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時期,晉惠公在秦穆公的幫助下繼位。繼位后一連兩三年,年年收成不好,國庫空虛,民間缺食,惠公就派大夫慶鄭到秦國去購買糧食。
2.秦穆公接見慶鄭后與眾大臣商議,大臣中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晉侯是個無道昏君,不能賣給他糧食,應乘這機會打過去,好好懲罰夷吾一下。”
3.秦穆公說:“沒良心的是晉侯,餓肚子的是老百姓。我們不能因為國君的罪惡讓老百姓吃苦!還是給他們糧食的好。”
4.第二年,秦國鬧了災荒,晉國倒是個大豐年。秦穆公準備了許多金銀財寶,派大夫冷至到晉國去購買糧食。
5.晉惠公見過冷至后與眾大臣商議,大臣中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去年我們鬧饑荒,秦國不攻打我們,反而供給我們糧食,這是他們愚蠢!我們應乘這機會打到秦國去,占它幾座城池!”
6.于是,晉惠公把冷至召來說:“我們只能自給自足,不能賣給你們糧食”大臣呂省也喝道:“秦國要吃晉國的糧,除非你們用兵來拿!”
7.冷至在回去的路上,看到晉國在調動人馬,聽到晉惠公不思報恩,反而聯絡了梁國準備一同進攻秦國。冷至便馬不停蹄地趕回國報告。
8.他把這一情況報告了秦穆公,穆公氣得大喊:“天下競有這樣的負心人,我先破梁國,再來伐晉國!”
9.秦穆公有意先攻打梁國,秦國名臣百里奚勸諫說:“梁國國力衰弱,不值一打。但是晉國國力強盛,又有盟國相助,一旦晉國先行攻來,我國必然會吃虧,不如先發制人,直接攻打晉國,打對方個措手不及。”
10.秦穆公接受了百里奚的建議,親自率大軍殺奔晉國。
11.晉臣慶鄭認為本國理虧,希望議和,但晉惠公不從臣言,執意出戰。
12.晉惠公車駕所用之馬,是鄭國進貢的小巧駿馬,慶鄭認為異國馬匹不適合在本國作戰,勸惠公改用本國戰馬,再次被惠公拒絕。
13.秦軍渡河,士氣正盛,晉國守軍不堪一擊,晉惠公率主力趕到,他自以為本國兵多,正面迎敵,雙方激戰于晉國的龍門山。
14.戰場上,晉將屠岸夷大戰秦將白乙丙,兩人不分勝負。
15.晉軍分兩路接應屠岸夷,秦軍也分兩路迎戰。
16.晉惠公遇到秦猛將公孫枝,公孫枝一聲大吼,嚇得惠公車駕的若鄭國小馬到處亂跑,陷入泥濘。
17.惠公向慶鄭求救,慶鄭卻因屢次進諫被拒,借故自行離去,讓惠公被秦軍包圍。
18.公孫枝率秦軍乘機追殺,將晉惠公和他部下活捉。
19.雖然如此,晉軍的兩支部隊沖入了秦軍中軍,忽聽得鼓聲大震,晉將蛾晰引軍殺到。秦國大將西乞術心慌手亂,被晉將韓簡一戟刺下車來。
20.梁繇靡叫道:“不要放走秦穆公,趕快去!”韓簡丟下西乞術,和梁繇靡匯合,向中軍殺來。
21.晉軍直奔秦穆公,秦穆公同樣危在旦夕。穆公逃到一個山坳,前無去路,后有追兵,不禁嘆道:“我今天反做了晉軍的俘虜,難道沒有天理了嗎?”
22.危急時刻,一隊不明來歷的勇士殺來,將晉軍亂砍亂殺,晉軍抵擋不住,只得退去。
23.龍門山下,死傷狼藉,晉軍無人指揮,大郭投降,殘余部隊大敗而逃。
24.秦穆公脫險后詢問勇士們來歷。原來當年秦穆公出獵境內梁山,有幾匹良馬丟失,被當地鄉下人吃掉。
25.官吏發現,請求派兵追捕鄉民們,秦穆公不但不怪罪,反而讓人送去美酒,鄉民們感恩戴德。
26.鄉民因此組成義勇軍來支援,戰勝后他們不求賞賜,自行歸鄉。
27.秦軍又找到依然酣戰中的白乙丙和屠岸夷,活捉了晉將屠岸夷。
28.穆公脫下錦袍,親自蓋在白乙丙身上,吩咐百里奚帶一隊人馬,護送白乙丙回國醫治。
29.因為屠岸夷曾助紂為虐,殺害過數名晉國名臣,所以秦穆公雖愛其武功,依然將其斬首,以川頁民心。
30.大軍回到雍州,穆公召集群臣商議如何處置晉君。他打算處死晉君,公子縶贊成,但公孫枝反對:“不可。晉是大國,我俘獲他大批將士,已使他們積怨,若再處死他的國君,必遭報復。”
31.公孫枝又說:“如果重耳回國,必會忌恨秦國,為弟弟報仇,這樣,我們雖與夷吾了結舊怨,卻又與重耳結了新仇,實在不妥。”穆公沉吟一會兒,說:“諸位有何主意?”
32.君臣還沒商議好,穆公夫人穆姬差仆人來報:“穆姬說了,如赦免惠公,她感恩戴德;如殺了惠公,她立刻自焚。”
33.秦穆公決定就按公孫枝的主意辦了。
34.不久,穆公派公孫枝到靈臺看望惠公,表示讓他回去。他說:“秦國上下都恨透你,只因為是姻親,穆姬夫人以死相求,所以我君不計舊賬,讓你回去。前說好給我河西五城,你要兌現啊,叫你世子來做抵押吧。”
35.惠公聽說姐姐穆姬救了他,十分慚愧,當下同意兌現割城,派邵乞回國,叫呂省辦理割地、送質的事情。
36.到了十一月,剛好是惠公被俘兩個月,穆公放惠公君臣回國,并置酒席為他餞行。
37.蛾晰聽說惠公回國,即勸朋友慶鄭逃離晉國,否則難逃死罪。慶鄭答道:“我打了敗仗,使國君被俘,罪不容赦。讓惠公治我罪,一可讓他泄憤,也可讓大家知道不可逃避責任。”
38.蛾晰對慶鄭很贊賞。不久,惠公一行回到絳城,世子圉率群臣出城迎接。
39.惠公的車隊走近迎接隊伍,惠公一眼看見人群中的慶鄭,不由心頭火起,立即派人把慶鄭叫到車前。
40.慶鄭來了。惠公喝道:“你還敢來迎接我!”慶鄭從容答道:“您如起先聽我言,賣糧給秦,就不會興師動眾了。再聽我言,與秦講和,就不會發生戰爭了。三聽我話,不乘小戰車,就不會吃敗仗了。”
41.梁繇靡認為當時自己圍住穆公,本可以活捉,卻被慶鄭喊走,對慶鄭懷恨在心。他說:“國家強大靠法治。如果不講法治了,誰還知道畏懼。不殺慶鄭,今后法治再也沒有用了。”惠公板著臉,下令殺慶鄭。
42.慶鄭毫不畏懼,慷慨就死。蛾晰請求惠公,準許他安葬慶鄭。不少大臣同情慶鄭,只是不敢流露出來。
43.惠公回到絳城,讓世子圉隨公孫枝入秦為人質。從此后,晉國上下,都不滿意惠公,想念寬宏大量的公子重耳,晉國的國勢,也一天天衰落下去了。
44.自止,秦穆公已有改立擁護重耳之心,開始派人尋找出逃在外的晉公子重耳,而重耳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一晉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