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然見過望遠鏡,嗯,沒錯,或許你還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天體。是啊,那都是非常棒的體驗。不過。如果給你一個機會,踏上南極冰原,深入冰層深處,使用一種特殊的天文望遠鏡,你會躍躍欲試嗎?
南極的冰面下
天文望遠鏡用來觀測天體運行,揭示宇宙奧秘,通常在能見度好、大氣污染輕、環境干擾少的地區都可以建造并運行,講究一點的,會選擇在高原一類地區建造大型天文望遠鏡,以便獲得更好的觀測條件。可是,沒聽說過非得在南極造天文望遠鏡的呀!
別懷疑,這不是假新聞。實際上,從2006年起,來自8個國家的科學家們就在南極大陸上忙活開了。他們選擇的是美國的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科考站附近的一處冰原,這里面積廣大,地勢平坦。如果你去了那里,你會有一個奇怪的發現:冰面上并沒有天文望遠鏡的蹤影啊!
難道科學家們忙活了好幾年,啥都沒建成?不不,2010年,這座望遠鏡就完全建成了,只不過,它位于距離地面2500米的冰層中!
尋找中微子
真邪門,哪有把望遠鏡安裝到冰層下的?這么做究竟是為了什么呢?這都是因為,這座名叫“冰立方”的望遠鏡,是用來尋找觀測中微子的。
什么是中微子呢?
原來,在宇宙中有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微小粒子,這就是中微子。科學家推測,在宇宙誕生的大爆炸等劇烈活動中,產生了中微子,也有可能,黑洞等質量極大的天體也會拋射出中微子。中微子是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堅決”的粒子,它們不知疲倦地在宇宙中沿著既定線路高速運行,沒有任何東西能改變它們的行進方向,而遇到任何膽敢“阻撓”自己前進的物體,它們也會非常輕松地穿過去,簡直就是無視所有物質!
中微子很牛吧?也因為這樣,中微子很難被觀測和捕捉到。但科學家還必須要研究它們,這可不是因為科學家吃飽了撐的沒事干,而是因為,中微子可能誕生于宇宙形成之初,是名副其實的“老資歷物質”,通過研究它們,可以解答很多宇宙的謎團。
并不陌生的中微子
有些同學可能覺得中微子這種東西好像有點熟悉,沒錯,在災難大片《2012》中,正是由于中微子爆發,引起了地球內部的變化,導致整個地殼升溫,板塊劇烈變動,最終導致毀滅性的地震和火山噴發。中微子真的對地球有這么大危害嗎?其實,中微子能夠給地球持續“加熱”,甚至“引爆”地球,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為中微子會穿透地球,并不會“撞擊”到地核后釋放能量,所以對地核的影響并不是很大。
中微子很難找
好了,我們已經大概了解了冰立方望遠鏡的使命,可是,觀測中微子卻沒那么容易。因為,中微子的速度太快,而且不被任何東西阻擋,所以想直接觀測到非常困難。不過,科學家發現,當中微子與其他物質的原子相遇時,瞬間的撞擊會產生一種叫μ的粒子,同時發出一種極其微弱的藍光。這樣一來,觀測中微子就有了可能!
可是,宇宙中的粒子成千上萬,如果將天文望遠鏡對準天空,就會同時觀測到數不清的微粒子,中微子與原子撞擊產生μ粒子的藍光又過于微弱,根本突出不了。要是能把其他粒子都過濾掉就好啦……嗯,這并不是什么奢望,別忘了,只有中微子可以穿透一切物體,那么,地球這個巨大的物體不就是個天然的過濾屏障嗎?
用地球龐大的身軀將中微子以外的其他粒子阻擋下來,只有中微子穿透地球,科學家只要將觀測裝置朝向地下,不就能接收到從地球的那一面穿透而來的中微子了嗎?
真是好主意,這是哪個聰明的腦袋瓜兒想出來的呀!
為什么選南極
觀測中微子的方法已經搞定了,可是,地球這么大,理論上講,任何地點朝下觀測,都可以接收到來自地球另一面的中微子,那為什么非要在天寒地凍的南極冰層下呢?
首先,南極地區人煙稀少,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而且,南極冰層的純度非常高,很多都是億萬年積累形成的遠古冰體,遠遠不是咱們冰箱里凍出的冰塊所能比擬的,這樣的冰層,透明度極高,可以讓觀測儀器更敏銳地發現中微子與原子撞擊產生的μ粒子藍光。對了,還有一點很關鍵,中微子望遠鏡需要建造在地面之下很深的地方,這樣能夠避免中微子剛穿透過來,就又和地球這一面的各種粒子混在一起,產生新的干擾。
如何,你是不是已經覺得一股涼意襲來了?嗯,穿好厚厚的羽絨服,登上暖和的保暖靴,咱們這就去南極的冰下,看個究竟!
冰立方的真面目
和你所熟悉的天文望遠鏡不同,冰立方沒有一個大炮似的鏡筒,實際上,它的模樣古怪到了極點,簡單來說,就是由86個在冰面上鉆探的深洞組成的“陣列”。
每一個冰洞都深達2500米左右,為了鉆探這些冰洞,科學家使用了一種熱水鉆,這種鉆頭一面融化冰層,一面向下鉆探,順利的話,一天時間就可以穿透2000米左右的冰層。冰洞鉆好后,每一個洞里都會放入一束粗粗的電纜,每個電纜中包含有60個中微子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就是冰立方天文望遠鏡的“鏡頭”,它們可以在冰層深處敏銳地感應中微子的動靜,捕捉那幽微難測的神秘藍光。
所有這些電纜垂直深入冰層以下,整個望遠鏡就像一個鑲嵌入冰下的巨大的立方體,冰立方的名號就是由此而來啦!
未來值得期待
冰立方已經建成,并且,在它的建造過程中,科學家就已經啟用了一部分傳感器,開始收集觀測信息。在未來,冰立方不僅僅會被用來觀測中微子,通過對中微子的觀測,還能夠間接推測地核的狀態(中微子畢竟是穿透過地核的家伙),而中微子到底從何而來,也可能會有確定的答案哦。科學家已經打了包票,冰立方肯定會為人類解開更多宇宙發展變化的謎團,請大家拭目以待嘍!
南極望遠鏡如何應對低溫難題
南極被譽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卻又是現在地球上觀測天文最好的地方。不過,在南極架設望遠鏡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為南極空氣干冷,普通玻璃鏡頭在這種溫度下會發生嚴重變形,所以在南極的天文望遠鏡鏡頭必須配置低膨脹系數的鏡頭。可以防止因低溫而發生的變形。另外,低溫還會帶來鏡頭結霜的問題,所以在望遠鏡上還要裝備自動導熱系統,防止鏡頭結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