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快4周歲了,上了一年小班,可是最近發現只要一問她在幼兒園的事情,她就結結巴巴的。但在家導和大人說話時候比較順暢,唱歌時也不結巴。有時我著急起來說:“告訴你們老師,看你還敢結巴嗎?,,她就悶聲不響了。從老師那里了解到,她在幼兒園不善于跟同伴交流,很少說話。我擔心孩子時間長了會不會真的養成口吃習慣,我該怎么辦?(璐璐媽媽)
從璐璐的情況可以看出,她說話結巴主要來自心理因素。這樣的孩子大多對幼兒園生活的適應比較慢,性格比較內向,自尊心強。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 應和孩子耐心交流,減少他的心理壓力。
發現孩子口吃時,不要急于指責孩子,自己也不要緊張,交流時也不要任意打斷或糾正,應該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講完。更不要強調說“你又口吃了”“告訴你們老師”之類的話,增加他的心理壓力。家長可經常與老師交流孩子的在園情況(最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了解孩子在幼兒園最熟悉的事件,聊孩子快樂的事情,幫助孩子盡快喜歡幼兒園,喜歡與小朋友交往、交流。
2 在和孩子游戲中對話,進行語言矯正訓練。
幼兒期的孩子都喜歡模仿,更喜歡游戲。大人可以在和孩子一起游戲的過程中,用比較慢的節奏與孩子交談,話語要清晰簡潔,咬字清楚,音節分明。不要有太多形容詞,不要用兒語,如“喝水水”“吃飯飯”等。在游戲時和孩子一起唱唱幼兒園的兒歌、歌曲等,游戲中訓練語言。(江蘇張家港市實驗幼兒園戚慧芳)
孩子喜歡說“討厭”,怎么辦/張新華
最近我家4歲的寶寶很喜歡說討厭,你說我們來唱個歌吧,她說討厭。今天開不開。啊,她也說討厭,反正就是跟她說啥都要說討厭。都不知道怎么了,我該怎么辦?(華華媽媽)
孩子早期語言的學習會受到兩種因素的影響,一是環境因素(包括社會生活環境,成人語言等),二是態度因素(成人對待幼兒語言學習的態度)。孩子喜歡說討厭一詞,可能是在周圍的生活環境中學習到的,例如幼兒看電視、聽廣播,或者平時成人的交談中等,再加上孩子模仿能力很強,很容易學會討厭一詞,這是一種隱性的學習方式。然而,孩子有可能還沒有真正理解討厭的內涵,或者還沒有學會討厭一詞在不同場合下的正確運用。另一方面,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語言的學習還受到成人態度的影Ⅱ自,有時候他們需要得到關注,可能當幼兒在說討厭一詞的時候,父母給予他更大的關注,所以他有興趣在一些場合說討厭一詞,以此來引起父母更多的關注。
4歲孩子的思維屬具體形象思維,雖然說出的話形式上和成人一樣,但是,實際的意義可能與成人的理解不同。父母在聽到自己孩子不分場合說討厭一詞時,不能強行制止,更不能置之不理,可以繼續追問下去,例如“孩子,你說討厭指的是什么呀,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呀?”了解孩子所理解的討厭是什么意思。如果表示不喜歡可以說你可以用搖頭等方式來表示;如果是喜歡,可以直接說喜歡或者點頭等方式來表示。當孩子用其他詞語來表示或代替討厭~詞的時,我們給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勵,從而讓孩子知道討厭一詞是爸爸媽媽不喜歡聽到的。(蘇州高等幼兒師范學校張新華)
孩子不愛勞動,我該怎么辦/李沁
浩浩正在上幼兒園大班,在家里什么勞動都不愿意參加。每次大人請他幫忙,他都說:“你自己為什么不做?”有什么辦法能夠讓孩子變得勤快些呢?(浩浩爸爸)
首先,觀察成人勞動。孩子都是好奇、好問、好模仿的,家長需要充分利用孩子的這些特點,鼓勵孩子觀察成人的勞動。如家長在燒飯燒菜的時候,不妨打開廚房門,請孩子看一看香噴噴的飯菜是怎樣制作的。孩子在觀察的過程中,會發現勞動并不是枯燥無味的,不僅充滿了趣味性而且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快樂。
其次,選擇適合孩子的勞動內容。家庭中的勞動紛繁復雜,家長需要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勞動內容,如倒垃圾、發碗筷、拿拖鞋、擇萊等。讓孩子從簡單的勞動做起,這樣孩子愿意接受,也能夠較快地完成勞動任務,體驗勞動帶來的成功感受和愉快心情。
再次,和孩子一起勞動。~開始孩子可能會拒絕勞動,家長可以用游戲的口吻邀請孩子一同參加,激發幼兒參加勞動的興趣。如在倒垃圾的時候對孩子說:“這袋垃圾真重,‘大力士’快來幫忙呀!在擇萊的時候說:“我們一起剝蠶豆,等會把蠶豆穿成項鏈掛在脖子上!”
最后,孩子參加勞動后別忘了贊賞他的行為。‘大力土’有你幫忙真好,明天你還能幫我嗎?…‘今天的餃子里有10個是浩浩包的,看看誰有口福能吃到!”當孩子從拒絕勞動到接受勞動再到樂意勞動時,您就可以逐步退出勞動,讓孩子獨立完成。(南京市珠江路小學附屬幼兒園 李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