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兵,李仕宏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北京 100024)
天花板水電站為混合式開發,主要由碾壓混凝土攔河拱壩、引水系統、岸邊式廠房等組成。電站安裝2臺90 MW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本工程等別為三等工程,工程規模為中型。電站以發電為主,電力送入云南電網。
1.1.1 水輪機的選型及主要參數
本工程對機組臺數,2×90、3×60 MW 和 4×45 MW 3個方案進行了比選。比較認為,在技術上無限制性因素,但在工程總投資上和樞紐布置上2臺機方案具有明顯的優勢,能滿足電站運行要求,投資較少,且日常運行維護較方便,最后確定為2臺機方案,單機容量90 MW。
天花板水電站除了擔負系統中調峰和用電需求外,還需要滿足運行要求。這就要求水輪機有較高的效率、較寬的高效率區、良好的抗空蝕性能和水力穩定性。在對國內水頭容量相近的水電站資料分析及向廠家咨詢的基礎上,結合本電站運行條件要求,最終確定了立軸混流式水輪機,俯視順時針旋轉,水輪發電機組采用兩根軸結構。其主要參數為:水輪機型號HLD294A-LJ-340,最大水頭107.43 m,額定水頭89 m,最小水頭84.63 m,額定出力92.3 MW,額定轉速214.3 r/min,飛逸轉速410 r/min,額定流量116.2 m3/s,額定工況效率91%,旋轉方向俯視為順時針,蝸殼包角345°,吸出高度-3 m。
1.1.2 水輪機的主要結構特點
(1)轉輪采用0Cr16Ni5Mo不銹鋼材料制造,葉片采用VOD(真空吹氧脫碳)精煉。轉輪的上冠和下環設有止漏環,上冠設有梳齒。轉輪上冠設有轉輪泵,并充分利用止漏環的漏水作為機組技術供水的輔助水源。
(2)主軸采用中空鍛焊式結構,主軸的水機端法蘭為外法蘭結構,發電機端法蘭也為外法蘭結構。主軸與轉輪靠摩擦傳遞轉矩。
(3)主軸密封裝置設置在導軸承下方,主軸穿過頂蓋的部位,采用無接觸密封,不需要水潤滑。
(4)蝸殼外設彈性墊層,蝸殼材料為Q345C鋼板。
(5)頂蓋上設置銅基石墨自潤滑導葉軸承和導葉軸頸密封。其上設有梳齒止漏環,材料均采用0Cr13Ni4Mo。
(6)為了使水輪機在導水葉部分開啟狀態下穩定運行,在發電機上端設置中心補氣裝置。補氣管通過軸系內孔延伸至轉輪上冠出口,補氣管通徑DN250。
1.2.1 發電機主要參數
發電機型號SF90-28/6800,額定容量102 857 kV·A,額定功率90 000 kW,額定電壓13 800 V,額定電流4 303.2 A,額定功率因數0.875(滯后),額定頻率50 Hz,額定轉速214.3 r/min,飛逸轉速410 r/min,勵磁方式自并激靜止可控硅勵磁,旋轉方向俯視順時針,效率98.1% (保證值),轉子轉動慣量 GD25 500 t·m2。
1.2.2 發電機結構主要特點
(1)本發電機為立軸懸式結構,并具有上、下導軸承。推力軸承位于上機架之上部,與上導軸承分開,單獨使用1個油槽。
(2)發電機冷卻方式為密閉自循環空氣冷卻,空氣冷卻器采用銅質穿片式冷卻器。冷卻器按0.5 MPa的最大水壓設計。
(3)發電機轉子由中心體、磁軛和磁極組成,轉子采用無風扇結構。轉子輪轂采用ZG20SiMn。
(4)發電機制動方式為機械制動。當機組轉速降至額定轉速的20%~30%時,通入壓力為0.5~0.7 MPa的壓縮空氣進行連續制動。
(5)發電機消防采用水噴霧滅火方式,滅火環管分別布置在發電機定子線圈的上下兩端,上下分別設有滿足定子、轉子線圈消防的噴霧頭。
(6)本發電機分別在上、下導軸承油槽與推力軸承油槽的上、下端設置了防油霧裝置。
1.3.1 起重設備
(1)主廠房橋機。機組安裝時主廠房內吊運的最重件為發電機轉子,質量約280 t,加上起吊工具和平衡梁,最大起吊質量約為290 t,選用1臺2×1 600 kN電動雙梁雙小車橋式起重機,跨度19 m。
(2)GIS橋機。在主變開關樓GIS內設有1臺LDT型1 00 kN電動單梁橋式起重機,跨度12.5 m。
1.3.2 進水蝶閥
進水蝶閥為雙平板、雙偏心的通流式,設液壓操作的臥軸式活門,工作為硬橡膠軟密封,檢修密封為金屬硬密封。蝶閥通過上、下游延伸管段和伸縮節與壓力鋼管和水輪機蝸殼連接,伸縮節放置于進水閥的下游側,開啟、關閉時間在90 s內完成。
進水閥型號為PDF120-WY-430,設計壓力為1.6 MPa。油壓裝置型號為4 300 YYZ-3,額定工作油壓為16 MPa。
1.3.3 調速器
本電站在系統中擔任調峰等作用,因此要求其調速器穩定性好、靈敏度高,調節品質優良、精度高、動態性能指標良好。最終,選用的調速器為數字式微機型WB(L)T-80-6.3調速器,機電分柜、導葉單調節方式。
調速系統額定操作油壓6.3 MPa,操作用油為L-TSA 32透平油。油壓裝置型號為HYZ-2.5-6.3。
機組技術供水采用減壓自流供水方式,供水對象為機組各軸承冷卻器、發電機空冷器和主變冷卻器;頂蓋供水作為備用水源。
機組供水以壓力鋼管減壓供水為主,為了簡化供水系統管路,頂蓋供水直接接入空冷器進出水總管上,當頂蓋供水不滿足水壓、水量要求時,直接排入下游尾水。技術供水系統取水口設2個,分別自每臺機組的壓力鋼管取水,形成全廠技術供水高壓總管。
(1)檢修排水系統。設置2臺檢修排水深井泵,同為工作泵。因水泵排水管管路較長,在水泵出口設有排氣閥和泵控閥,并適當加大排水管管徑,有利于減小水擊壓力對管路和設備的危害。
(2)滲漏排水系統。水力機械輔助系統防震設計的重點是廠房滲漏排水系統。當地震發生時,廠房設備有可能被損壞,水系統管路可能被破裂而導致漏水,廠房水工建筑物漏水也可能會增加,因此應適當加強廠房滲漏排水系統排水能力。在不增加廠房尺寸的前提下,滲漏集水井有效容積設計盡量大,排水設備選用3臺深井泵 (2臺工作,1臺備用)。另設1臺潛水排污泵,作為集水井清淤用,特殊條件下作為排滲漏水備用泵。
電站首部大壩設有大壩滲漏集水井及排水泵房,設2臺滲漏排水井用潛水泵,1臺工作,1臺備用。井內設1套浮子式水位計、1套壓電式水位計,互為備用。水泵排水排至下游河道,水位信號送至大壩值班室。
中壓氣系統的供氣對象為2臺調速器油壓裝置,供氣壓力為6.3 MPa。由于蝶閥油壓裝置采用蓄能罐型式,故中壓氣系統只為調速器油壓裝置提供氣源。根據用氣設備要求,選用2臺活塞式空壓機,1個V=2 m3,PN=7.0 MPa的中壓儲氣罐,儲氣罐設計壓力為7.5 MPa。
2臺空壓機工作方式為1臺工作,1臺備用。每臺空壓機還具備自動、手動、停止等操作方式,可任意選擇,并有相應位置的信號輸出。
低壓氣系統主要供氣對象為機組制動、檢修和水輪機主軸密封用氣,最大工作壓力為0.8 MPa,儲氣罐設計壓力為0.88 MPa。機組制動按1次壓氣設計,適當留有余量。為增加機組制動供氣可靠性,把檢修貯氣罐的供氣口與制動貯氣罐供氣口相連接,管路之間設止回閥,使檢修氣罐成為制動氣罐的備用氣源。選用2臺低壓螺桿式空壓機,設1個3 m3制動儲氣罐、1個3 m3的檢修儲氣罐。
(1)透平油系統。本工程單臺機組透平油用量約18 m3,主要供給機組推力、下導、上導、水導軸承以及油裝置用油。
(2)絕緣油系統。由于天花板水電站交通較為方便,考慮暫不設絕緣油庫,但保留所有絕緣油所需設備。
水力監測系統主要分為兩部分,全廠性測量和機組段測量。
(1)全廠性測量。本電站設置了上游水位、電站毛水頭、下游尾水位和攔污柵壓差的監測。
(2)機組段量測包括:頂蓋壓力測量,尾水管進口壓力測量,肘管進口壓力測量,尾水管出口壓力測量,水輪機有效水頭,蝸殼進口壓力測量,蝶閥前壓力測量,機組震動和大軸擺度測量。
(1)主要機電設備消防供水對象。消防供水系統主要供2臺發電機、2臺主變消防用水及廠內外建筑消防用水,發電機消防和主變消防用水采用水噴霧滅火方式。
(2)消防水源。本電站在1 020 m高程3號施工支洞口設有370 m3消防水池。在引水隧洞放空后,尾水渠內水體為電站可靠水源,故消防水池的補水必須從尾水渠取水,用水泵加壓后進行補水。從水池引兩根DN250管路至主廠房消防供水總管,形成環路,分別供主廠房、副廠房建筑消火栓用水和發電機、主變壓器水噴霧滅火用水。
天花板水電站屬中型水電站,其水輪機參數的選擇,結合了國內現有成熟技術和機型進行比較。天花板水電站首臺機組自2010年11月啟動以來,運行平穩、振動小、噪聲低;輔助系統運行正常、可靠。 實踐證明,機組及輔助設備選擇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