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瓶茅臺酒
有家酒店的服務生在收拾飯桌時,發現一只茅臺酒瓶里還有小半瓶酒,就交給了老板。老板拎著酒瓶到地下車庫取車時,看到值班室幾個守車的老鄉正湊在一起吃飯,就順手把那瓶剩酒給了他們,然后開著車子走了。
第二天,酒店老板下樓取車時,發現自己的車被擦得锃亮,一連好幾天都是如此,他不知這是哪位朋友做的好事,就去問值班室守車的老鄉,這幾個老鄉只是笑笑,誰都不肯說。這天中午,老板要去外面辦事,下樓取車時,看到守車的老鄉正在給自己擦車,這才恍然大悟,他問老鄉:“你們為什么要這樣做?”老鄉說:“不為啥,就為那天你送的半瓶茅臺酒,給我們喝這么貴的酒,你給我們的面子太大了。為你擦擦車,也是我們給你的面子?!?/p>
只要心里放著別人,無意種下的因,也能結出美好的果來。
(作者:子非魚:推薦者:卿麗慧)
無言相助
這年年底,一位演員作為“金馬獎”最佳新人獎得主前去領獎,中間休息時,他上洗手間,洗手時,他發現水龍頭是以前從未見過的,扭、按、提,弄了老半天,就是不見水出來。這時,一位非常有名的電影明星從鏡子里看到了他的困窘,便轉過身,走上前去,把雙手往另一只水龍頭下面一放,水就“嘩嘩”地流出來,明星做樣子洗了洗手,然后走了。
這位演員非常感動。那么有名的一位明星,幫助一位陷入窘境的陌生人,不是直接告訴他怎么做,而是裝作不經意的樣子示范給他看,既幫了人,又讓別人避免了難堪,這是多好的道德修養啊!
從這件事上,這位演員學會了怎么做一個好藝人。
(作者:賴旺娣)
一句話造就成功
有位大學生很窮,這天,他聽說一位演講大師要來當地演講,可他買不起昂貴的門票,就給大師寫了封信,問大師怎么辦。大師回答說:你是愿意聽我的課,還是想聽我的課,還是一定要聽我的課?自己想辦法解決!
窮學生接到大師的信,馬上變賣物品和廢舊書籍,買了門票,終于聽到了大師的演講。
過了些天,這位大師又有一場演講,窮學生還想去聽,于是,他又給大師寫了封信:上次聽了你的演講收獲頗多,這次我實在沒錢買門票,可我又渴望成功,請問我該怎么辦?
大師的回信仍然很簡短:你是想成功,還是要成功?還是一定要成功?想清楚這個問題,然后自己想辦法解決!
窮學生立時領悟,想盡辦法,終于湊齊門票錢,又聽到大師的演講。
后來,窮學生成為大師的關門弟子,沒過多久,他也功成名就。
遇到困難時,想想自己對目標期待的程度有多強,然后再采取相應的措施。
(作者:胡凡強推薦者:焦淳樸)
跨越47年的感恩
1936年,有一次,一家報紙副刊發表了一位作者的作品,簽發稿費時,副刊主編得知那位作者出國深造了,就打破常規,想方設法打聽到作者在國外的地址,將稿費兌換成外匯寄了過去。
47年后,那位作者已是名滿天下的大學者,當年的主編正好搬家住在大學者附近,他便去拜訪這位幾十年未見的老相識,大學者一見當年的主編,便躬下身子熱情相迎,說:“恩人來了,歡迎?!?/p>
此后,兩人經常往來,大學者一見主編,便以“恩人”相稱,主編忍不住問道:“先生德高望重,從未虧欠于我,為何總是稱我為恩人?”
大學者說:“47年前,我在國外最困難的時候,收到了你寄來的那筆稿費,幫了我的大忙,你就是我的恩人啊!”
原來,自己盡本分做的一件事,也可以被別人牢記47年。
(作者:張小平;推薦者:司志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