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法委員會2010年6月再次下發《關于深入推進打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工作意見》,強調:“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既是黑惡犯罪的活躍期,也是打黑除惡的關鍵期,要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繼續深化打黑除惡專項斗爭。”打黑行動在全國進行得如火如荼,2010年12月29日,曾經兩獲57公斤級全國摔跤冠軍的張家強,因為涉黑,被終審判處有期徒刑20年。
占山為王
張家強的黑社會犯罪團伙老巢就在自己的家鄉吉林省松原市。身形健碩的他打小練習摔跤,在獲得全省摔跤冠軍散打冠軍之后,又蟬聯了57公斤級全國摔跤冠軍,一下子成了吉林省赫赫有名的人物,被譽為“東北小老虎”。上世紀90年代初,張家強退役后下海經商。
然而,茫茫商海卻給張家強好好上了一課。經營之初,憑借吉林省拳擊協會副會長和松原市拳擊分會會長兩個響亮頭銜,為人豪爽的張家強賺了點小錢,可漸漸地,他發現,商場爭斗遠比自己想的復雜,絕不是靠兄弟情誼就能擺平的。為此,他吃了不少虧,賠進去好幾萬元。那陣子,張家強郁悶極了,常常一個人呆在家里抽悶煙,他開始琢磨,如何才能暢游商海———電視上播放電影《古惑仔》街頭械斗的鏡頭讓他靈光一閃。
2000年年初,張家強組成了一個以刑滿釋放人員為主的黑社會性質組織,并以發放工資給予獎勵吃喝玩樂款待或是幫其招攬生意賺錢等方式,對手下實施“人性化”管理。經過一番精心經營,很快張家強就獨霸松原,成了名副其實的大佬。
隨著組織勢力的不斷擴大,張家強的經濟實力也與日俱增。他看中房地產市場的豐厚回報,決定開發房地產。
在通過種種手段拿下一片相中的地塊后,張家強開始建設商品房小區。為了獲得更大利益,他給拆遷戶的補償標準低于國家政策,而與他開發的小區相鄰的房地產老板楊多,則按照國家政策給拆遷戶以補償,這引起了拆遷戶的不滿。楊多的做法讓張家強大為光火。
張家強找到楊多,逼問他:“你這不是跟我叫板嗎?我的損失怎么辦?”楊多說:“我是按照國家規定辦事,也沒有多給呀!”張家強說:“我不管你怎么辦,這事你整不明白,看我怎么收拾你!”
楊多知道張家強的厲害,只好拿出20萬元作為補償。可是,張家強嫌少并不買賬。惹不起還躲不起嗎?無奈之下,楊多準備將樓盤轉讓出去。張家強得知消息,放出話來:樓盤是他和楊多合伙開發的。一聽這話,幾個有合作意向的老板放棄了接手的打算。
走投無路的楊多只好硬著頭皮繼續開發,他知道張家強心狠手辣,錢分少了他是絕對不會答應的,于是想把原本規劃為6層的樓盤改為11層。張家強聽說后,又找到楊多,向其額外索要100多萬元,說是辦理樓房增容手續的打點費。楊多實在不敢惹張家強,只好答應。事后,張家強果真給楊多辦下來了增容手續,不過他沒花一分錢。就這樣,張家強在楊多身上一下敲詐了近200萬元。
松原地區水系發達,又有全國聞名的圣水湖,利于開發。張家強也想進行綜合開發。這時,他獲知一個老板欲將自己位于前郭縣蒙古艾里鄉的123坰水田750坰葦塘及4坰育苗地以130萬元價格出售的消息后,當即聯系到這個老板商談購買事宜。第二天,張家強便派手下對水田育苗地和葦塘園實施強行接管,并逼迫老板夫婦在合同上簽字。同時,還讓他們打一張已收到130萬元人民幣的收條。老板夫婦迫于張家強的淫威,只得照做。
不久,張家強的松原市圣水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掛牌運作,經營范圍涉及農業種植內陸養殖五金建材等諸多領域。
罪行累累
2004年7月,房地產商王某欲將位于松原市開發區內正在籌建的鑫河大廈,以100萬元的價格轉手賣給一家公司。張家強知道后,以一輛本田轎車一個修配廠共折抵人民幣45萬元,再加上現金5萬元合計50萬元的價格,強行接手。第二年,張家強轉手時以100萬元將該地又賣給了那家公司。2008 年年初,松原市寧江區大修廠在昊原大酒店舉行拍賣,張家強得知消息后,指派親信吳迪等去競拍。吳迪帶著一伙人到昊原大酒店拍賣現場一番打砸,聲稱:“強哥要買下這個大修廠,不服的人去和強哥說!”當有參與競拍的人舉牌競價時,他們就上去搶下競價人的號牌,阻止拍賣會正常進行。最終,他們以106 萬元的超低價拍得寧江區大修廠。隨后,張家強又將這塊土地以200 萬元的價格轉手,凈賺近百萬元。
2009年7月,松原市一處建筑工地的建筑對附近居民生活產生影響,幾十名居民自發來到工地阻止施工。工地的工頭無論怎樣勸說也無濟于事,便找到張家強幫忙。張家強聽了,驚呼:“還反了呢!”他略加思索,對吳迪做了一番交代,讓他帶著十幾個人去把事擺平。
吳迪一幫人來到現場,看到許多居民還在跟工地的人交涉,情緒很激動。他見狀,就指使幾名手下裝成居民,混進人群。不一會兒,人群里便打了起來,一個人被打得滿身是血,跑出了人群。大家一看局勢失控,便紛紛跑開。
原來,這一切都是張家強導演的一場戲:那個滿身是血的人是張家強的手下,而他身上的血居然是雞血。
見張家強愈發驕橫,妻子李萍放心不下,隔三岔五地提醒他換個正經行當,別再整天打打殺殺了,可張家強卻不以為然:“要不是我在外頭拼命,靠什么養活一家老小?”“可你也得為這個家想想啊,萬一哪天仇家找上門來,怎么辦?”妻子的話,一下子觸動了張家強柔軟的神經,想到這些年來,妻子跟著自己沒少受苦,他有點良心發現了:“我知道你是為這個家好,轉行的事情,我再想想,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還有那么多兄弟要安置,你總得給我點時間吧?”
此后的一段時間,張家強安分了許多。可過了一段縮手縮腳的日子后,驕橫成性的張家強覺得很不過癮,漸漸把妻子的話拋在了腦后,又當起了大佬。
豪宅情婦好車,和很多黑老大一樣,張家強也好這口。他有兩個情人,其中一個還為他生下了孩子,而他的豪宅,也毫不遜色。
張家強的別墅,就坐落在松原市新城鄉農林村。這是一棟三層小樓別墅,四周是兩米高的圍墻,東南角和西南角是兩棟八角樓。大門為自動伸縮門,平時有專人看守。別墅中心位置是一個大型游泳池,泳道長約50米,最深處約3米,并設有跳臺。在泳池兩端,分別是小型舞臺和網球場拳擊場。網球場地面鋪的全是塑膠,院子的兩側是對稱的兩組涼亭和更衣室,涼亭內都是實木桌椅,墻壁上畫著水滸人物畫。
這座豪宅,也是張家強罪惡的見證。當年,他以建拳擊訓練基地的名義批下了2800畝地。而建成后,占地已超過6000畝。張家強大肆擴張,把圍墻外擴到距離附近的采油井不足一米的地方。而國家規定,采油井向外方圓300米的土地,都歸國家所有。
別墅開始建設之后,張家強就私自接上吉林油田電網,盜竊吉林油田電力,供其施工生活娛樂所用。而施工隊伍,他換了一個又一個,千方百計克扣工人的工資,有的施工隊的工人,甚至沒有拿到一分工錢。在裝修期間,張家強想讓手藝較好的周老板為別墅裝修。周老板了解張家強的所作所為,因此借口拒絕了。見周老板不買賬,張家強便令手下打電話威脅對方,如不給張家強干活,就將他的腿打斷。無奈之下,周老板只好帶著工人去干活。張家強先給了周老板2萬元錢之后,就不再給工錢了,說是裝修完工一起付。周老板知道張家強不會再給錢,就想趁機逃走,可是,張家強卻派人把他們看得緊緊的,很難脫身。一天深夜,他們趁門衛喝得酩酊大醉,連工具和行李都沒有顧得上帶,才算逃出了張家強的魔爪。
妄圖漂白
惡行為張家強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回報,但也給他帶來了不小的心理壓力。有一次,他強占一戶人家的土地,并將戶主一頓暴打,致使對方重傷住院。當天晚上,他就夢見那家戶主領著幾十號人,手持刀械狂追了他十幾條街,張家強玩命地跑,直到雙腿綿軟癱倒在地……眼看明亮亮的砍刀就要砸向自己,他一下子驚醒,那一刻,汗水已經浸濕了背心。漸漸地,張家強需要依賴安眠藥鎮靜劑等藥物才能睡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讓他非常痛苦,看過幾位知名的心理醫師后,問題仍未能解決,張家強決定換種方式紓解壓力———做慈善。
隨后幾年,每逢節假日,張家強都會到松原市的貧困地區,送去食品和慰問金。由于松花江穿市而過,松原容易遭受水災。張家強就常常帶著救災物品和慰問金,慰問受災群眾。有一年抗洪期間,張家強不僅為受災群眾送去救災物品和慰問金,還親自駕車慰問抗洪部隊官兵,捐款捐物十余萬元。
2008年1月31日,張家強作為松原市圣水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走訪慰問了前郭縣蒙古屯鄉雙坤村和前寶勒太村的12戶貧困戶,為每戶送去了兩袋大米和200元慰問金,他慷慨激昂地表示,這些年來,有黨的好政策,有廣大父老鄉親的大力支持,他的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但是,他有了錢,不能忘了父老鄉親,他要用愛心回報社會,讓大家一起過好日子。
2008年9月17日,吉林體院為了紀念建校50周年,和省拳擊協會聯合舉辦了企業家論壇。張家強應邀參加并做了題為《人生的賽場沒有終點》的演講。他在演講中說:“人生,就是要掌握好自己的方向盤!作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不應追求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而應追求企業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漸漸地,張家強對曾經犯下的種種惡行心安理得起來,他以為,只要善事做得夠多,就能睡上安穩覺,就能洗刷之前的罪惡,重獲新生。然而,多行不義必自斃!經過縝密偵查,在掌握大量犯罪證據后,2009年10月14日,吉林省公安廳松原市公安局聯合行動,出動百余名刑警武警,對張家強犯罪團伙主要成員展開抓捕。警方對張家強在松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個情人家周圍進行了布控,直至第二天上午七點多,張家強才從樓內走出。守了一夜的抓捕人員迅速出動,當場將張家強抓獲。在抓捕二號人物吳迪時,抓捕人員一路尾隨到他位于松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家。面對荷槍實彈的武警,吳迪乖乖就范,沒有做絲毫反抗。
因案情復雜,辦案部門進行了周密的調查。2010年12月11日,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法院一審公開宣判以張家強為首的涉黑團伙。張家強犯有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強奸敲詐勒索等七項罪名,數罪并罰被判有期徒刑20年,并處罰金475.5萬元。一審宣判后,張家強不服提起上訴。12月29日,吉林省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張家強上訴,維持一審判決。
張家強的人生大起大落,讓人感嘆,發人深省。2011年1月初,筆者采訪張家強當年的教練和隊友時,他們都為張家強深深感到惋惜,他們的幾個“假如”,值得人們思考:假如他把全部智慧用在摔跤事業上,中國摔壇上可能會出現新的明星;假如他把全部智慧用在合法經營上,他會成為一名真正的優秀企業家……然而,因為無比的貪婪,他最終摔倒在了人生的舞臺上。(本文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違者視為侵權!)
編輯陳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