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是加快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的核心環節和關鍵步驟,也是各級畜牧獸醫部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點。下面,我就推進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講三點意見。
推進我省由傳統畜牧業大省向現代畜牧經濟強省跨越,把畜牧業打造成為農戶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根本的著力重點在于加大對廣大農戶傳統養殖方式的改造力度,使農戶標準化養殖為基礎、適度規模為主導、種養結合的養殖方式成為我省畜牧生產的主要方式。
近年來,我省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步伐加快,畜禽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水平不斷提高,對于帶動農戶持續穩定增收、減少重大動物疫病發生、提升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控制畜禽養殖面源污染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現階段我省畜牧業的發展方式與建設現代畜牧經濟強省的目標相比,生產方式相對落后,基礎設施依然薄弱,特別是標準化規模養殖發展水平與依靠科技、提升內涵的要求相比仍有相當差距,生豬規模化養殖水平不到50%,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相對較低的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水平,與畜牧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不相適應,已成為我省現代畜牧業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一是與消費者對畜產品質量安全要求不斷提高的新形勢不相適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消費的質量安全要求越來越高。優質安全的畜產品首先是養殖出來的,而不是加工出來的。近年來,紅心鴨蛋、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頻發,不僅嚴重挫傷消費者信心,而且對產業發展帶來巨大沖擊,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社會高度關注。二是與嚴峻復雜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不相適應。各種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與傳統畜牧業養殖方式有很大的關系。由于傳統養殖過于分散,養殖環境和防疫條件差,畜禽發病率高,一旦發生疫情就會嚴重威脅人的健康,嚴重影響消費者信心,給一個地區的生產和市場帶來嚴重而持久的打擊。三是與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要求不相適應。據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2007年畜禽糞污化學需氧量占全國總量的41.9%。不規范的畜禽養殖對環境的污染已成為不可回避、亟待解決的難點問題。處理好畜禽規模養殖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已成為現代畜牧業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領域。現代畜牧業發展必須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加快生產方式轉變,著力實施畜牧標準化示范工程,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現代養殖基地。通過啟動省級標準化示范小區(場)創建活動,在全省范圍加快推進畜禽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努力實現生產水平明顯提高、動物疫病有效控制、畜產品質量安全可靠、資源開發利用適度、生產環境友好和諧。全省畜牧獸醫部門一定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認真組織本地區的養殖小區(場)參與示范創建活動,迅速在全省掀起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的熱潮,促進現代畜牧業提質增效。
推進畜禽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加快發展現代養殖小區(場),是我省現代畜牧業提質轉型的基礎性工程和長期的戰略任務。按照省委、省政府“在全省生豬、奶牛、蛋雞、肉雞、肉牛、肉羊、肉兔優勢區域實施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工程”的要求,各地要積極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具體工作中把握好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明確創建目標。今年全省創建100個省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小區(場),并從中篩選出25個推薦申報農業部標準化示范小區(場)。通過示范創建,到2015年,全省主要畜禽規模養殖比重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5-20個百分點,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小區(園區)占規模養殖小區(場)總量的50%以上,畜禽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成為全省畜牧生產的主要形式。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園區、場)的畜禽品種全面良種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顯著增強,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升。
第二,突出創建內容。各地要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適度規模養殖農戶”共建養殖小區(園區、基地)發展模式,做到標準嚴格、規模適度,突出“五化”的示范內容:一是畜禽良種化。因地制宜,選用高產優質高效畜禽良種,品種來源清楚、檢疫合格。二是養殖設施化。養殖小區(場)選址布局科學合理,畜禽圈舍、飼養和環境控制等生產設施設備滿足標準化生產需要。三是生產規范化。制定并實施科學規范的畜禽飼養管理規程,配備與飼養規模相適應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嚴格遵守飼料、飼料添加劑和獸藥使用有關規定,生產過程實行信息化動態管理。四是防疫制度化。防疫設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科學實施畜禽疫病綜合防控措施,對病死畜禽實行無害化處理。五是糞污無害化。畜禽糞污處理方法得當,設施齊全且運轉正常,糞污資源化利用或達到相關排放標準,實現種養結合、生態循環、清潔生產。
第三,堅持創建標準。省級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與農業部的創建活動既有聯系,也有一定的區別。農業部制定的6類畜禽的示范創建標準,在選址布局、設施設備、管理防疫、環境保護等方面作出了詳細規定。我們在堅持創建的技術標準和硬性要求不變的基礎上,充分吸收基層意見,結合我省的實際降低了養殖規模要求,并增加了牦牛、綿羊、肉兔和獺兔等畜種,更加突出了以農戶為主體的示范小區創建。這些創建和驗收標準已匯編成冊發給大家,各地要認真學習,比照標準,找準差距,堅持用標準規范養殖行為,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操作規定、保障措施,努力將標準轉化成養殖生產人員的自覺行為。
第四,狠抓示范帶動。開展標準化養殖示范創建活動的根本目的在于示范帶動農戶發展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各地不僅要按照標準推進參與省級示范創建活動的首批200個示范小區(場)建設,提高示范小區(場)生產水平,更要著力帶動周邊養殖戶提升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水平。要依托養殖專業合作社,切實發揮好現有62個國家示范小區(場)和參與省級創建200個小區(場)的示范帶動作用,組織養殖戶到小區(場)觀摩培訓,讓養殖農戶看得見、摸得著、學得懂、用得著,易于接受和實施,真正做到樹立一個示范小區(場),帶動一片農戶,培訓一批骨干,提升整體實力。
第五,把握創建原則。一是堅持適度規模與標準化相結合。規模化注重通過“量”的增加提高養殖效益和資源綜合利用率,標準化則是著力解決“質”的安全保障問題。規模化是前提和基礎,沒有規模化,標準化就無從談起。但標準化才是事物的本質和核心,是創建的主要內容。離開了標準化,不標準的規模化養殖等于集中散養,隱患更突出,危險更大。要堅持以規模化帶動標準化,以標準化提升規模化。二是堅持硬件和軟件建設相結合。硬件建設主要指圈舍、環控和糞污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只要規劃科學、規模適度、投入到位,相對容易辦到。軟件建設一方面要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格投入品使用、養殖檔案管理和動物疫病防控,另一方面要按照相關技術標準或規程,規范生產過程,真正做到“物有技術標準,事有管理標準,人有工作標準”。軟件建設要相對難得多,需要有強烈的標準意識和嚴格的制度作保證。我們絕不能簡單地、片面地把“標準化”等同于生產設施設備的現代化。如果軟件建設滯后,飼養管理不到位,防疫不到位,忽視投入品和養殖檔案管理,不僅投入得不到回報,甚至會帶來慘重損失。因此,必須堅持硬件、軟件兩手抓,共同推進。三是堅持階段性創建與長效監管相結合。既要立足當前,力爭取得階段性創建成果;又要著眼長遠,注重對示范小區(場)的長效監管,確保畜禽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水平持續穩步提高。參加創建的單位一定要把爭創標準化示范小區(場)作為一個奮斗目標,作為一份榮譽,更應作為不斷推進和深化標準化的過程,作為打造自己品牌的過程。各級畜牧獸醫部門要認真履職,實行動態管理,有進有出,督促每個示范小區(場)嚴格按照要求,嚴格執行各項標準和規范、制度,決不允許標準化示范小區(場)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和畜產品安全事件,或成為環保部門通報整改的負面典型。
今年是開展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的第一年,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全省畜牧獸醫部門要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切實抓出成效。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是一項長期工作,必須常抓不懈。省局成立了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各地也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充實人員力量,分解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加強對示范創建工作的日常監督和考核,及時向省局生產科教處上報進展情況,省局將定期公布各地的工作動態。各級畜牧獸醫部門負責人要深入示范點檢查指導,及時研究創建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問題,指導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總結推廣好的做法和經驗。
二是加強政策引導。各地要用好國家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建設、生豬調出大縣獎勵、省級現代畜牧業發展等項目資金,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方式,支持專業合作社和適度規模養殖農戶參與創建活動,按照標準建設(改擴建)圈舍、引進良種、治理畜禽糞污,推廣“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適度規模養殖農戶”集中建設標準化養殖小區(場、園區)發展模式。要積極爭取地方發改、財政等部門支持,按照渠道不亂、性質不變、用途不改、各司其職的原則,整合涉農項目資金,支持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小區水、電、路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和小區糞污處理設施建設。
三是加強技術指導。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標準和技術的指導是關鍵。省級專家組要分片包區,加強對各地創建工作的指導。各地要整合產學研資源,組織技術力量,深入示范小區(場)進行指導、監督,及時解決創建單位遇到的技術難題。特別要加強基層畜牧獸醫站技術人員創建活動標準的技術培訓,發揮其技術推廣作用,真正把示范創建各項技術落實到小區、落實到養殖戶。
四是嚴格驗收程序。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小區(場),由市(州)畜牧獸醫部門組織專家按照農業部和省局制定的驗收評分標準進行驗收,于今年9月底前將驗收結果按得分高低排序,以正式文件報省局生產科教處,并組織力量進行復核。推薦申報為農業部認定授牌的標準化示范小區(場)由省局組織專家進行驗收。在驗收工作中,各地要嚴格遵守《四川省畜禽標準化示范場驗收工作程序》和《四川省畜禽標準化示范場驗收工作紀律》,確保工作程序公開透明,結果公平公正,示范小區(場)建設達到應有的水平。省局將設立監督舉報咨詢電話,接受群眾監督,對群眾反映的違規問題,一經查實,將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的責任。
五是及時總結宣傳。各地要采取互聯網、廣播、電視、板報、墻報、傳單、標語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的宣傳工作,大力宣傳《畜牧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主導產業畜禽養殖標準、政府扶持標準化生產的政策措施,增強廣大農戶開展標準化養殖的積極性。要加強經驗總結和交流,及時展示標準化養殖成果,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努力營造政府、部門、企業、社會多方關注和參與的良好氛圍,確保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有效開展。〔收稿日期:2011-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