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香
(黎明職業大學,福建 泉州 362000)
隨著工程建設招投標制度的推行,建筑市場日趨規范,我國于2003年7月1日頒布了《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 50500—2003,在工程建設招投標中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標志著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由傳統計劃模式下的“量價合一”轉變為新型市場模式下的“量價分離”。工程建設招投標管理制度也進行了改革,即由原來的投標單位根據圖紙自編工程量清單進行報價改由招標單位提供工程量清單給投標單位報價,也就是工程量清單報價。繼03規范施行5年后,2008年07月1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新修訂的國家標準《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 50500-2008),以下簡稱《計價規范》于2008年12月1日起實施。
《計價規范》規定:投標人應按招標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單填報價格。填寫的項目編碼、項目名稱、項目特征、計量單位、工程量必須與招標人提供的一致。
因此,施工企業應針對工程量清單的特點,依據市場規律,采取相應的策略,進行投標報價。本文就施工企業在投標報價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及采用的相關策略和方法進行闡述。
以某小學教學樓工程的投標報價過程為例,其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與計價如表1。

?

?
中標后,施工單位才發現業主的某些清單項目比如臺階、明溝、裝飾抹灰等項目漏項,還有其它相關的項目業主已在項目特征進行描述,而施工單位沒有相應的報價,致使報價整體偏低。在施工過程業主依據招標文件規定,認為施工單位在投標時已將這些項目綜合考慮到報價中,因此合同價不予調整。結算后,施工方發現就這些漏項的項目及材料價差引起的虧損大約80萬元。因此,在招投標過程中,投標方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通常,投標報價之前留給施工企業的時間非常有限,所以常會發生中標之后又發現清單仍存在漏項的情況,這時對于是否屬于清單漏項,可能會是發承包雙方爭議的焦點,所以對此問題應該作具體分析。衡量清單漏項與否的標準,應當是設計施工圖紙和《計價規范》的六個附錄。若施工圖表達出的工程內容,在《計價規范》的某個附錄中有相應的“項目編碼”和“項目名稱”,但本清單并沒有反映出來,則應當屬于清單漏項;若施工圖表達出的工程內容,在《計價規范》附錄的任何地方均沒有反映,而且是應該由清單編制者進行補充的清單項目,則也屬于清單漏項;若施工圖表達出的工程內容,雖然在《計價規范》附錄的“項目名稱”中沒有反映,但在本清單已經列出的某個“項目名稱”包含的“工程內容”中有所反映,則不屬于清單漏項,而應當作為主體項目的附屬項目,并入綜合單價計價。
因此,施工企業報價之前,要以設計圖紙和《計價規范》為依據,認真核對所有清單項目,看其是否全面反映了擬建工程的全部內容,盡管清單漏項屬于招標人責任,也應共同研究補充的辦法。否則,投標報價因清單項目不完整而失真,導致工程結算糾紛或經濟損失。這就要求施工企業要認真研究招標文件,全面掌握設計文件,確定合理報價。
投標時要對招標文件的全部內容響應,如果誤解了招標文件的內容,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由于招標人提供給投標的工程量清單是按設計圖紙及規范規則進行編制的,可能未進行圖紙會審,在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即設計變更,所以投標企業在投標之前就要對施工圖紙結合實際進行分析,了解清單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對于工程量不變的項目報價要適中,對于有可能增加工程量的項目報價要偏高,有可能降低工程量的項目報價要偏低等,只有這樣才能降低風險,獲得最大的利潤。
投標人在計算直接費時應認真分析,根據工程的地點和材料市場行情變動以及市場機械臺班價格確定能接受的人工、材料、機械單價。不能脫離市場行情惡性的低報價或高報價。否則,在詢標時會被淘汰或者因報價高而不能中標。
間接費用由投標人根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參照造價站管理部門的指導費率自主確定。其中的施工組織費用是投標人擬定的施工組織措施自行計算的施工組織費用,包括臨時設施的搭設費用、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增加費用。投標人在確定臨時設施費用時應考慮到臨設的攤銷或殘值的變賣。
還有施工技術措施費用指的是腳手架費用以及垂直運輸費用。投標人應根據腳手架搭設的方法、采用的垂直運輸機械以及投標工期綜合考慮計算。施工企業在研究招標文件時,對招標文件中有無甲供材料、固定總價合同等相關條款要深入進行研究,然后進行報價。對計日工等可能發生的項目,可以利用其工程量比較小而且占總價比例不大的特點,對其人工、機械單價采用報高價。
由于招投標階段到施工階段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列入綜合單價之中的招標人自購材料價格也會相應發生變化,或投標人報價綜合單價中的材料價格發生變化,或遇工程造價管理部門公布價格調整等。不難看出,出現上述情況均會引起承包價格的變化,對于這些變化因素,施工單位應當在投標之前的這段時間對合同條款進行認真研究,根據發生上述情況的可能性,把相應的預防措施和解決辦法利用合同專用條款中的“合同價款及調整”等條款加以約定,從而避免中標后結算時不得不承擔本可以避免的風險。施工企業在研究招標文件時,必須對招標文件中的合同條款(如價格、工期及違約責任、付款方式等)、工程量清單和評標辦法進行認真地研究,報價前要到施工現場進行現場勘察,對施工現場的周圍環境、運輸道路、現場路面標高、施工水電源的接駁位置、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有無材料供應廠家、當地的風俗習慣等進行充分的了解,避免增加不必要的風險,盡量發揮當地有利的環境優勢和地理條件,在材料報價時充分考慮,以獲得最有利的第一手價格資料。
在工程投標報價中,多方案報價法、低報價高索賠、突然降低法等投標技巧是很常用的,如何在投標過程中為今后施工過程中的索賠預留空間,這是施工企業必須注意的問題。工程量清單報價的工程,一般都接近與投標人的施工成本,搞不好施工企業還要賠本。
那么如何通過公平競爭、合理低價獲得工程施工權,又要保護本企業的利益,確保每項工程都賺錢呢?在編制工程量清單報價時,投標人應采用不均衡報價策略。即在施工圖變更較小的地方如鋼筋混凝土部分,采用高報價策略,對于裝飾部分變更可能性較大的地方,如外墻面磚、涂料、屋面、地面裝飾材料等,采取低報價的策略。在施工中,若業主更換裝飾材料或由業主另外分包,那么差價退補對投標人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索賠工作也非常重要,在國外建筑企業中,低報價高索賠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在國內,只要談索賠就會出現施工方和業主方產生矛盾的現象。這主要是觀念的轉變問題。特別是投標人簽訂工程合同時,應提出有關索賠的條款。如業主樁基檢測、基坑支護、設計變更等原因延長工期,造成施工方的垂直運輸機械、腳手架費用的增加、設計變更的返工費用,這都是索賠的合理理由,需要施工方和業主在合同中載明或雙方協商。同時,施工方應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特別注重施工過程中的資料整理,為工程結算打好基礎。
調查招標人與潛在的競爭對手,摸清他們的基本情況,提高中標率。在參與投標之前,要調查招標人的資金是否可靠,避免承擔過多的資金風險;同時還應調查項目開工手續是否齊全,提防有些發包人以招標為名,讓投標人免費為其估價;調查該項目是還有明顯的授標傾向,招標是否出于政府的壓力而不得不采取的形式。對競爭對手的調查應著重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了解參加投標的競爭對手有幾個,其中有威脅性的有哪些,特別是工程所在地的承包人,可能會有評標優惠;其次,根據上述分析,篩選出主要競爭對手,分析其以往同類工程的投標方法和慣用的投標策略、開標會上提出的問題等。總之,投標人在投標之前必須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制定切實可行的投標策略,提高中標的可能性。另外,在招投標過程中,投標致函附帶許諾優惠條件策略投標報價附帶低優惠條件是行之有效的一種手段。招標人評標時,除了主要考慮報價和技術方案外,還要分析別的條件,如工期、支付條件等。所以施工企業在投標時,在掌握各類綜合信息后,要注意業主提出的困難和條件,然后挖掘本企業的潛力,主動提出優惠承諾(提前竣工、低息貨款、贈給施工設備、免費轉讓新技術或某種技術專利、免費技術協作、代為培訓人員等),通過為業主分憂而創造中標條件。
總之,工程量清單報價不是一項簡單的機械工作,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報價作為一個經濟指標,是投標企業技術力量和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能反映出投標企業的實際能力,在競爭中體現公平。施工企業必須跟上市場經濟發展的步伐,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充分考慮工程消耗量、各種消耗價格、各項費用標準等方面因素,盡快建立起適合本企業特點的施工定額,熟悉掌握工程量清單報價法的技術要素,講究一定的投標策略,以高質量的報價來提高中標率,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1]李麗.施工企業運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投標[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08(1)
[2]閆利群,付海軍.投標單位工程量清單綜合單價問題的探討[J].雞西大學學報,2006(3)
[3]劉冰.施工單位的投標策略探討[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3(3)
[4]徐信元.對工程量清單招標模式的思考[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
[5]趙雪云.淺析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招投標[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