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們就學背許多優(yōu)美的古詩,在古典詩詞的熏陶之下,我們增長了見識,陶冶了性情。
今天一上課,劉老師就讓我們背《靜夜思》和《春曉》這兩首家喻戶曉的古詩,并告訴我們,這些古詩之所以讀起來朗朗上口,是“押韻”幫的忙。押韻是一種特殊的文字形式,要求每句話話的最后一個音節(jié)押同一個韻。押韻有很多好處,它可以讓詩讀起來朗朗上口,易于記憶。怪不得劉老師讓我們背詩呢,原來是讓我們深入了解古詩的押韻呀!
劉老師說:“要會作詩,先要學會押韻。”說完,為了訓練我們的押韻能力,劉老師便要帶我們做游戲。一聽到要做游戲,同學們頓時高興得手舞足蹈。游戲規(guī)則是讓我們“開火車”說出押“an”韻的兩音節(jié)詞。同學們開始都懵了,可轉(zhuǎn)念一想,什么事能難住機智的我們呢?不一會兒,同學們都有了主意,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游戲開始了,有的同學說“餅干”。我們笑了。我想,他一定是個大饞貓。有的同學說“存款”,嘻嘻,他一定是個小財迷。每個同學說了后,總是長長地舒一口氣,不用擔心自己想的詞被別人“掠奪”了。有的同學的詞被別人說去了,輪到他時,只好無可奈何地站在那兒。輪到侯帆說的時候,他怎么都想不出來。我們呢,也在為他苦思冥想著。突然,不知誰喊了一聲:“侯帆!”對呀!他的名字不就是押“an”韻的詞嗎?我們一起喊著,可他就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沒辦法,他只好受懲罰——“罰站”。
就快輪到我了,我在心里暗暗祈禱著自己的詞不要被別人“搶走”。終于輪到我了,我說出了自己獨一無二的詞——“波瀾”。還好,沒難倒我!我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
下面,老師把游戲改成“開火車”:說押“ao”韻的三音節(jié)詞。有的同學說“賽爾號”,有的同學說“吃葡萄”,還有同學說“吹泡泡”。哇!這些有趣的詞讓我們浮想聯(lián)翩。有同學站起來,抓耳撓腮,通紅著臉說“不知道”,嘿,還真蒙對了,同學們頓時笑得前仰后合。
接著,劉老師讓每個同學一人想一句押“a”韻的五音節(jié)短語,并把我們分成兩組,讓我們把想法寫在黑板上。老師一聲令下,同學們爭先恐后地沖上黑板。不一會兒,黑板前里三層外三層地圍了一群同學。過了不久,黑板上寫滿密密麻麻的話。有“我們?nèi)ヲT馬”,有“捕捉小豆芽”,還有“我家有爸媽”……
這堂課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jié)束了,“押韻的那些事兒”卻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點評:這是一篇“課堂重現(xiàn)”式的作文,把一堂有關(guān)“押韻”的課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讓人如臨其境。
(點評、指導老師 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