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零零——”上課鈴響了,同學們紛紛跑回教室。不一會兒,語文老師來了,左手拿著一枝花、一個量筒,右手拿著一杯水、一把小刀。老師拿這些干什么?只聽她說:“同學們,大家都知道萬物的生長離不開水。人類和小動物是靠嘴來喝水的。你們知道植物的‘嘴’在哪嗎?”大家聽了,都興奮地討論起來,是啊,植物的“嘴”是什么樣的呢?
“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吧!”老師把花莖最下面的枝葉摘除干凈,往量筒里倒了些水,她請一位同學量了一下,是8.5厘米。接下來,老師往量筒里滴了幾滴紅墨水,搖勻,然后把花莖切了一個斜面,插入量筒里,并用塑料袋套住量筒口,再拿皮筋封住。最后,我們把盛了花的量筒放到教室朝向陽光的窗臺上。
完成這一切后,大家議論紛紛:“把量筒都封住了,水應該蒸發不出來。植物能把水喝掉嗎?”“量筒里的水會減少嗎?”
3小時后,我們又來觀察。老師請一位同學量了一下水面的高度。“呀!變成8.2厘米了!”那0.3厘米到哪里去了?是被植物喝了嗎?植物沒有嘴怎么喝水的呢?
老師把花取出來,放到一張白紙上,切下一塊塊小莖,發給我們觀察。我發現靠近表皮的地方,有一根根細長的小管子被紅墨水染紅了。老師告訴我們:“這些小管子叫‘導管’,植物喝水就是靠它傳輸的。根吸收了水分,也靠導管輸送到莖、葉。”
噢!原來,這些“導管”就是植物的“嘴”呀!植物就是靠“導管”“喝”水的,今天我又學到了新知識啦!大自然真是太神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