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的粉絲最近挺高興的,因為他們的偶像前幾天上了央視的《新聞聯播》,媒體記錄了這“歷史性”的一刻:10月5日19時16分,主播郎永淳說:“同樣在國慶期間緊張工作的還有電影《愛》劇組。”新聞畫面隨即切到了劇組的拍攝現場,趙薇在鏡頭里占了“主要”位置。
根據報道,趙薇在《新聞聯播》里并沒有開口說話,但對于這位婦孺皆知的女明星來說,用不著開口說話,只要她標志性的大眼睛一出現,大家就知道“小燕子”來了。遺憾的是,《新聞聯播》給予趙薇包括《愛》劇組的鏡頭可以用“一閃而過”來形容。這倒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如果篇幅太長,那《新聞聯播》豈不是搶了《中國電影報道》的活兒?
其實,最值得關注的,不是《新聞聯播》把鏡頭給了趙薇,而是給了她主演的一部電影。以前《新聞聯播》不止一次報道過國產電影,但都打著增添節日氣氛的旗號,或者是從產業角度出發,而這次則純粹是報道一部電影的創作情況。尤為重要的是,這是一部愛情片,您什么時候看到過《新聞聯播》談論過愛情?盡管這次也沒有明顯地“談情說愛”,但終歸是“涉水”了,難怪有不少網友說,這樣的《新聞聯播》“十分令人欣喜”。
開播于1978年的《新聞聯播》,每次哪怕一點點的改變都能引發公眾目光的聚焦,錄播變直播,新“國臉”亮相,改版,主播的小動作等等,都能引發很長一段時間的討論,這也成了《新聞聯播》好長一段時間“想改而不敢改”的原因。有一位學者在談論《新聞聯播》時曾很嚴肅認真地說,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都挺好的,不用改,沒什么問題,反正我從來也不看。這就是《新聞聯播》的尷尬之處,不敢改,但不改又不行,想和其他欄目搶觀眾,繼續維持收視率“老大”的位置,改,成了它的唯一出路。
《新聞聯播》最新的這次改版,除了增加了新面孔之外,有段時間據傳要換片頭音樂。這個說法立刻引起不少人抗議,認為這個十來秒的音樂聽了十多年,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沒必要更換。懷舊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最新的消息是,片頭音樂不換了,但要進行微調。人們關注《新聞聯播》的這些細枝末節,可見它對生活的滲透有多深,但也有人關注更深度的問題,比如說,如果不回歸新聞本質,表面上再怎么調整也不能讓《新聞聯播》更吸引人關注。
報道趙薇和她主演的愛情電影,算不算回歸新聞本質?其實是算的,因為娛樂是社會生活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工作與娛樂是每個人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以前《新聞聯播》給人以呆板的印象,就是因為它整天談工作,從來不談娛樂,讓人覺得很沉重。現在好了,趙薇上了,那接下來范冰冰、章子怡該上了吧。這些人都上了,那八卦消息也該來了吧,我們要相信,報道好玩的娛樂新聞并不會損壞《新聞聯播》作為媒體的嚴謹,相反,視野徹底放寬之后的這檔節目,在報道其他消息時,也會更具真實的力量。
改版后的《新聞聯播》帶有點“小清新”的意思了,但這只是開始,“小清新”風要常吹,吹過之后還希望有大風暴、大揭秘、大報道,和世界上此刻正在播出的任何老牌新聞欄目一樣,能成為世界與時代的忠實報道者和記錄者,如此《新聞聯播》,才對得起它所在的“黃金時段”。
(編輯 鄭儒鳳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