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深了,靜悄悄的圖書館里,傳來一本新書和一本早已發黃的字典的對話聲:
字典爺爺,您是書籍中年紀最大的一位吧?
呵呵,和前輩們相比,我還是書籍家族中的年輕人呢。走,我帶你去拜訪書籍家族的先輩吧。
中國古代書籍
字典爺爺帶著新書來到古代書籍博物館。咦?這里檢票好特別呀。
書籍博物館門票
游客須知:
1.檢票時,必須把這些和書有關的歇后語對上,方可入館。
井底下看書—— 馬背上看書——
孔夫子搬家—— 豬八戒看書——
讀書人當兵—— 讀《三國演義》流淚——
2.請文明參觀。
同學們,你能順利通過檢票嗎?
終于登堂入室,先輩們的年齡大得讓新書感到有些眩暈:
同學們,紙質書的普及與發展,和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哪兩項有關?
同學們,見到我的這些先輩,你想對它們說些什么?
“書”字一路走來
咦,字典爺爺,我的名字“書”這個漢字是怎么造出來的呀?
先從最早的甲骨文說起:
甲骨文的“書”為什么這樣寫呢?同學們看了下邊這幅圖,就能明白大意了:原來,“書”就是用手拿著寫字工具,在可以寫字的材料上“書寫”呢!
小篆“書”字,由“聿”和“者”組成。“聿”的意思是“筆”,“者”是“著”省去了“草字頭”,意思是“顯明”,合起來的意思是用筆使文字顯明,本義還是“書寫”。
隸書中,又把小篆“書”字下半部分的“者”省減為“曰”,意思還是“書寫”。
至于簡化字“書”,是把草書“書”字作為楷書來使用的,人們把這種簡化的方法稱為“草書楷化”。
從“書寫”的本義,人們又引申出了“裝訂成冊的著作為書”的含義。
你還知道哪些漢字簡化的方法?
中國藏書勝跡
中國人愛讀書,更愛藏書。除了讀書人的書房,全國還有著許許多多的藏書樓古跡和現代化的圖書館。
天一閣
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上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私人藏書樓之一。它始建于公元1561年,原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處。現藏珍版善本8萬多卷。
國家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區,是國內最大的圖書館。總館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地上書庫19層,地下書庫3層,總共可容納2000萬冊藏書。
你知道我國還有哪些著名的藏書樓和圖書館?
讀書趣話
書的比喻
在我們“書”看來,“書”就是書。可是,在人類那里,書就有了不同的說法了。
書是藥。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書是營養品。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書是面包。高爾基說:我
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
書還是________。________說:________ 。
名人讀書
陳毅專心讀書
有一次,少年陳毅正在看書,媽媽端來餅和芝麻醬,叫他蘸著吃。他一邊看書,一邊吃餅。書桌上有一個大墨盒,他竟把餅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得很香。媽媽走進屋,看到他滿嘴都是墨,吃驚地叫了起來。這時,他才發現蘸的不是芝麻醬,而是墨水。
這則故事給你什么樣的啟發?
你還知道哪些名人讀書的故事呢?講給同學們聽。
未來書籍
科學家心中的未來書籍
十年內,可以彎折的電子紙和電子墨水技術應該得到運用。“電子書包”會普及,電子書會像MP3一樣大行其道。圖書館不再是一棟大樓或者幾個房間,而是人們電腦桌面上的一個圖標,電子閱讀器上的一個賬號而已。
——勞倫斯·李
伙伴們心中的未來書籍
這本書應該無所不包。大到世界名著,小到漫畫雜志;還有我們的教材、參考資料……應有盡有。只需對它念出你想要的書名,它就自動切換到那本書。只需說“翻”,它就自動切換到下一頁了。
它攜帶方便。你對著它說“變小”,它就馬上變得如拇指般大小;你對著它說“變大”,它馬上就變回原來的樣子。
你心目中的未來書籍是什么樣子的?有
哪些新穎的功能?
同學們,紙質的書籍會消失嗎?在班上開一個小小討論會,聊聊這個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