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六旬的公孫先生,身體一向“健康”,嗜好煙酒。自去年秋季以來,他時感全身不適,右側肩、背部關節發脹、麻木、疼痛,近兩月來疼痛加重。到社區衛生服務站求治,醫生檢查說是“肩周炎”,但口服抗炎鎮痛藥物和針灸、推拿等治療月余,療效欠佳,且疼痛日趨加劇。轉到省級醫院就診,胸部cT發現右肺尖部有一乒乓球3z,J、的陰影,被診斷為右上肺腫瘤(肺癌關節病),當即入院治療。
肺癌關節病有哪些體征
老年人肩、背部關節疼痛,一般多見于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外傷等疾病,經抗炎、抗風濕、活血化瘀等藥物治療后,很快產生療效。而肺癌引發的肺外疾病—一肺癌關節病,則上述治療療效欠佳,甚至無效,這是兩者最容易鑒別的特點。
肺癌性肺外關節病,其臨床表現酷似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等骨關節病。據報道,老年人肺癌合并關節病的發生率在10%~20%左右。此類患者中,多數病例早期缺乏特異性體征,不咳,不發熱,僅有關節疼痛,很容易被患者忽視,甚至被誤診為其他疾病,使患者失去了有利的治療良機。循證醫學發現,肺癌關節病的癥狀要早于肺部體征數月或更長時間,其主要體征是骨關節腫大,四肢長骨遠端出現骨膜增生、腫脹、疼痛;杵狀指(趾),即鼓槌狀指(趾);肢端疼痛、腫脹、麻木和指甲周圍青紫瘀血或紅暈等,病情進展迅速,用一般消炎止痛藥無效。
懷疑患了肺癌怎么辦
患者一旦出現肩、背部關節疼痛,且對癥治療無效時,應及時去有條件醫院做相關檢查:(1)胸部x線攝片;(2)胸部cT掃描,必要時做胸部核磁共振(MRI);(3)痰脫落細胞檢查;(4)支氣管鏡檢查(纖支鏡);(5)血液腫瘤壞死細胞標志物檢測,如癌胚抗原(CEA)、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等,以排除癌變,消除顧慮。
如何預防肺癌
腫瘤預防應遵循三級預防原則。一級預防又稱病因預防,主要是消除或減少致癌因子的暴露,降低惡性腫瘤的發病率與死亡率。二級預防是及時治療癌前病變,并通過篩選手段早發現,早治療,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三級預防是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接觸或減少接觸職業化學致癌物質,做好食品防霉去霉,改善不良的飲食習慣(戒煙、限酒,不吃酸、咸菜和燒烤、煙熏食品等);多吃新鮮蔬菜與瓜果,合理調配營養,堅持有氧運動,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