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育會
(戶縣水務局 陜西 戶縣 710300)
戶縣地跨秦嶺山區及渭河平原,灌區分為沿山自流引水灌區和渭河Ⅰ、Ⅱ級階地純井灌區。其中沿山自流引水灌區節水灌溉工程以“U”型渠道防滲為主;渭河Ⅰ、Ⅱ級階地純井灌區主要利用水井汲取地下水供給農田灌溉、工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目前,戶縣沿山自流引水灌區包括澇惠渠灌區、太平渠灌區、高冠渠灌區、余下污水灌區和甘峪水庫灌區等五大引水灌區,灌溉設施面積共11.6萬畝;此外,建于1957年的澇店抽水站是目前僅存的提水工程,灌溉農田面積1.27萬畝。純井灌區共有機井9955眼,其中配套9802眼,百米以上深井335眼,其中縣自來水廠擁有水源井7眼。
戶縣自1993年起,多方籌措資金,積極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發展節水灌溉事業,連續多年先后實施了旱澇保收田、以工補農、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西安市農業節水等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建成了一批高標準、大規模、高效益的節水灌溉工程,形成了自己的節水灌溉模式。截至目前,共在全縣19個鄉鎮,323個村組鋪設低壓地埋暗管1034.67km,地埋線 449.06km,襯砌“U”型渠道152.75km,建成噴灌、微(滴)灌等高效節水面積1.36萬畝,新打機井790眼,共建成節水農田面積21.17萬畝。
目前,戶縣實施的節水灌溉工程項目中,地埋管、“U”型渠運行良好率達均到80%,半固定噴灌設施完好率90%,新打的56眼機井全部能夠正常運行,但有少量機井因地下水位下降而導致在極度干旱時有水量不足現象。護井工程也全部正常投入運行。
祖庵鎮北元村、祖庵村,蔣村鎮蔣村,秦渡鎮白羊寨等村莊實施的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目前都能夠良好運行,成為周圍村莊進行節水灌溉工程的典范和樣板。周圍村組群眾充分感受到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實施給大家帶來的便利和巨大效益,擁護實施節水灌溉工程的意識和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戶縣進一步實施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前景十分廣闊。
戶縣節水灌溉工程在重視工程建設質量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建成工程的日常管理。
沿山自流引水灌區以各河、庫(處)為單位,集體管理;甘峪水庫實行庫、站兩級管理。各灌區渠首及干、支、斗口設有閘及量水堰,各灌區計量設施完好率為60%。灌區以斗為單元,計量斗口引水量為準,實行用水申請制,先交費后放水。
渭河Ⅰ、Ⅱ級階地純井灌區以井為單位,實行井長負責制。井長由熱愛水利事業、事業心強的人擔任,由組長聘任或村民選舉產生,主要負責地埋管、出水樁、井泵等設施的日常維修和養護,灌溉期間負責機電井的開啟及工程運行觀測,記錄灌水時間,計收水費。
對項目區實施后的效益調查結果顯示,自從實施節水灌溉工程以來,項目區小麥產量由未實施工程前的300kg/畝提高到400kg/畝,玉米產量從400kg/畝提高到500kg/畝,分別由提高了33.3%和25%。
在糧食增產的同時,地埋管工程的實施,使項目區灌溉明渠占地面積減少,畝均節地 2.4m2;畝均省水 100m3,省電20度,省工0.5工日。在實施地埋管工程前,純井灌區群眾灌溉多采用大水漫灌,幾乎每戶都有自備水泵,每到旱季,各家均用自備水泵輪流灌溉,僅用于各戶交接時提泵、下泵的時間就多達兩個小時以上,使許多作物因不能及時灌溉而導致糧食減產;而且,“小白龍”滿地,群眾費時、費力,造成人力、財力和水資源的巨大浪費。地埋管工程實施后,這種現象得到了緩解。現在,已建成節水灌溉工程村組的群眾不用自備水泵,不必輪流換泵,只需打開閥門,接通電源,就可方便地進行灌溉,所有農田都能夠及時得到灌溉,確保了糧食的穩產、高產。
節水灌溉工程的實施,不僅使項目區在節水、節電、節地、省工等方面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而且,使項目區群眾從繁重的田間勞動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的時間和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其他行業中去,創造更多的勞動價值,為項目區群眾脫貧致富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灌溉用水量的減少,有效地緩解了項目區和戶縣工農業用水矛盾,促進了水量平衡和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了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另外,該工程項目建設,緩解了群眾旱季灌溉時因搶占機井而發生的矛盾,密切了干群關系,促進了農村社會的和諧和穩定發展。因而,該項目建設已在項目區產生了顯著的社會和生態效益。
十幾年來,節水灌溉事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為戶縣農田灌溉節能、節水、省工、省電創造了良好條件,為戶縣農業豐產增收,農民脫貧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目前戶縣的節水灌溉建設事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項目規模不大,投資力度不夠,整體性較差,部分工程標準不高;
(2)前期實施的工程因部分地埋管管材、管件質量不合格,導致部分鄉鎮村組的地埋管近幾年幾乎陷于癱瘓狀態,在群眾中造成了極為不良的影響;
(3)噴灌工程發展還比較緩慢,而且在戶縣高稈作物(玉米)種植區建設噴灌不是很合理。戶縣大部分農田屬小麥、玉米輪作區,對冬小麥進行噴灌雖然比較便利,但對夏玉米進行噴灌卻并無便利可言。玉米需水量大,后期進行噴灌既不能給群眾帶來便利,而且容易造成噴灌設施的損壞。大多噴灌設施都僅用于小麥灌溉,農民群眾仍然采取大水漫灌或“小白龍”對玉米進行灌溉,既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對于噴灌設施而言也是一種浪費。群眾普遍認為這種設施不適合玉米耕作區。
(4)工程建設中只重視旱區節水灌溉,而忽略了滯洪區及時排澇,灌溉和排澇沒有很好地結合。祖庵鎮黃堡村由于地勢較低,但排澇系統很薄弱。每逢雨后,都有約百畝農田積水無法排出,嚴重影響作物種植和收獲。
(5)節水灌溉工程發展很不均衡。沿山自流引水灌區因群眾生活比較貧困,自籌收繳難度大,因而發展十分緩慢;平原純井灌區地埋管發展較快,但微、噴灌發展遲緩,效益低下。
(6)項目建成后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制度不夠健全,尚待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7)由于戶縣經濟基礎薄弱,縣級財政和各項目區群眾經濟困難,縣財政配套及村組自籌資金的收繳尚有一定的難度。
目前,在市、縣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戶縣的節水灌溉工程正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全縣干部群眾都已經充分認識到發展節水灌溉事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隨著戶縣經濟的發展和農村社會的進步,農民群眾實施節水灌溉工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正在進一步提高。而且大部分已建工程的良好運行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這就為今后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戶縣共有耕地面積約57萬畝,而已建成的節水灌溉面積僅有21萬畝,加之前期建設的節水灌溉工程部分因損毀而陷入癱瘓,目前,戶縣尚有近36萬畝農田需要新建節水灌溉工程,10萬畝農田節水灌溉工程需要恢復。因此,戶縣節水灌溉事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前景十分廣闊。
近幾年中央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為主題,水利事業的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因此一定要適時地抓住這一良好機遇,立足戶縣水資源和水利工程現狀,從大處著眼,把節水灌溉事業推上一個新臺階。
以下是筆者對戶縣節水灌溉事業發展前景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僅供大家商榷。
戶縣節水灌溉工程的主要任務是普及純井灌區輸水暗管化、自流灌區渠道襯砌“U”型化。即南部沿山以自流引水為主的灌區重點推廣“U”型渠道襯砌技術,同時發展移動噴灌機灌溉技術;中部水資源豐富的純井灌區重點發展低壓暗管灌溉技術;河灘蓄水能力差或有較高經濟價值作物的種植田塊發展微、噴灌技術,實現田間用水科學化、灌溉管理制度化,做到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上規模、上檔次,努力建成有特色的農田水利工程體系。
為了出色完成這一工程任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要采取多種形式,下大力氣加強項目建設前期工作宣傳力度,使項目區干部群眾對加強水利項目建設的重要性,以及工程建設的宏觀效益和項目投資的機遇性能夠有明確的認識,從而提高項目區干部群眾進行項目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要加強工程項目建設管理,對用于工程的材料質量進行嚴格控制,進而嚴格控制施工質量,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優良標準。
(3)要重視低壓地埋管工程配套產品的設計和開發工作,對井邊連接件、混凝土鑄鐵給水栓、帶進排氣閥的給水栓等配套產品不斷進行優化設計,使其質量、性能不斷得到改進,更能夠適應關中地區的實際,更有利于田間管理和工程的正常運行。
(4)應對全縣耕地進行全面調查,確定不同作物種植區的節水灌溉工程形式,力求所有的工程都能夠適應作物生長特點,以最佳的工程形式確保工程效益的充分發揮。
(5)要加強工程建成后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建立切實可行的工程管護制度,確保工程能夠長期正常運行。
(6)采取多種形式對職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水利技術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使工程項目能夠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