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麗
(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婦科,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 51號,610041)
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四川名醫館鄭家本主任醫師,從醫 40余年,學驗俱豐,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他在臨床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運用同一首方劑,治療兩種臨床表現迥然相反的病證,如溫膽湯治療失眠與多寐、高血壓與低血壓、寡言與多語、納呆與多食;四二五方治療月經過多與過少、月經先期與后期、閉經與崩漏;四逆散治療便秘與腹泄、手足不溫與手足汗多等,其療效均佳。筆者學習運用此經驗,亦同樣獲得極佳效果。例如運用四妙勇安湯加味治療月經病中不同的病證,均取得滿意療效。
病案 1:患者某,17歲,學生。2007年 3月 4日就診。13歲月經初潮,月經周期為 18~23天,月經先期已連續 3年。末次月經 2月 19日至,先期 16天而至,經色紅、質稠、量不多、5天凈,素喜食辛辣食物。刻診:面色紅潤,面、背痤瘡多,口干、渴,白帶量多且黃,大便干、不暢,脈滑數,舌紅苔黃。此乃熱邪擾動沖任,迫血妄行,致使月經先期。治宜清熱涼血,固沖調經。選四妙勇安湯加味:金銀花 20g,玄參 20g,炒當歸 5g,甘草 3g,生地黃 15g,地骨皮 15g,生地榆 15g,土茯苓60g,知母 15g,黃柏 10g,虎杖 15g,酒大黃 5g。 7劑,水煎服,每日 1劑。3月 13日二診:白帶量減、色黃好轉,大便通暢,脈滑,舌紅苔薄黃。擬上方去酒大黃,加僵蠶 20g,再服 7劑。 3月 26日三診:月經 3月 20日至,經色、量正常,4天凈。囑下個月經期前 1周,再服二診方 7劑,以鞏固療效。隨訪 3年,月經正常。
病案 2:患者某,33歲,教師。2007年 4月 5日初診。15歲月經初潮,先后人流 2次,工作繁重,情志不暢,近 4年來,月經周期為 50~60天,繼發不孕 4年。刻診:末次月經 2月 9日至,經色暗、挾小血塊、量不多、6天凈,行經時少腹疼痛,脅肋脹滿,心煩易怒,面色晦暗、少華,心悸怔忡,神疲乏力,喜冷飲食,脈細數,舌暗紅少津、苔薄微黃。此乃營陰虧損,氣滯血瘀,虛火擾動沖任,致使月經后期。治宜滋養營血,涼血祛瘀,固沖調經。選四妙勇安湯加味:金銀花 15g,玄參15g,當歸 10g,甘草 3g,熟地黃 15g,枸杞子 15g,赤芍30g,太子參 30g,麥冬 10g,五味子 6g,川楝子 10g,雞血藤 30g,益母草 15g。 7劑,水煎服,每日 1劑。 4月15日二診:月經 4月 13日至,經量不多、色暗、2天凈,少腹痛減,心悸怔忡、神疲乏力好轉,余癥同前。宗前方去益母草、川楝子,加黃精、山藥各 30g。每周服 5劑,連服 4周。 5月 16日三診:月經 5月 15日至,前諸癥均好轉。囑按二診處方,每周服 5劑,連服 4周,以鞏固療效。隨訪 2年,月經正常,2009年 8月,其足月順產 1男嬰,母子均健康。
病案 1:患者某,16歲,學生。2009年 3月 3日初診。13歲月經初潮,月經量多,已 2年余,素喜肥甘及辛辣食物,身體肥胖。刻診:末次月經 3月 2日至,經色鮮紅、量甚多(每天用 7~8片衛生巾)、挾小血塊,煩躁好動,口渴喜冷飲,便秘,尿黃,脈滑數有力,舌紅苔黃滑。此乃內熱擾及血海,沖任受損,而致月經量多。治宜清熱涼血,固沖調經。選四妙勇安湯加味:金銀花 20g,玄參 20g,炒當歸 5g,甘草 3g,生地黃 15g,地骨皮 15g,生地榆 15g,知母 15g,黃柏 10g,虎杖 15g,白茅根 30g,牡丹皮 10g,梔子 10g,酒大黃 5g。7劑,水煎服,每日 1劑。3月 13日二診:月經 5天凈,經量減少,煩躁好動、口渴好轉,大便暢通,脈數,舌紅苔薄黃。效不更法,宗上方去酒大黃、梔子,加女貞子、墨旱蓮各15g。每周服 5劑,連服 4周,以鞏固療效。隨訪 1年,月經正常。
病案 2:患者某,33歲,工程師。 2007年 4月 5日初診。13歲月經初潮,先后人工流產 4次,漸至月經量減少,已 3年余,西醫婦科確診:子宮內膜炎。刻診:末次月經 4月 3日至,經暗紅、量極少(可不用衛生巾)、5天凈,面色暗、少華、黑斑甚多,腰膝酸軟,白帶少,寐不寧,情緒不良,脈沉細澀,舌質暗紅、苔薄。此乃人流損傷胞膜,瘀熱日久而致月經量少。治宜清熱涼血,化瘀調經。選四妙勇安湯加味:金銀花 15g,玄參 15g,當歸 10g,甘草 3g,生牡蠣 30g,生鱉甲 30g,熟地黃 15g,黃精 30g,枸杞子 15g,女貞子 15g,雞血藤30g,紫河車 15g,丹參 30g。因系外地病員,診治不便,故擬方 25劑,水煎服,每日 1劑,連續服用。5月 6日二診:月經 5月 5日至,經量增加,經色好轉,白帶增多,面色、面斑改善,余癥同上,囑按上方,再服 25劑。6月 7日三診:月經 6月 7日至,經量、色已正常,全身癥狀均好轉。囑常服六味地黃丸、五子衍宗丸,以鞏固療效。2009年 9月 7日,足月剖腹產一女嬰。
病案 1:患者某,33歲,公務員。 2008年 9月 3日初診:15歲月經初潮,閉經史,西醫婦科確診:多囊卵巢綜合征,長期采用西藥激素療法,8月中旬運用激素療法后,至今月經仍未至,經病友介紹就診。刻診:末次月經 5月 30日(用激素療法至),其經色暗紅、量少、2天凈。素體痩弱,長期工作繁忙,精神抑郁,情緒煩躁,脅肋不適,五心潮熱,白帶黃稠、量少,少腹滿脹,大便不暢,脈細沉澀,舌暗紅、苔薄黃。此乃虛火血枯,瘀阻血海,虛實并見之閉經。治宜清熱養陰,化瘀通經。選四妙勇安湯加味:金銀花 15g,玄參 15g,當歸10g,甘草 3g,紫河車 20g,生牡蠣 30g,生鱉甲 30g,熟地黃 15g,黃精 30g,枸杞子 15g,山茱萸 30g,土鱉蟲10g,桃仁 10g,酒大黃 3g。 7劑 ,水煎服,每日 1劑。 9月 11日二診:經未至,情緒煩躁、白帶、五心潮熱好轉,大便暢通,余癥同前,效不更法,守前方,再服 7劑。9月 19日三診:月經 9月 18日至,經色暗紅、量不多,諸癥好轉,上方去土鱉蟲、桃仁、酒大黃,加益母草 15g。7劑,水煎服,每日 1劑。 9月 27日四診:月經 5天凈,宗上方去益母草,加覆盆子、女貞子各 15g。連續服 15劑。10月 25日五診:10月 20日經至,經色暗紅、量増加、5天凈,脈癥好轉。囑每月服上方 20劑,連續調治5個月。隨訪 2年,月經正常。
病案 2:患者某,18歲,學生。2008年 8月 7日初診。末次月經 7月 23日至,昨日突然陰道大量出血、色深紅、質稠,至今仍出血甚多。刻診:面紅口渴,便秘,尿赤,脈洪數,舌紅苔黃滑。此乃熱邪擾動沖任,迫血妄行而致崩中。治宜清熱涼血,固沖止血。選四妙勇安湯加味:金銀花 20g,玄參 20g,當歸炭 5g,甘草3g,生地黃 20g,地骨皮 15g,地榆炭 15g,知母 15g,黃柏 10g,虎杖 15g,白茅根 30g,牡丹皮 10g,梔子 10g,酒大黃 5g。3劑,水煎服,每日 1劑。 8月 10日二診:陰道出血止,余癥好轉,擬四妙勇安湯、知柏地黃湯加減,調治月余。隨訪 3年,月經正常。
四妙勇安湯由金銀花、玄參、當歸、甘草組成,出自《驗方新編》,為脫疽而設,現代多用于熱毒型血栓塞性脈管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管栓塞病變。我們針對該方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將該方創新運用于治療婦科各種炎癥(前庭大腺炎、外陰炎、陰道炎、子宮頸炎、子宮內膜炎、盆腔炎、乳腺炎等)及月經諸病,均獲極佳效果。
雙向調治,雙向即“雙相”“陰陽兩相”之意;調治即醫者利用中藥的雙相調節特性,通過機體內固有的調節系統,使機體在病理過程中的亢進或低下狀態,得以恢復正常的一種效應,即調節陰陽使其平衡,以達病愈之目的。月經病的治療原則,重在調經。調經之法以“謹守病機”及“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為宗旨。本文所舉的月經過多與過少、先期與后期、閉經與崩漏,雖然癥候截然不同,但求其病因病機,皆因七情、六淫所傷,形成虛熱或實熱,營陰灼傷,擾動沖任,致使形成癥候各異的月經病證。因此,清熱養營,固沖調經,就成為以上諸病案的共同治法,以法系方,選清熱養營的四妙勇安湯加味,運用雙向調治,以達“以平為期”之目地,所以對臨床表現迥然相反的月經病證,均獲非常滿意的療效。由此可見,病(證)不同,病機相同,其治法方藥可同;病(證)相同,病機不同,其治法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