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民高明遠是個晚期肝硬化患者,自覺不久于世的他,為了矯正兒子的諸多不良習慣,趁著病情穩定之際,帶著13歲的兒子駕車旅行,讓兒子在旅途中接受挫折教育。一年后,當這對父子回到家鄉后,人們驚喜地看到,兒子由一個叛逆自我沉迷網絡的頑劣小子變成了富有愛心懂事好學的陽光少年;而更加意外的是,高明遠的肝硬化居然奇跡般地趨于痊愈。
患病父親的艱難決定
拿到單位體檢報告時,高明遠心里咯噔了一下,他的體檢報告上寫著查出乙肝大三元!他不由想起自己的爺爺大伯以及父親均死于肝病,而父親去世時年僅45歲。為了確認體檢報告的準確性,他先后去了不同的醫院檢查,但結果都出奇的一致。后來,高明遠辭掉了工作,開始和朋友做生意,想趁自己身無大礙時為妻兒多賺點錢。孰料, 2007年12月,高明遠到北京解放軍302醫院檢查時,竟被告知得了肝硬化。醫生建議他接受全面系統的治療。于是,高明遠拋開工作開始住院治療。
然而,半年過去后,高明遠的病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愈發嚴重,出現了肝腹水的癥狀。而且,由于大劑量的藥物治療,導致高明遠腎臟也出了問題。在極度矛盾中,高明遠決定:停止西藥治療,回家自我調理。
回到大慶,高明遠買來《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和《傷寒論》等書籍,認真研學并嘗試著用中醫調理自己。2009年6月,高明遠感覺精神比以前好了,便再次來到302醫院復查,結果顯示晚期肝硬化的指標都有所下降,高明遠非常高興,買了一些北京特產帶回了家。可兒子的表現卻令他深感失望。
見父親從北京回來了,兒子新浩興奮地撲過來。高明遠以為兒子會關切地詢問他的病情,孰料,兒子與他擦身而過,直接撲向了他剛剛放下的行囊:“爸,你帶回來啥好吃的了?快拿出來。”邊說邊打開包裹,將里面的果脯核桃仁等食品掏出來,拿回到自己的小屋,獨自大嚼起來。吃完后,兒子又坐在了電腦前開始玩游戲。
站在兒子房間門口,高明遠陷入了沉思。兒子和許多生活在蜜罐里的獨生子女一樣,沒經歷過挫折,不懂得什么叫感恩,養成了很多毛病。想到兒子的種種頑劣表現,高明遠的心不由得沉重起來……
夜半,高明遠仍然在思考,自己的肝病既然是家族式的,會不會遺傳給兒子?假使兒子將來也得了這個病怎么辦?作為父親,高明遠希望能傳承給兒子一種勇氣和精神,教兒子學會生存,學會解決問題的本領。可是,兒子只往來于家和學校之間,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他的眼界和胸懷豈能寬廣?高明遠心里忽然冒出一個想法:趁自己目前病情穩定,帶兒子來一次全國自助旅游,一方面爭取時間多和兒子廝守,另一方面讓兒子在社會和大自然中經受挫折,鍛煉成長,同時也可以增強他的體質,或許能抵抗住家族病的遺傳。
然而,高明遠把自己帶兒子遠游的想法說給妻子和家人,大家都表示反對,紛紛列舉出了諸多反對的理由,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怕耽誤了兒子的學業。
高明遠勸他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社會和大自然中,他能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再說,我只讓他休學一年,并不會耽誤學業。當他重新回到學校時會更珍惜學業。”妻子終于想通了:“那我就把兒子交給你了。”
高明遠征求過兒子的意見后,到學校替兒子辦理了休學手續。2009年8月9日上午,高明遠帶著兒子,駕車從大慶出發了。
讓沿途的經歷教育兒子
8月13日,父子倆趕往長白山。當時,長白山正在修路,當地居民告訴高明遠,一定要在天黑前趕到長白山,不然找當地人帶路,會要很多錢。下午4點多,高明遠看見前面有一輛軍車也在往長白山行駛,便緊跟在軍車后面。
到了長白山,軍車停下了,高明遠也跟著踩了剎車。軍車上下來一個軍官,對高明遠說:“你車開的真不錯,是帶孩子出來旅游的嗎?”高明遠簡要地向軍官說明了自己帶兒子外出的目的,軍官豎起大拇指說:“你是個了不起的父親。”正說話間,兒子新浩忽然拽了父親一下:“爸,車漏油了。”高明遠這才發現汽車下面淌出了機油,車不能開了。
“爸,這可怎么辦啊?”小新浩皺緊眉頭,圍著車團團轉,腦門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高明遠看著兒子慌亂的樣子,說:“兒子,沉住氣,我們想辦法解決。”這時,那位軍官拍著小新浩的肩膀說:“小伙子,你要向你爸爸學習,什么時候都要沉著冷靜。”見解放軍叔叔這樣說,小新浩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軍官熱情地對高明遠說:“前面四五里遠有個汽修廠,我帶你們去修車吧。”說完,軍官找出繩索,將他們的車拖到了修配廠。
汽車修好了,天也黑了。軍官見高明遠父子還餓著肚子,就將父子倆拉進一家飯館,要請他們吃飯。高明遠推辭不過,只好接受軍官的好意。飯畢和軍官分手后,小新浩對父親說:“這個解放軍叔叔真好。”高明遠說:“兒子,這個世界上好心人很多,你要記住別人給予我們的幫助,等你有能力了,也要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就是對幫助過我們的人的報答。”小新浩不住地點頭。
為讓兒子更多地了解祖國的燦爛文化,每到一地,高明遠必帶著小新浩游覽名勝古跡。在開封包公祠,高明遠帶兒子向包公像行叩拜大禮。小新浩問父親:“爸,開封這么多寺廟,咱們誰都沒拜,干嘛非得拜包公啊?”高明遠語重心長地說:“包公雖然只在汴梁做了一年多的京官,但他一生抑強扶弱,讓人間正氣長存,單憑這一點,就該拜他。”到了武漢,高明遠帶兒子參觀了武漢孫中山革命紀念館,對兒子講孫中山推翻封建帝制的歷史功勛。在重慶,高明遠帶兒子去了歌樂山,讓兒子感受紅巖精神。這對小新浩來說,又是一次不平凡的精神洗禮……
漸漸地,高明遠發現了小新浩的變化。高明遠說脖子累,小新浩就會幫他揉脖子;說腰疼,小新浩就會幫他揉腰。一天晚上,父子倆剛找到小旅店休息,小新浩就出去了。不一會兒,他端著盆熱水回來了,樂呵呵地喊道:“爸,該泡腳了。”說著,將水盆放在了高明遠腳下,又連忙蹲下身替父親脫下鞋子。見兒子懂事了,高明遠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父子倆共同創造奇跡
旅途中,小新浩也經歷了許多令他震撼的事情。父子倆駕車從寧蒗去瀘沽湖的路上,遇到了五六個剛放學的小學生,這些孩子全都光著腳。看見高明遠的車子,孩子們停下腳步,站在原地敬禮。高明遠停下車,拉著兒子從車上下來。這時,一個女孩帶領,孩子們再次向高明遠父子敬禮。高明遠問小女孩:“為什么要給我們敬禮呢?”小女孩說:“我們是希望小學的學生,我們的老師告訴我們,要懂得感恩。”
看到這些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孩子連鞋都穿不上,小新浩震撼不已。繼續前行時,小新浩目視前方,一言不發。高明遠問他為什么沉默?半晌,小新浩才說:“他們能得到一塊糖一支筆都那么高興,我和他們比,不知要幸福多少倍。可我以前怎么就不知道珍惜呢?慚愧!”高明遠忽然覺得,兒子長大了。
7月2日,父子倆從格爾木出發,前往拉薩。為應對高原反應,高明遠準備了兩袋氧氣,每袋可持續吸氧半小時左右,如果路途順利,完全夠用。孰料,翻越唐古拉山時,高明遠才發現,唐古拉山口正在修路,所有的車輛只能從下面的便道通過,而一條水流湍急的小河又橫在便道上……由于路況糟糕,車輛發生擁堵,高明遠被迫停留了一個半小時。
此時,高明遠的氧氣吸完了,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整個身體陷在車座上,連抬胳膊的力氣都沒有了。看到父親痛苦的樣子,同樣出現高原反應的小新浩立即將吸氧罩從自己臉上取下來給爸爸,以命令的口吻說:“爸,你必須吸我的氧,這樣我們才能安全翻越唐古拉山。”而后,小新浩開始張大嘴巴呼吸……
靠著兒子讓給自己的半袋氧氣,高明遠熬了過來。在前往那曲的路上,高明遠的眼淚一直在流。兒子在最關鍵最危險的時候,能把氧氣讓給他,這讓他在感動的同時,也倍感欣慰。
2010年7月12日下午,高明遠高新浩父子歷時11個月,走完28個省和自治區直轄市,行程5.1萬公里,終于抵達目的地———拉薩。在布達拉宮,父子倆擁抱在一起,喜極而泣。
8月9日,父子倆終于回到了大慶。很快,高新浩返回到大慶市第一中學重讀。他已由過去的頑劣小子,變成了出類拔萃的優秀學生。2010年12月份的一場考試中,他的成績一躍成為尖子生。同樣,高明遠也得到了意外收獲———2011年元旦前夕,高明遠再次去醫院復查時,醫生告訴他,他的肝硬化已經趨于痊愈。
專家點評:
吳峰(黑龍江大學教育系教授)
攜子遠游,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嘗試。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人生和社會缺乏了解,只顧沉浸在自我享受和游戲中。而高明遠的教育方式,盡管因為各種因素和條件的限制,導致一般家庭無法復制,但是,孩子能有機會經常跟家長一同出去,面對各種錯綜復雜的困難和險境,學會適應生活解決困難獨立思考,這是非常好的辦法,因為畢竟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師。
(本文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違者視為侵權!)
編輯鐘健 124976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