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生來說,填寫各種個人資料表格是件稀松平常的事兒。但近來,網上卻曝了不少學生信息遭泄露,甚至招致嚴重后果的事例。難道,身處象牙塔的學子們也遭遇了隱私危機?填表格、注冊網站,就連上招聘網站填簡歷都變得不再安全了!
從天而降的信用卡
“今天向客服詢問小額存款手續費時我才意外地得知,自己竟然有張工商銀行的信用卡,用戶名都是本人,辦卡日期顯示為2007年9月29日。那是我進入大學時的開學日期。”天津師范大學的畢業生小韓(化名)在“人人網”日志中這樣寫道。
當記者介入調查時發現,類似的事情并不只發生在小韓一個人身上。
據該校07級新聞班的某位班干部回憶,在2007年開學之初,新聞學院在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全班90多名學生每人發了3張“牡丹貸記卡”(未激活),此卡是中國工商銀行發行的,采用國際通行的循環透支消費方式。不光是07級新聞班,廣播電視新聞、播音、廣告班的其他07級學生也都進入了“被辦卡”的行列。
最讓小韓不安的是,自己名下的信用卡并不止3張,實際上有11張之多。另外8張實體卡(未激活)并未在學生本人手中。
辦過信用卡的人應該都知道,信用卡有相當嚴格的申請規程,必須是本人提出申請,提交詳細的個人信息(身份證、收入證明、工作證明和居住證明等),還需本人簽名。
到底這些個人信息,是怎么“乾坤大挪移”,出現在信用卡申請材料中的?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卡的個人信息中地址項竟然無一例外都是“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學院”,而非家庭住址,在工作電話一欄中填寫的也是新聞學院的聯系電話。所以,“被辦卡”的學生都懷疑是學院泄露了他們的信息。
“個人信息已經被透露,實體卡又沒在我手里,難保不被盜用拿去透支。”一位學生不無擔憂地說。
“被注冊”引來的詐騙
無獨有偶,廣東某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隱身天藍”也遇上了相似的煩惱,而且比天津師范大學的情況更嚴重——個人信息被騙子當作了行騙的等碼!
就在不久前的某一個下午,“隱身天藍”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頭自稱是廣東省財政廳的干部,說根據教育廳的某個規定,可以退還給他2 880元學費,讓他聯系父母簽字確認。事后查證,所謂退還學費的事情純屬子虛烏有,而來電號碼的歸屬地竟然是上海!
事情傳開之后,廣東不同學校的很多學生紛紛反映,原來在同一天接到類似電話的人不是一個兩個。有同學試著問了些問題,“驚異的是對方居然說得出我是建工學院的,個人資料外泄得很厲害啊!”
看來,這八成是聲訊臺的詐騙電話。然而,問題出來了
聲訊臺怎么會對學生的個人資料了如指掌呢?
幾經調查,有人發現了這些學生的共同點。他們都曾經收到學校或輔導員的通知,到名為“中國人才信用網”的網站上填寫個人資料。沒有幾人知道這些資料將用于何處,更有些同學莫名其妙地“被注冊”。
招聘網站的陷阱
事實上,覬覦學生個人信息的“黑手”并不僅僅出現在校園,招聘網站中也同樣隱伏著陷阱。
“本公司覺得您很優秀,希望您能來面試。”網上投過簡歷的首都師范大學碩士生王芳,最近每天都能接到十來個類似的短信和電話。“開始挺興奮的,但后來一聯系,才知道都是招賣保險的,我根本沒向他們投過簡歷呀,是誰泄露了我的信息?”
由于網絡的快捷方便,信息海量,網上投簡歷已成為大學畢業生普遍的求職方式。有調查顯示,至少八成大學畢業生有過網投簡歷的經歷。
“現在就業形勢這么嚴峻,求職的學生只能被人挑,我們恨不得簡歷漫天撒,讓用人單位多看兩眼。”王芳如是說。
沒想到,這就埋下了隱患。
原來,在大型的正規招聘網站(例如中華英才網、前程無憂和智聯招聘等)上,只要是在工商注冊的公司企業,付費后即可查閱求職者的姓名、專業、身份證號碼、電話、郵箱、個人經歷和興趣愛好等一切個人信息。“企業注冊后,一月付費500元就能下載應聘者簡歷。”
類似的操作方式在很多小型招聘網站上更加松散、不規范。平均0.1~0.5元就可買到一份簡歷,而且并不核查招聘企業情況,甚至不要求工商注冊,“給錢就能看簡歷”。
個人信息一旦流出,找上門來的就是大量推銷電話和垃圾短信。和王芳一樣被“招聘簡歷隨便買”困擾的學生,還為數不少,
小偉在北京某知名高校學攝影,他的經歷更加“驚險”。積極在網上投簡歷找工作的他,某天接到自稱“豐潤文化公司”的錄用電話。雖然工作地點在唐山,但報酬豐厚,還不用筆試面試,小偉決定去看看,這一看就掉進了“傳銷陷阱”。整整10天,小偉的證件、錢物全被收繳,每天都被逼著背傳銷講義,賣傳銷產品,稍不順從就被毒打。晚上甚至會被綁上手腳以免逃跑。后來,小偉在同學幫助下逃離。
“我從沒向這個公司投過簡歷,肯定是招聘網站泄露了我的信息,甚至現在我還能在網上公開搜索到我的身份證號和電話號碼呢!”小偉至今心有余悸。
微博說
@滄海一書生:學校的服務真“周到”,這還沒入學呢,飯卡、手機卡和銀行卡’都代為辦理了。
@顧客不是God:我竟然也“被辦卡”了,還一下子辦了6張!
@zicck:不知道今年的學弟學妹們怎么樣,反正去年,要是我們沒有學校指定辦理的那個卡的話,連飯卡都辦不了,吃不了飯啊,親!
@某大二學生:曾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說某個網站有問題,我上去注冊的時候發現我的身份證號已經被注冊了。
@張智深:開學的時候,學校居然還要收我們的身份證,不交還不行!
@昆山市公安局淀山湖所:要特別注意,姓名、身份證、銀行卡號和密碼4項個人信息,它們是銀行卡服務中身份驗證的重要信息。只要涉及這4項重要信息,都要提高警惕,不要輕易泄露給他人。
@christinalv:親,如果你想個人信息被泄露,自己的房子被出租,就嘗試去淘寶網購物吧!你要是運氣好,碰到一個極爛的賣家,他能拿著你的收貨地址、姓名和電話發布在網上,出租你的房子。我就運氣這么“好”!
@金小寧K:沒有去銀行申請過,卻收到了中國銀行的信用卡。這是什么狀況?個人信息泄露,還是強賣行為?
@小明很聰明:你們上了大學的還好說,我這剛上高三,每天都會收到各個高職學校發來的垃圾短信,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