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擾了一段時間的日本核泄漏事故讓很多人開始重新關注輻射。大地震發生后,福島第一核電站機組相繼爆炸,使人們產生了對“核爆炸”的恐懼,尤其是鄰近國家的人們更是擔心輻射污染會漂洋過海對自己國家的人和環境造成影響。
“日本核輻射影響我國東北?”“吃鹽可以防輻射?”一時間各路傳言四起,甚至引發了一些不理智的行為,謠言的影響范圍比核輻射還要大。
其實輻射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從宇宙射線到大理石地板,從陽光中的紫外線到醫院的X光線,從手機、微波爐、電視機到高壓線都產生輻射。一定量的輻射對人體沒有危害,但若接受的輻射量過多,便容易造成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體虛乏力、免疫力低下等病狀。因此,大家與其擔心千里之外的核輻射污染,不如先學會防備日常生活中的輻射來得更重要哦!
與輻射源保持距離
與輻射源保持距離是防輻射的第一步。日常的輻射主要有3類:家裝輻射、醫學輻射、電器輻射。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居室裝修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但裝修污染問題也隨之而來。天然石材、瓷磚、混凝土還有家中擺設的玉石、石雕等都含放射性核素,所以裝修時盡量不要買那些放射性含量較高的材料,如果購買一定要注意產品合格標準;裝修后可以請專業人員檢測室內空氣質量;平時加強室內換氣通風;當然還有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盡可能地使用環保材料,比如竹或木地板、家具。
醫學輻射主要由醫院檢查儀器的內射線造成,對人體的影響也不小。孕婦、兒童等敏感人群一定要遠離,普通病患不要輕易進行放射性檢查和治療,更不要反復和過度檢查。
電器輻射可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一種輻射。手機、充電器、電視、電腦、電磁爐、微波爐、冰箱、空調,甚至非照明用的小型滅蚊燈都會產生電磁輻射。人體對此其實非常敏感。對付它們的最好辦法就是盡量遠離它們,而當我們需要使用這些電器時,則可以采用一些小竅門去減弱它,比如讓電腦正對著你而不是背對著你。
食物抗輻射
盡管躲之又躲,防之又防,輻射侵襲還是難以隔絕。醫學專家指出,輻射危害主要影響人體大腦和骨髓,使免疫系統受損。所以平常我們還需要一些食物來特別補充人體所需的元素。那么,又有哪些食物是抗輻射戰士呢?
在紅色水果中番茄的番茄紅素含量最高,而番茄紅素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抗氧化能力最強的類胡蘿卜素,具有極強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抗輻射提高免疫力;綠豆、綠茶中含脂多糖、維生素A原,能幫助排泄體內毒物,加速新陳代謝,可有效抵抗各種形式污染;海帶是放射性物質的克星,可以減輕同位素、射線對機體免疫功能的損害,不僅抑制免疫細胞的凋亡,還可作為人體“清潔劑”,把體內的輻射性物質黏附出來排出體外;豆類、橄欖油、葵花籽油富含維E,鮮棗、橘子、獼猴桃等水果富含維C,這兩種都屬于抗氧化維生素,可以減輕電腦輻射等導致的過氧化反應,就像給我們的皮膚穿上一層“防輻射衣”。
使用輔助小物
除了遠離和食物,我們還有很多方法抵抗輻射侵襲,比如使用一些輔助的物品。
使用手機打電話時,手機必須緊貼耳朵靠近大腦,這樣電磁波對人體的神經刺激就特別厲害。如果使用耳機,就能使輻射刺激減少一半。
電視、電腦等有顯示屏的電器設備可以安裝電磁輻射保護屏,同學們還可以佩戴防輻射眼鏡。顯示屏產生的輻射可能導致皮膚干燥,加速皮膚老化甚至癌化,所以用完后最好洗洗臉。
許多長期待在高壓線、雷達站、電視臺、電磁波發射塔等電頻較多環境中的人,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孕婦、兒童、老人,如果有條件,就應該配備阻擋電磁輻射的屏蔽防護服。
當然啦,不能忘了向大家推薦一個更可愛的防輻小物——仙人掌。仙人掌生長在日照很強的地方,所以吸收輻射的能力也特別強,而且它還能吸附灰塵、凈化空氣,放在房間里就是一個天然“小氧吧”!
短信息
1.熱聚變,冷聚變
人們幾十年來就替代能源問題展開的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的爭論之一就是熱聚變和冷聚變。雖然受控核聚變研究在花費了大量時間和金錢之后仍未取得突破性進展,但是支持核聚變研究的人們并沒有放棄?,F在,他們把目光瞄準了天空。他們說,月球的表面充滿了用做核聚變反應堆燃料的理想元素,這是人類應該重返月球的一個重要原因。科學家相信,冷聚變將會成為一種取之不盡的廉價能源。
2. 空氣罐頭
1970年秋季,日本東京市區大氣中的光化學氧化劑濃度比平時高10倍,空氣污濁,有2萬人得了紅眼病,一些人當場暈倒。濃重的光化學煙霧苦煞了交通警察,他們只能戴上防毒面具并縮短上崗時間,下崗即吸氧。不久街頭出現了一種“自動售氧機”,向里面丟進幾枚硬幣就可以吸幾口新鮮空氣,一些廠家把森林、海濱或山區的清潔空氣壓縮成“空氣罐頭”出售。
#1050833;編輯: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