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是“揚州八怪”之一。有一次,他應好友陶公的邀請,赴宴祝壽。正要出發(fā)的時候,忽然黑云翻墨、大雨如注。好不容易才挨到陶家。此時,鄭板橋已成落湯雞。
宴后,陶公令書童捧出文房四寶。主人希望鄭板橋這位大書畫家能夠在這喜慶的日子里留下墨寶。于是,陶公深施一禮,懇求道:“鄭兄的書畫舉世無雙,今日能否……”
鄭板橋連忙回禮,接過話茬,說:“陶公大壽,今日鄭某理應獻詩一首。”他提筆在手,不假思索地寫下“奈何”兩字。圍觀的人頓感意外。就在大家疑惑的時候,鄭板橋接著又寫了“奈何”二字。主人看了也大失所望,心中不免埋怨鄭板橋不近人情。可是鄭板橋頭也不抬,終于寫完了第一句:
奈何奈何又奈何,
眾人一讀,都面面相覷,這不是“奈何”大聚會嗎?大廳里頓時一片嘩然。
鄭板橋好像什么也沒聽見,望著窗外的滂沱大雨,若有所思,急速地蘸了蘸墨,提筆寫下的還是“奈何”兩個字。只見主人面露不悅之色。
窗外的雨似乎下得更密了。鄭板橋在雨聲的伴奏下筆走龍蛇,寫完了后面的三句:
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祝陶公壽,
壽比滂沱雨更多。
壽比雨多,多么奇絕,多么吉祥!主人轉怒為喜,眾人也禁不住拍手叫絕。
看來,好的詩文,就需要在山窮水盡處出現(xiàn)拐角,需要平地起險峰,給人莫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