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今居高不下的房價,不少年輕夫妻買房時,父母都會給予一定的支持,常見的方法是:首付款由年輕夫妻一方或雙方父母資助,銀行按揭由夫妻自行歸還,房屋產權登記在夫妻一方或雙方名下。那么,如果幾年后夫妻離婚了,資助房款的父母是否有權要回房款呢?
江蘇法德永衡律師事務所張磊律師: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2條第二款:“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若干問題的解答(一)》對該解釋作出了更為具體詳盡的解答:“我們認為,條文中的‘應當認定’,是在父母實際出資時,其具體意思表示不明的情形下,從社會常理出發推定為贈與。若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其與出資人之間形成的是借貸關系的,則不能適用該條規定。當然,該證據應當是在當事人離婚訴訟前形成的,離婚訴訟中父母作出不是贈與意思表示的陳述或證明,尚不足以排除贈與的推定。實踐中,對于夫妻婚后父母出資購買房屋產權登記在出資者自己子女名下的,從社會常理出發,可認定為是明確向子女一方的贈與,該部分出資應認定為個人所有;若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的配偶名下的,除非當事人能證明父母出資時的書面約定或聲明,證明出資者明確表示向一方贈與的,一般宜認定為向雙方贈與為妥。該部分出資宜認定為夫妻共同所有。”
由此可見,我國在審理婚姻案件的司法實踐中,將婚后子女購房時父母的出資,以認定贈與為普遍原則(不需要特別的證據),認定借貸為例外(由主張是借貸關系的一方舉證,且證據的形成應當是在離婚訴訟前而非離婚訴訟中);以認定為對子女及其配偶雙方的贈與為普遍原則,認定為對子女一方的贈與為例外(需要將房屋產權登記在出資者子女名下,或有其他明確的意思表示)。
編輯家英宏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