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達 鄭東海 鄭偉鴻
(北京偉達中醫腫瘤醫院,北京市朝陽區化工路官莊路100號,100023)
卵巢癌是婦科常見腫瘤之一,其發病率近年來有上升的趨勢,屬中醫癥瘕、腸蕈、腹痛等范疇。中醫對卵巢癌的認識可以追溯到《黃帝內經》:“寒氣客于腸外,與衛氣相博,氣不得營,……,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此其候也。”中醫治療原則為“堅者削之,結苦散之,留者攻之,滯者導之”,以攻邪為主,但卵巢腫瘤的發生發展是一個正虛邪實的過程。現代醫學主要以手術、放療、化療為治療手段。我們采用慈丹膠囊和靈芝益氣膠囊等中成藥為基礎配合湯藥治療卵巢癌,積累了一定經驗。
本病的發病因素雖有諸多方面,但其主要病機在于寒凝、氣滯、血瘀。寒為陰邪,其性凝滯,侵襲機體易阻遏陽氣之升發,氣血之運行。婦人在經前或經期,或產后,由于感受風寒,或過食生冷,或因素體陽虛,寒從內生,而致寒客于胞宮,阻滯氣血運行,遂致瘀積胞官,日久形成癥瘕。又因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由于情志不暢或抑郁,或煩怒傷膽,或思慮過度,而致氣滯血瘀,瘀血凝滯于胞脈之中,漸成此疾。
2.1 濕熱郁毒型 主癥是腹部腫塊,腹脹痛,或伴有不規則陰道出血,大便干燥,尿黃灼熱,口干苦,不欲飲。舌質暗,苔厚膩,脈弦滑或滑數等。治宜清熱利濕,解毒散結。中成藥:慈丹膠囊,每次5粒,每日4次;靈芝益氣膠囊,每次5粒,每日4次。湯藥:半枝蓮30g,龍葵30g,白花蛇舌草 30g,白英 30g,川楝子 12g,車前草 30g,土茯苓 30g,瞿麥 15g,敗醬草 30g,鱉甲30g,大腹皮 10g。
2.2 氣血瘀滯型 主癥是腹部包塊,堅硬固定,腹脹,形體消瘦,肌膚甲錯,神疲乏力,二便不暢,尿黃少。舌有瘀斑及暗紫,脈細澀或細弦。治宜行氣活血,軟堅消積。中成藥:慈丹膠囊,每次5粒,每日4次;癥消癀,每次1g,每日3次。湯藥:當歸15g,川芎10g,三棱10g,莪術 15g,延胡索 10g,雞血藤 30g,生牡蠣 30g,土茯苓 30g,干蟾 10g,生黃芪 30g。
2.3 痰濕凝聚型 主癥為胃脘脹滿,時有惡心,面目浮腫,身倦無力,腹部腫塊,腹股溝及淺表皮下結節腫塊,舌潤,苔白膩,脈滑數。治宜健脾利濕,化痰軟堅。中成藥:慈丹膠囊,每次5粒,每日4次;參靈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湯藥:黨參15g,生黃芪30g,白術10g,茯苓 15g,車前子 15g,山慈菇 15g,夏枯草 15g,赤芍 10g,半夏 10g,豬苓 15g,海藻 15g,厚樸 10g。
例1:患者某,女,34歲。1991年4月11日初診。患者于1989年12月因腹瀉在遼寧省腫瘤醫院診斷為卵巢癌,遂行卵巢癌切除術,術后以鉑類藥為主化療8次,恢復良好。1990年發現右腿腫痛,9月11日行右腿腹股溝淋巴腫塊切除術,術后疼痛逐漸加劇。1991年3月2日在洗浴時無意發現右側乳房乳頭下有一棗般大小硬結節,用力按、揉、壓感到疼痛加劇。3月4日經復查發現盆腔淋巴轉移,乳腺小葉增生。癥見:神疲乏力,痛苦面容,動則心悸,手足麻木,不思飲食,頭部昏暈,兩側發痛,月經長期紊亂,形體消瘦,舌質淡暗,脈細弦。證屬:肝郁氣滯,痰氣內結。治則:疏肝理氣,軟堅散結。方藥:1)慈丹膠囊、復方莪術消瘤膠囊、癥消癀(癥痛康),各藥連服60天。2)湯藥:柴胡10g,青皮 10g,絲瓜絡 12g,瓜蔞 13g,玄參 10g,牡蠣12g,穿山甲 9g,鹿角霜 9g,浙貝母 9g,當歸 9g,赤芍9g,甘草6g,每日1劑,連服60劑。二診(1991年6月19日):服藥8劑,乳部硬塊變軟,疼痛停止,飲食增加,再服完50劑乳部腫塊全部消散,健康如常。效不更方,仍以上方去湯藥,連服60劑。同年7月13日、8月19日、10月21日,分別來診未見明顯不適,前后共服藥6個療程。于1992年3月7日至醫院復查,報告未見病灶轉移,遂自行停藥。5年后隨訪,患者狀況良好。
按:卵巢癌的中醫治療宜攻補兼施,運用中醫藥治療具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有抑殺癌細胞的作用,二是增強宿主的免疫力,這些作用對患者術前控制病情及術后預防復發均有好處。中藥扶正培本治療可以預防、減輕或糾正化療的副反應,并能增強化療的療效。慈丹膠囊、復方莪術消瘤膠囊、癥消癀可化瘀解毒、消腫散結、補氣養血;柴胡、青皮、絲瓜絡疏肝理氣,解郁止痛,當歸、赤芍柔肝養血,玄參、浙貝母、牡蠣、穿山甲軟堅消積,清熱散結,甘草緩和藥性。
例2:患者某,女,50歲。2000年8月行卵巢癌根治術。2001年10月復發,做第2次手術。2次手術后共化療15次。2003年1月出現下腹隱痛1月余,經CT檢查:腹部右側、右肝葉、脾臟均有占位性病變。于2003年1月23日來我院就診,現患者主要癥狀為腹部隱痛,腹脹,口干苦,寢差,陰道不規則出血。臨床診斷:卵巢癌術后,肝、脾、腹腔轉移。中醫辨證:濕熱互結,蘊毒成瘀。治宜:清利濕熱,解毒化瘀。予以慈丹膠囊60粒 ×10盒,5粒/次,4次/日,飯后服;龍鶴丹膠囊60粒 ×10盒,5粒/次,4次/日,飯后服;扶正固本膠囊60粒×5盒,5粒/次,3次/日,飯前服。囑之:麥冬、生山楂、金銀花各少許,泡水當茶飲。二診(2003年3月18日):患者服藥后自覺腹痛、腹脹、寢差等癥狀減輕,繼續服藥,用藥、服法同前。食療方:黑木耳20g、大棗10枚、粳米100g,冰糖少許;制法:將黑木耳浸泡1h后,將大棗與粳米同放入鍋內,加水煮粥,等粥熟后加入冰糖少許;用法:空腹服,2~3次/周。三診(2003年6月2日):患者經4個多月的治療,B超檢查示:病灶與2003年1月10日CT所示變化不大,未見新病灶,現無不適癥狀。考慮其病程日久,又經過15次化療,氣血已虛,故以補氣、養血、滋陰為主,以扶正氣。予以慈丹膠囊,60粒×10盒,服法同前;參靈膠囊,30粒×15盒,5粒/次,3次/日,飯前服;食療方鮮百合100g,炒食或涼拌,2~3次/周。目前患者一般情況較好,精神尤佳,雖腫塊沒有縮小,但沒有不適癥狀。
按:參靈膠囊依據滋補強壯的四君子湯進行組方,以健脾益氣、扶正抗癌,通過調節人體免疫機能,調動自身的抗病因素,達到強身健體防病的目的。龍鶴丹膠囊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益氣養血。扶正固本膠囊健脾益腎,補氣養血,養肺保肝,扶正固本。慈丹膠囊與參靈膠囊二者配伍后,達到攻補兼施、化瘀解毒、消腫散結、健脾益氣的作用,有效地殺滅癌細胞,縮小腫瘤,提高機體免疫機能,防止轉移和復發。治療時要堅持以人為本,整體治療,藥療、心療、食療、體療四位一體,以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最終獲得帶瘤延長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