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里,時常上演著“三國演義”。媽媽手握大權,是東吳孫權;爸爸呢,是白臉曹操;大姐是東吳的魯肅;而我,勢力弱,經常哭,是劉備。“劉備遇孔明——如魚得水”,這個“孔明”是誰?非二姐莫屬了。
我媽媽欺弱怕強,不“聯劉抗曹”,反而“捧曹壓劉”。有一次,“曹操”不小心弄壞了我新買的玩具盒,我哭著訓斥老爸,老爸為自己狡辯。“孫權”見了,不說“曹操”的錯,反倒來說我:“算了,爸爸是不小心的。”老爸得意地揚起了頭,我一肚子委屈,走進臥室生悶氣。
期末考試,我領了一個獎,老爸要和我“煮酒論英雄”。我得意忘形之下,說錯了一句話,老爸馬上板起“曹操臉”,一臉兇相。好話說了一大堆,老爸還是不肯原諒我,真是頑固透頂。
老媽居心叵測,常唆使大姐“魯肅”整我。例如,“劉備”作業沒完成就跑出去玩,“魯肅”執行老媽命令,罰“劉備”抄課文,而且鐵面無私,不許少一個字,連標點符號都不放過。我被迫無奈時,常請“軍師”二姐幫忙才轉危為安。有時,我聰明反被聰明誤,認為有“軍師”出主意,就開點小差,犯點錯誤,卻引來“孫權”、“曹操”大兵壓境。
“孫、曹”也有大度的時候。有次,我考砸了,只有88分。怕媽媽大發雷霆,我連忙跑到“諸葛亮”那兒,想讓她幫我解圍。真是不巧啊,“諸葛亮”正在為自己只考了87分發愁呢!“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軍師”拒絕了我的“求救”,讓我自己想一個讓“孫權”消氣的辦法。我修書一封,說自己粗心大意“失荊州”,下次保證不讓人失望。媽媽看了后,沒有半點怒氣,相反,還用贊許的目光鼓勵我。
你看,這就是我的“三國之家”,這里每天都上演著新奇的故事。有興趣的話,歡迎到我家瞧瞧,包你收獲一籮筐。
指導老師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