍色:天空和大海就是這個顏色,瞧,藍色意味著廣闊博大,可以讓人身心輕松,
白色:純凈的顏色,一看就很干凈,不過太多的白色會讓人覺得無趣,缺乏活力。
黑色:黑色給人神秘莊嚴,冷靜強力的感覺,但過度的黑更多帶來的是恐懼和冷漠。
瞧,每一種顏色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多了解了解色彩的知識,絕對物超所值。對了,了解色彩最好的方式,就是投入到大自然中,那里有著最豐富、最鮮活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