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絨花
“絨花”與“榮華”諧音,表示吉利富貴,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早年在北京城,每逢新春佳節,喜慶日子,人人都愿意買朵絨花戴上,就連外國人在中國過圣誕節時也少不了戴上絨花。
提起南京絨花,可能很少人知道或親眼看過,但在《紅樓夢》中就有“宮里做的新鮮樣法堆紗花兒”的記載,這“堆紗花兒”就是南京的絨花。
清末民初時,在民間佩戴絨花的時間主要是“一事三節”,即婚嫁喜事和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制作絨花的原材料是蠶絲和銅絲,要把這兩樣東西變成一朵漂亮的絨花是很不容易的。制作絨花前,先要用堿水將蠶絲煮熟,染色后套在竹竿上晾曬成“熟絨”。接下來,將熟絨做成絨條,再用剪刀進行加工,做出形狀。最后用鑷子進行造型組合,配合鉛絲、皮紙、料珠等輔助材料做成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