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寫老師,總是把老師寫得很完美……可曾想,我們的親人、朋友、老師難道都是完人嗎?顯然不是!作文講究真實,講究真情的流露,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寫他們的缺點呢?有缺點的爸爸難道就不是愛我們的爸爸了?有缺點的老師難道就不值得尊敬了?顯然不是!既然如此,我們?yōu)槭裁床贿€原一個真實的他們呢?那還等什么,跟我一起來學習“欲揚先抑”的方法吧!
第一步,“吹毛求疵”,收集缺點
寫之前,先在草稿紙上列舉一下人物的缺點。寫關于爸爸的作文,可以在腦海中收集一下爸爸的缺點,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喲!比如,爸爸愛抽煙,愛吃零食,睡覺打呼嚕,說話嗓門大等。是不是這些缺點都要寫到作文中呢,那豈不成了一篇批判作文了?所以啊,一定要注意,不是多個缺點“齊上陣”,而是選取一兩個給你印象深刻的缺點來“展示”。
第二步,“先入為主”,作好鋪墊
一般來說,作文的前半部分,多以外貌、環(huán)境、心理感受等描寫為主,這樣便于在讀者心中形成印象。先來看一個寫老師的開頭:
他姓趙,個子很矮,比拿破侖肯定還矮幾厘米。滿臉的青春痘,小小的眼睛上罩副近視鏡,厚厚的嘴唇上蓄著兩撇小胡子。第一堂語文課,他自我介紹說:“我嘛,就這副尊容,是吧!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是吧!”就那一堂課,據某同學的不完全統計,他總共說了180個“是吧”,平均每分鐘4個。于是,大家暗地里叫他“是吧”老師。
怎么樣?感覺還不錯吧,是不是挺喜歡看的?這一段文字,介紹的是老師的肖像以及外號的來歷,描繪了一個其貌不揚、語言不簡練的人物形象。這就是“欲揚先抑”中的“抑”筆。只有出色的“抑”筆,才能起到先入為主的作用,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為后文的“揚”作鋪墊。
第三步,“乾坤挪移”,變抑為揚
一定等不及了,有很多優(yōu)點要列舉吧!前面已經“集中火力”將缺點進行了“曝光”,讀者對人物的評價已經夠“差”了。如何轉變?yōu)椤昂谩蹦??那就需要想想感情變化的過程了。
比如,寫爸爸經常吸煙,引起我們的反感;有一次從媽媽口中才知道,爸爸吸煙是為了尋找工作的方法,為此我們便理解爸爸的吸煙陋習了;后來發(fā)現爸爸竟然戒煙了,竟然是為了讓自己好好地復習功課,此時讀者的情感已經是一種感動了???,從反感,到理解,最后是感動,爸爸的高大形象不就表現出來了嗎?這實際上也就完成了由“抑”到“揚”的轉變。
要注意的是,在寫展現人物優(yōu)點的事情時,如果缺少細節(jié),則很難打動讀者。所以,我們往往需要在“揚”的過程中進行細節(jié)描摹,哪怕只是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話語。如作文《獲獎之后》寫自己聽到獲獎的消息正高興不已時,卻聽到爸爸一句“你永遠也比不上你哥哥”,因而發(fā)憤學習;接著寫自己懷著報復、挑戰(zhàn)的心情把獎狀和成績單交給爸爸的時候,爸爸卻笑了起來:“我知道銳兒準行!”至此作者才明白,“原來爸爸用的是‘激將法’呀!”爸爸前后兩句簡單的話語,將一個用心良苦的父親形象展示了出來。
怎么樣,學會了嗎?請你照著上面的方法,試著寫一寫身邊的人吧。你一定會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一個鮮活而真實的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