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31年的一個炙熱夏日,羅馬共和國最后的雙雄——凱撒之養子屋大維與凱撒之戰友安東尼,在希臘亞克興海角附近,為爭奪決定共和國命運的霸權而展開了一場宏大的海戰。
脆弱的平衡
改變羅馬文明歷史乃至西方文明史的亞克興海戰,表面上看似乎是因埃及艷后所誘發的,實則源于獨裁者凱撒被刺殺后,過度擴張的羅馬共和國已經失去了維持各軍閥勢力平衡的能力——屋大維、安東尼、李必達構成的所謂“后三巨頭”(“前三巨頭”為凱撒、龐培、克拉蘇)在“為凱撒復仇”的名義下,一面打擊謀刺凱撒的共和派勢力,一面抓緊時間擴張各自地盤。其中,屋大維立足羅馬文明根據地——意大利,安東尼將主要心思放在東方(以歐洲為中心衡量)——埃及以及其附近地區,李必達則盤踞于西班牙。
李必達很快就出局了,剩下的屋大維與安東尼對比軍事力量,本是安東尼占據明顯優勢,屋大維因此一度采取守勢。但一生熱衷于效仿亞歷山大大帝的安東尼不顧與屋大維爭雄的緊迫形勢,在公元前36年集中了差不多一半的兵力,發動征服安息(伊朗高原古國)的戰役,最終損失了3萬多精銳兵力,軍心大挫。此后,“東方夢”愈發濃烈的安東尼并沒有停止浪費兵力、自損元氣的愚蠢行動,接著又舉兵征伐亞美尼亞地區,再度失敗。
眼看實力強勁的對手不來對付自己,反而浪費兵力屢屢受挫,屋大維處心積慮地強化一切可以用來對付安東尼的事物:在意大利北部地區發動了一連串針對蠻族的戰爭,與安東尼打“糊涂仗”不同,這些戰爭規模一般,卻幾乎全勝,極大地增加了屋大維的威望與實力。羅馬共和國眼看這個凱撒養子為“保護”主要生活在意大利的羅馬人而屢屢開戰,對屋大維的支持率飛速上升。
無視屋大維威望與勢力迅速膨脹,安東尼在這個脆弱的平衡已經開始向屋大維傾斜時,不僅沒有采取有效對策,反而又干了一件促使他毀滅的蠢事——休了自己的原配(屋大維的妹妹),娶凱撒的昔日情人埃及艷后克麗奧佩脫拉為妻,還封她為“萬王之后”,將埃及乃至東方一切已征服和將征服的土地都賜給這個女人和她所生的孩子(其中既有其前夫凱撒的,也有安東尼的)。這個“糊涂男人的糊涂事”激怒了羅馬人,他們深信一旦這個好色之徒贏得羅馬霸權,羅馬人就將成為埃及人眼中的二等公民,羅馬文明也將淪為埃及文明的附庸。屋大維趁機制造輿論,鼓動元老院將安東尼列為“祖國之敵”,又宣布埃及艷后為“必須討伐的東方之敵”。根本不可能離開埃及艷后的安東尼對于要怎樣打一場戰爭,心中沒個譜兒,他率軍于公元前32年9月到達亞克興海角附近。屋大維派出的大軍則在公元前31年初到達,大戰即將開始。
戰前分析
將帥:阿格里帕VS埃及艷后
雖然屋大維是討伐安東尼之軍的統帥,但其海上力量則全權由羅馬名將阿格里帕指揮。此人既是屋大維的好友,又是一個精通海戰戰術與建筑藝術的“雙料天才”,冷靜而大膽,富有進攻精神,在那個海戰戰術還比較原始的時代,這些都是獲勝所必需的。何況之前,阿格里帕已經有了圍剿強大海盜的寶貴作戰經驗。這個人,將是安東尼的克星。
埃及艷后掌握著一支大約占安東尼艦隊實力八分之一的分艦隊,而且安東尼事實上完全受制于她——當時安東尼的遠征軍幾乎所有給養都要從埃及經海路運來,何況他又深愛著這個女人,甚至盲目地聽從這個根本不懂打仗的女人的話,而其中最致命的一句就是:“一場海戰可定勝負。”事實上,當時安東尼應該戰略撤退,而不是在亞克興海角打一場根本沒有多大勝算的海戰。
武器:小艦VS大艦
羅馬時代的海軍戰艦是薩拉米斯時代的改進產品(關于古希臘與古波斯的薩拉米斯海戰,參見本刊2010年6月上期),改進主要體現在裝備上而不是體型上。在薩拉米斯海戰后,曾經出現過建造比三槳座戰艦更大的四槳座戰艦的熱潮,這種古代的“大艦熱”甚至發展出了五槳座、六槳座乃至體型更加驚人的型號。埃及托勒密四世就曾建造128米長,可搭載4000名槳手、400名水手、3000名士兵的超級戰艦。但這些巨艦在海洋中的實戰表現卻十分糟糕,在古代還不是很發達的造船技術下,戰艦過大會帶來結構、平衡等毛病。因此,羅馬海軍走“實用路線”,主要發展三槳座、四槳座和五槳座戰艦,亞克興海戰期間安東尼艦隊大多裝備四槳座、五槳座戰艦,屋大維海軍大多裝備三槳座戰艦。
羅馬海軍不追求體型的盲目放大,卻對海戰武器進行了大幅改進。在亞歷山大大帝時期,可發射石彈與大型標槍的弩炮就被搬上了戰船,實現了古代海戰中的“炮擊”。羅馬海軍也將陸軍先進的弩炮拿來運用,還可以發射燃燒物,這在古代海戰中是極有威力的新式武器。
除了弩炮,羅馬海軍還發明了一種名為“烏鴉吊橋”的裝備,實質上是一種登陸吊橋——靠近敵艦后放下,吊橋前方有釘子,可牢牢抓住敵艦,然后戰船上的重裝步兵一擁而上,展開接舷戰。這種裝置通常配合弩炮發射的抓鉤使用。
羅馬海軍對戰艦最重大的改進,當屬首次運用了所謂“裝甲帶”的防護概念。由于當時海戰中依然盛行撞擊戰術,為了防止戰船被撞沉,羅馬海軍在戰船兩側附加了用鐵索固定的木材,可以抵抗敵艦撞擊。
士氣:昂揚VS糾結
由于安東尼一方大多數人都相信這是為了埃及艷后而展開的“無意義之戰”,因此士氣不可能高漲;而屋大維部隊的士氣卻十分昂揚。雖然安東尼麾下大多是隨他征戰多年的老兵,戰斗經驗豐富,但對于主公的荒唐事以及那個“軍事盲”艷婦的指手畫腳,老兵早已受夠了。在與羅馬人民為敵還是為友的選擇上,安東尼的戰士們在開戰之前可能還在糾結,但在開戰不順之后,這種糾結就會立即結束——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退出戰斗。對于這種士氣上的嚴重威脅,安東尼似乎早有察覺,卻又無能為力,因為明智的做法是暫時撤退,但他的女人堅持一戰。
逆風苦戰
獲悉屋大維率軍到達亞克興海角附近,安東尼的第一個念頭是切斷其水源,逼迫屋大維退兵,然后趁機展開追擊。但這個策略為屋大維識破,不僅擊潰了安東尼派出的破壞水源的騎兵,還趁機在陸地上建立了形成合圍之勢的營寨。接著,阿格里帕指揮一部分海軍艦隊,對安東尼那自埃及延伸到希臘的漫長海上運輸線展開襲擊,到8月幾乎將其癱瘓,迫使安東尼翻越希臘內陸山地,實行艱難的后勤補給,而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補給一亂,安東尼部隊的軍心也開始混亂起來。
對陣數月,未撈到任何便宜,反而露出失敗的惡兆,已無心在此地一戰的安東尼決定撤軍,將戰場轉移到希臘北部,到那里同遠道而來的屋大維打自己擅長的野戰(希臘北部為安東尼控制)。但他所深愛的女人卻堅持“一場海戰可定勝負”,安東尼居然同意在海上展開決戰。
這種在不利形勢下的被迫出戰,從一開始就幾乎注定了慘敗的結局。因為安東尼艦隊的部署從一開始就是為了突圍而進行,更不用說埃及艷后的分艦隊——位于安東尼艦隊的后方,名義上是起著督戰的作用,實則出于一有機會就開溜的動機。
獲悉安東尼艦隊企圖突圍而逃,屋大維原本打算開個“口子”,故意讓其得逞,然后趁勢追擊。但經驗豐富的阿格里帕卻認為,即便敵軍打算突圍,也絕不會那么容易變成被追殺的獵物。他最終將艦隊排成了同安東尼艦隊并列的戰列線——這是為會戰而非追擊戰準備的陣型,堵住了出逃路線。
根據亞克興海角附近風向的轉變,安東尼艦隊在9月2日中午趁著順風之勢發動攻擊,其右翼艦隊開始向屋大維艦隊迂回。不幸的是,看穿了安東尼此舉的阿格里帕早已親自率領最精銳的艦隊在前方等著他。雙方艦隊立刻就廝殺在一起。
就最初的交戰形勢來看,安東尼艦隊似乎并非是為了突圍而戰,而是為了殲滅屋大維艦隊而苦戰——不僅攻勢凌厲,而且陣型牢固,即便是名將阿格里帕也覺得十分棘手。安東尼艦隊那些大艦一面發射著密集的標槍和石彈,一面拋射著抓鉤,企圖實施接舷戰。以小艦為主的阿格里帕艦隊則主要采取靈活的撞擊戰術,在安東尼艦隊中反復穿插,試圖撕開幾個戰列線缺口。激戰之中,甚至連安東尼乘坐的旗艦都為敵軍的“烏鴉吊橋”鉤住,進而爆發了慘烈的接舷戰,戰艦所載的重步兵展開了殘酷程度絲毫不遜于陸地上的白刃廝殺。亞克興海角附近一片血肉橫飛的慘景,不知已經魂歸天國的凱撒在此時看到他的生前戰友與養子展開如此慘烈的搏殺,會有何感想……
艷后“開溜”
正當苦戰難分難解之時,安東尼尚未投入戰斗的另外幾個分艦隊突然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掉頭后退。可能是統帥這幾個分艦隊的將領覺得勝利無望,索性主動退卻了。這幾個手下的怯戰之舉,讓安東尼遭到了滅頂之災。
在后方起著督戰作用的埃及艷后分艦隊根本擋不住前方后退的勢頭,反而引起一陣混亂。正在前方苦戰的安東尼發現,只剩下自己后面的兩個分艦隊還未動搖!急忙催促他們投入戰斗,誰知這兩個分艦隊受到信號后,不僅不沖上來幫忙,反而也如同突然醒悟了一般,也向后退去。在受到埃及艷后分艦隊的阻擾后,這兩個分艦隊干脆停船,向已經包抄上來的屋大維艦隊投降了。
由于幾個士氣低落的手下突然后退,轉瞬之間就讓安東尼失去了大半個艦隊,只剩下他親率的分艦隊還在堅持作戰。自知大勢已去的安東尼立即按照預先部署突圍,向埃及艷后發出“開溜”的信號。
收到信號,埃及艷后立即命令還忠于她的分艦隊掛起船帆,利用順風之勢,從屋大維艦隊與安東尼艦隊之間的空隙飛快地鉆了過去,她的艦隊還包括裝載著大量財寶的“安東尼”號。阿格里帕沒有料到埃及艷后的分艦隊會丟下安東尼,先“開溜”,加之事先準備打一場會戰,沒有帶上風帆,因此根本追不上逃得飛快的埃及艷后的分艦隊。但安東尼和他指揮下的殘存艦只早已被圍在核心,無處可逃。阿格里帕便將攻擊的重心放在殲滅這股殘敵上。
此時安東尼指揮的戰船還有六七十艘,早就軍心動搖,但無奈被屋大維艦隊牢牢圍住,只有苦戰到底。雙方的戰船很快就沖撞在了一起,接舷戰此起彼伏。被逼急了的安東尼殘部反而在敵人的圍攻下爆發出驚人的戰斗意志,一面瘋狂砍殺登船的敵人,一面發射標槍、石彈,攻擊準備撞來的敵船。一陣混戰之后,屋大維艦隊反而損失不少戰船,而安東尼分艦隊則大有越戰越勇之勢,似乎真能打開一個“口子”突圍。
意識到安東尼殘部在做困獸之斗,阿格里帕命令艦隊后撤,脫離近距離戰斗,改用遠距離火攻——無數火箭、帶火標槍和投石器發射的燃燒物從四面八方飛向了擠在一團的安東尼殘存戰船,幾乎是每發必中。很快,安東尼屬下不少戰船就燃起了熊熊烈焰。
火攻之后,安東尼殘部已經失去抵抗意志,紛紛跳水逃命。阿格里帕指揮艦隊又圍了上來,要做最后的清剿作戰。此時,安東尼的旗艦再次被幾艘敵艦鉤住,眼看乘坐在上面的羅馬共和國末期一大巨頭就要慘死于此了,但他卻擺脫了追殺,竟然跳上另一艘戰艦,隨后帶著殘存三十多艘戰艦,趁亂突圍而去了!
對于突然發生的戲劇性轉變以及隨之降臨的勝利,無論是阿格里帕,還是屋大維,都驚訝得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是好,以至于他們在當天夜里什么也沒做,直到第二天天亮才反應過來,開始打掃戰場。
戰果是極其豐厚的,300多艘殘存的安東尼戰船被俘獲,而且更大的戰果還等著他們去摘取——最強的敵人雖然還保有相當的實力,卻已經失去了繼續戰斗下去的勇氣。
兵敗如山倒
安東尼帶著殘存艦隊追上了埃及艷后分艦隊,十分沮喪的他一度拒絕與這個曾經聲稱“一場海戰可定勝負”的女人見面,到達其位于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一處據點后,安東尼才再度同埃及艷后生活在一起。在這個據點,安東尼得知其部署在希臘的陸軍并未投降屋大維,還在堅持作戰,心中又有了幾分底氣,便命令陸軍立刻撤退到亞洲,保存實力,以圖再戰。
但回到埃及后,安東尼的精神卻再度消沉,這又因為埃及艷后一系列愚蠢舉動而變得更加無法收拾。這個女人大肆捕殺所謂“奸細叛賊”,還制定了什么遠征西班牙、到印度洋中尋找新天地的荒唐計劃。已經極度后悔的安東尼認定自己全面失敗了,雖然他手中還有十多個兵團,足以與屋大維一戰。
一年之后的又一個炎熱夏日,屋大維的遠征軍終于到來了。安東尼最初擊潰了屋大維遠征軍的前鋒,但這個曇花一現的小勝利后,安東尼的部隊就開始及二連三地叛變投敵,他只得回到埃及亞歷山大城等死。回城之后,埃及艷后自殺的消息傳來,這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一代梟雄居然就引刀自殺了。然而,當他的尸體被抬到陵墓時,躲在那里的埃及艷后卻是分毫無損。
屋大維宣稱要把埃及艷后抓回羅馬游街示眾。自認為美艷絕倫又高傲無比的埃及艷后用毒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并留下遺愿,希望同安東尼合葬。屋大維雖然對于未能趁機炫耀戰功而失望,但還是為這兩個敵人安排了合葬。
帝國降臨
擊敗安東尼之后,屋大維成為決定羅馬共和國命運的惟一巨頭,雖然由于傳統以及民心的因素,他還不能立即將這個此時最龐大的西方文明大國變成他統治下的帝國,但是事實上他已經掌握了幾乎所有的大權,只差一個“皇帝”稱號了。這個在戰爭中攫取權力的人,深知軍權至關重要,他整編了所有的羅馬兵團,將其全部置于自己的控制下,還組建了一支類似后來納粹黨衛軍的禁衛軍。在這樣的情勢下,羅馬共和國元老院不得不在公元前28年封他為“奧古斯都”,含義為“至高無上的權威”。自此,羅馬共和國消亡了,羅馬帝國誕生了。
而被吞并的埃及,則從一個發達古代帝國變成了羅馬帝國的附庸。如果安東尼獲勝,埃及也許將成為西方一個文明中心,但這只是如果,事實上埃及直到兩千年后的近代獨立革命才尋回一些曾經的氣息——不附庸于任何一個其他文明的獨有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