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密小米最近參加了一堂情商成長課,培訓師讓大家做個游戲:每人在碩大的教室里找個單獨的空間坐下,不能說話,也不能離開,限時10分鐘。
一向風風火火的小米馬上行動起來。不過30秒,她就開始四處張望,看看同學們都在干什么;3分鐘時,她有些煩躁不安,擺弄著手機,心想今天怎么沒人找我;到了5分鐘,她突然記起要給客戶打電話討論某個廣告方案,頓時坐立不安,而身邊的人陸續開始蠢蠢欲動,要不整理頭發,要不玩弄衣角,反正用盡身上所有資源來找事做;8分鐘過去了,她無奈地看著培訓師,擠眉弄眼地示意能否快點結束這場折磨。
游戲結束后,小米發現自己和周圍的同學不約而同地大松一口氣,教室里立即響起了一片熱烈的交談,仿佛要將剛才10分鐘的寧靜惡補回來。
這時,培訓師問:請計算一下,剛才的活動中,你們一心一意跟自己相處的時間有多少?小米的答案幾乎是零,她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最難相處的對象是自己!
其實看看周遭,你就會發現,和小米一樣的大有人在。
熱情的吳梅永遠都是朋友眼中的“開心果”,她善于調節氣氛,照顧到在場的每一個人,但凡集體活動,她都是最積極的參與者。讓她樂此不疲的原因竟然是:害怕一個人,害怕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看電影。每當獨自在家,她就會莫名地空虛和焦慮,感覺被全世界拋棄了。于是猛吃零食,然后又猛減肥,實在是折騰。
我們在孤獨的時候,因為缺少他人的存在,自己的社會角色也就暫時失去意義,例如沒有父母在側,就沒有“兒女”這個身份存在的必要;沒有員工,也就沒有“領導”的角色。我們卸下多重角色,此時只是自己。我們在獨處時感到渾身不自在的主因,是被迫面對赤裸裸的自己。
事實上,一個心理成熟的人應該有能力跟自己很好地相處。 一個人的時候,正是跟內心對話的最好時機。我是什么樣的人?我正在經歷什么樣的人生?我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認識你自己,試著傾聽當下最真實的心聲,接納此刻最完整的自己,你將會以更寬容平和的心境,來面對世界。
所以學習與自己相處是個重要的心靈功課,也是感受幸福的絕妙良方。每天花15至20分鐘,讓自己什么也不做,只是安靜地和自己對話。這么做能理清思緒方向,清除情緒垃圾,就好似為自己的情緒能量加油,回歸輕松自在的自我,因為把自己照顧好,你才能更有能力去照顧別人。
(編輯張秀格gegeprett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