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的長篇動物小說《紅豺》如同冬日暖陽一樣,給人帶來了一絲驚喜和溫暖。它喚醒了我們沉睡的麻木的久違的一些東西,這些東西不是建立在假如的基礎之上,而是我們曾經擁有,現在正在消失的東西:感動。這是文學所能帶給人最美妙的體驗之一,或者說這正是優秀的文學所應具備的品質和價值。
這部長篇動物小說《紅豺》,繪聲繪色地為我們演繹了情感的力量。它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一只紅豺血肉豐滿的形象,活靈活現地給我們展現了這只紅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和心理世界。
小說一開始,就把我們帶進了一個刺激而又緊張的情境之中。一只母狼和一只母豺,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攸關的博斗。母狼是為自己的孩子獵取食物,而紅豺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與地盤。有趣的是,母狼和母豺都有兩個孩子。爭斗的結果是,母豺失去了自己的兩個孩子。但幸運的是,獵人的捕獸夾子卡住了母狼,紅豺逮住了報仇的機會。如同我們冷酷的人類一樣,母豺使用了極其殘忍的報復手段,它讓母狼受盡了折磨,讓母狼眼睜睜看著自己如何弄死母狼的孩子。如果僅僅是獵殺,那么母狼就不會心碎了。更殘忍的是,母豺還留下了一個狼崽,它要把這個小家伙養大以后當作點心來吞噬掉。
所有的故事從這里開始才拉開了序幕。一只母豺和一只幼小的狼,本是相互仇恨的冤家,但小狼尚在哺乳期,根本不知道世界發生的一切。只有母豺滿腔怒火,看著小家伙,每時每刻都會想起往昔悲痛的一幕。小家伙只知道吃奶,而母豺飽滿的乳汁也漲得難受。不經意間,小家伙觸碰到了母豺的乳頭,瞬間的快感喚醒了母豺母性的溫柔。雖然本能是快樂的,但理性卻是痛苦的,矛盾的,因為這個小家伙是仇人的孩子。母豺生活在矛盾的心情之中,而且,不斷地尋找說服自己的理由,那就是:把小家伙養大后,吃掉。因為這個理由,它擔負起了養育小狼的責任。
小狼在慢慢長大,慢慢長大意味著危險,意味著獨立,而母豺也渴望新的愛情和婚姻。因為長久的相依為命,母豺的仇恨在慢慢消失,它把小狼視同己出,當作了自己的孩子。當母豺選中自己中意的公豺時,公豺并不能接納這只狼,母豺只好放棄。而狼也找到了自己的意中狼,那只優秀的公狼也不肯接納母豺,所以狼也只好放棄。它們都在保護著對方,呵護著對方,猶如母女。這種情感幾乎每時每刻都在作品中閃耀。它們經歷了太多太多的坎坷,相互間有了太多太多的體貼與照料。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夠深深地征服我們的心靈并給我們以震撼之感,是因為作者揭示了宏大的母愛。這種愛超越了通常意義上的母愛,假如動物有我們人類那樣的倫理學的話,那我覺得這種母愛是偉大的。
母狼和狼孩子,母豺和豺孩子,它們之間的愛只是我們所說的通常意義上的母愛,而母豺對小狼的母愛則是博大的母愛。
動物小說是人類社會的一面鏡子。動物界和人們所說的江湖沒什么區別,爾虞我詐,弱肉強食,本來,大自然的規律就是如此。當我們閱讀這部作品的時候,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從中獲得巨大的力量,為作品中展現的母愛所感動,而且,我們一定會重新理解和感受母愛。(作者系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
編輯家英宏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