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鴻
(安康市漢濱區水利局 陜西 安康 725000)
漢濱區位于陜西南部,地處我國南北分界線的秦嶺之南、巴山以北,長江最大支流——漢江流經全境,是安康市中心城市所在地,全區總面積3643km2,轄46個鄉鎮辦事處,總人口98萬,是一個資源豐富、綠色生態、充滿活力的版圖大區,人口大區。
區內水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境內河流縱橫,漢江在區境流徑110km,流域面積3563 km2,多年平均年徑流量201億m3;流經面積在5km2以上河溝有210條,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17條;過境江河容水總量 213億m3,自產水 13億m3,漢江水質清澈,水質在二類以上。已建成的安康水電站裝機88萬kW,全區小水電開發量為1.084萬kW,已建成小水電5處,總裝機2365kW。水資源和電力資源非常富裕。全區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16.35億m3,其中自產水資源量為13.64億m3,人均水資源擁有量1406.19m3,高于全省低于全國人均水平。
據統計資料顯示,漢濱區2001年全區城市供水能力為5.1萬m3/d,城市污水直接排入到漢江、月河流域。根據城市人口發展和經濟發展預計,2011年,全市用水量將達9.58萬t,若按80%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排放,城市每日將向漢江、月河等河流排放下7.6萬t的污廢水。
漢濱區不僅是安康市中心所在地,而且也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水源保護地,其區內的水質好壞關系重大。由于人高水地,加之秦巴山區復雜的地理特性,使得漢濱區水資源利用起來較為困難。粗放式的水資源利用和不加保護式的胡亂排放,使得漢濱區能利用的有限水資源顯得較為緊缺,形成靠水沒水吃的局面。根據水質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漢濱區除漢江干流和月河是Ⅱ類水質外,其他各河流水系水質均為Ⅰ類。這主要是因為漢濱月河流域人口眾多,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大,加之水土流失工業廢水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造成的。根據污染來源和污染狀況,漢濱區水污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001年9月,漢濱區水利局對安康氮肥廠用水情況進行平衡測試,全廠日取水量 15153m3,總用量為 23800m3,重復利用水量8647m3,水的重復利用率36%。從該廠的工業廢水排放水質分析結果得知,該廠氨氮排放濃度超標0.66倍,排放量超標1.03倍,硫化物排放濃度超0.20倍,排放量超0.40倍。通過上面的測試,基本上可以看出漢濱區區境內各工礦企業的開發利用水資源的一般水平和工業廢水排放情況,即水的重復利用率低,所排放的工業廢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標。
月河從漢濱區梅子鋪鎮到漢江月河口全長 45.7km,境內流域面積1949.34km2,多年平均徑流流量9.27億m3/s,月河在漢濱區內途徑梅子鋪、恒口、大同、五里、河西、建民6個重鎮,總人口239879人。流域內有安康寶業絲絹公司、安康氮肥廠、安康鐵合金廠以及恒口柳林江北化工廠,近年來建立投產運行的四個黃姜初加工廠和四個石英砂加工廠都是用水大戶,這些工廠排出的工業廢水以及這六個鄉鎮排出的生活污水對月河流域水質污染有著嚴重的影響。由于以上因素的影響,月河PH總硬度、氯化物、溶解氧、生化需氧量、亞硝酸鹽氮、揮化酚、砷化物、氟化物達Ⅱ類水質標準。化學耗氧量、氨氮、揮化酚、砷化物,總汞符合Ⅲ類水質標準。月河恒口斷面鐵超標2.37倍,長槍鋪斷面鐵超標0.53倍。現月河每日氨氮排放量69.9kg。同時,漢濱月河流域發展經濟起點低,這些年來所建的工廠絕大多數都是科技含量較低的新產品初加工企業,資源耗費量大,對環境污染影響也較為嚴重,這也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在經濟發展初期常常會遇到的問題。
在農業用水方面,漢濱區目前水利工程設施可提供的農業灌溉用水量為21430萬m3/a,而全年有效灌溉面積21.25萬畝,加上復種面積36.48萬畝,按灌溉的凈定額算灌溉這些土地需水量為12681.94m3/a,群眾耕種莊稼主要施用化肥。由于區內多為坡耕土地,加之區內暴雨較多,山洪災害頻發,農田經常被沖毀,使得水體中農業污染主要來源于化肥污染。
漢濱區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漢江水體的污染。由于安康水電站的下閘蓄水,使漢江安康段的流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部下閘蓄水時漢江的流量曾經減小到6m3/s,年平均流量為431m3/s,極大地減少了河道稀釋污水的能力。加之大量的非法采砂,對河床和水體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根據安康水文局對漢江安康段和月河至長槍鋪段水質監測結果顯示,PH值總硬度、氯化物、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六價鉻、氟化物均符合《生活應用水水質標準》Ⅱ類,化學耗氧量、生化需氧量、揮化酚、砷、總汞符合Ⅲ類水質標準,氰化物符合Ⅰ類水質標準,大腸菌群平均值為9500個/升,符合水指標準,綜合評價為Ⅱ類水質標準,目前漢江氨氮排放量為69.9kg/d。由于水污染,有時嚴重威脅沿岸群眾的飲用水安全。
解決漢濱區內水污染問題,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為重點,以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水功能區管理等制度建設為平臺,以水資源論證、水資源費征收、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工程規劃審批等為手段,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1)加強水環境管理。要把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水資源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各級政府在大力發展社會經濟的同時,更應把合理開發保護水資源,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要細化目標,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強化措施,確保把任務和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環節中,統籌解決好水污染問題,為群眾生產生活創造一個生態優美的生活環境。
(2)加強企業污水排放管理,嚴格限制高污染項目上馬,不斷提高企業污水處理工藝。落后的工藝生產、粗放式的污水排放和不加節制的生產項目是漢濱區工業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主管部門要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尊重自然規律,科學治水,正確處理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的關系,嚴控高污染項目上馬,強化對水環境污染嚴重、生產工藝落后的生產企業技術改造,提高工藝生產水平,爭取走出以破壞環境追求經濟效益的怪圈。
(3)水利、環保部門要協同作戰,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加強對偷排污水企業、單位和個人的監管,對偷排者實行重罰。水污染涉及水利、環保兩個領域,因此,需要雙方加強溝通和聯系,形成水資源配置、節約與保護的合力,對監控點建設、數據使用中可以共享資源。
(4)加強水資源論證工作,合理制定出本地區水環境質量標準,對河流的稀釋自凈能力進行深入研究。漢江安康段幾個水庫,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幾乎將河道里的水全部攔截進行發電,這就使得枯水季節河水流量較小,同時也促使污染加重。在河道流量較小情況下,污水過多或排放標準低,就加重了整個河流的污染結果。在目前情況下,安康電站大壩放水量不能小于41m3/s,月河在枯水季節要嚴格控制黃姜廠、氮肥廠、繅絲廠向月河排放的污水量。要切實保障河流基流量,加大河流稀釋污水凈化河道的能力。
(5)加強對漢江、月河水質監測工作,提高水質分析監控手段,加密地下水監控站網,詳盡了解水質變化趨勢。加強突發水污染事件的應對能力,提高監控應急措施。加強入河排污口的計量監控設施建設,使得污水排放處在主管部門的嚴密監控下。
(6)加強污水處理廠建設,不斷提高污水處理能力。目前,漢濱區江南城區污水處理廠已投入使用,日處理污水6萬m3,遠期日處理污水9萬m3,這對于江南城區向漢江排污量有所減輕;而江北污水處理廠已開工在建,計劃2011年年底完工,日處理污水3萬m3,屆時江北水電城、晏臺、中渡村、鐵路城等各個污水排放口將集中進行污水處理。
水污染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新產事物,對水資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統一思想,深刻認識,綜合利用硬件、軟件等多種措施,加強管理,完善制度建設,強化措施,扎實做好水資源管理工作,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