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我的小鵝!快放下!”我怒不可遏地沖弟弟大喊。
“就不!”弟弟緊攥著小黃鵝的頭,梗著細脖子跟我拗著勁。
小黃鵝急促地撲棱著翅膀,極力想擺脫弟弟的“魔爪”。
“快松手,它要死了!”我驚恐地吼道,眼珠子都要冒出來,“再不放手,我跟你拼命!”
“它也是我的!”弟弟不屑地睨著我,把手攥得更緊了。
我真是急了,跺著腳惡聲惡氣地說:“你等著,看誰狠過誰!”
目光掃過墻角,那里堆著幾根剛剪下的玫瑰刺條。我迅速抄起一根,疾步走到弟弟跟前:“放下小鵝,要不我就用刺條扎你。”
在一聲哀號里,我的“玫瑰”毫不留情地“吻”上了弟弟的小胖手。小鵝雖重重地跌到地上,但畢竟得救了。它瑟瑟地抖著身子,懵懂地望著吃痛的弟弟和惱怒得臉都變了形的我。
當然,我時刻準備著接受來自媽媽的責罰——我時常向媽媽保證要疼愛弟弟,但今天食言了。
當天晚飯前,我正忐忑地躲在自己的小房間里亂琢磨,媽媽推門進來,輕輕地挨在我身邊,手里拿著的竟然是那根玫瑰刺條。
“今天,你就是用這根刺條扎了弟弟?”媽媽撫著我的頭,意外的和善。
“是的,誰讓他差點兒捂死了小鵝!”
“我知道那只小鵝的事。孩子,我想讓你摸摸這根刺條上的刺有多尖利。來,輕輕地摸一下,別扎著手!” 我恐懼地搖搖頭。
“它尖得讓人起雞皮疙瘩,是不是?”媽媽低聲說,“想想看,如果你被這根刺條扎了,會不會很痛?”
“會痛得受不了。”我忍不住啜泣起來。
“孩子,我們絕不能用傷害別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要記住——兩個錯誤永遠不會制造出一個正確來。”媽媽用紙巾為我輕拭了一下滿臉的淚,接著說, “你必須學會動腦筋想出其他辦法。如果你除了傷人之外,找不出別的好辦法,那就什么也不要做,等到有人幫你想出辦法再說。你清楚我的話嗎?”
“對不起,這事我應該先找媽媽才好。”我羞慚地低聲回應。
“你真這樣做就對了,好孩子!即使面對做錯事的人,你也應該問問自己:如果別人這樣對我,我會高興嗎?”媽媽突然提高了聲調,“媽媽要求你一定要牢記生活中的那條‘黃金法則’——如果你不樂意別人這樣對待你,你就不應該這樣對待別人。”
那以后,媽媽的“黃金法則”便一直鐫刻在我的心里,深深地。我也從中悟出這樣的道理——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要怎樣對待別人。
指導老師 朱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