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道,肖 蘭
(1.四川華電瀘定水電有限公司,四川 瀘定 626100;2.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072)
瀘定水電站位于四川甘孜州瀘定縣境內,大渡河干流中游,為大渡河干流規劃調整推薦22級方案的第12個梯級電站,共安裝4臺單機容量230 MW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出線為一回交流500 kV線路。瀘定水電站—甘谷地500 kV線路工程 (以下簡稱瀘甘線)全線施工圖路徑長約14 km,遠期與大渡河其他梯級電站聯合送電至雅安1 000 kV特高壓變電站再向華東供電。
甘谷地開關站為新建500 kV開關站,且為瀘定水電站輸電的唯一通道。全站共設7串500 kV完整串間隔,遠期規劃共10回500 kV線路,備用4回500 kV線路間隔。初期規劃新建5回500 kV線路,其中1回至瀘定水電站,另4回為大杠—崇州2回同塔雙回線路雙 “∏”接線。初期計劃上8臺斷路器,形成2個完整串 (第4串、第5串)和1個不完整串 (第3串)。甘谷地500 kV開關站電氣主接線如圖1所示。

圖1 甘谷地500kV開關站電氣主接線示意
瀘定水電站工程計劃按期在主汛期前實現投產發電目標,而影響其送出的關鍵性工程——500 kV甘谷地開關站因多方原因造成不能按期實現投產運行,同時由于崇州變電站為適應遠期1 000 kV特高壓建設,將于2011年年底枯水期對崇州站側原2回大杠—崇州500 kV間隔進行停電改接。因此提出實施過渡送出方案,以兼顧解決 “瀘定水電站機組按期投產發電—甘谷地500 kV開關站建成投產-500 kV主系統汛末調整”三者的相互制約和影響。
由于現有大杠—崇州2回同塔雙回線路已投產運行,但因負荷輕,長期只有一回線路處于 “備用”狀態,故在甘谷地開關站未投運之前,為解決瀘定電站接入問題,可利用1回 “備用”的大杠—崇州線路來實現投產發電送出目標。
具體方案為:按照既定目標將大杠 (二)—崇州 (二)線路從甘谷地開關站的第4串間隔 (西側)以 “∏”接入門形構架,并在過渡期間長期處于“檢修”狀態,再按照既定目標從甘谷地開關站的第5串間隔 (東側)的門形構架上以 “∏”接出至原崇州 (二)線路上。同時瀘定水電站500 kV出線“瀘甘線”也按照最終目標架設至甘谷地開關站第5串間隔 (西側),進而在第5串間隔增加構架上層跨線,把東側的瀘定間隔和西側的崇州 (二)間隔在甘谷地開關站內直接用導、地線連接。至此形成瀘定—崇州 (二)線路的臨時接入過渡方案,見圖2。

圖2 瀘定水電站臨時送出方案示意
2.2.1 方案一
方案一如圖3所示,將大杠 (一)—崇州 (一)線路以∏接入甘谷地500 kV開關站內第3串門形構架后,在第3串增加構架上層跨線來實施。經校核,至崇州 (一)出線的跳線C相至出線構架人字柱的帶電距離為4.5 m左右,構架受力也滿足要求。

圖3 方案一
此方案優點是受甘谷地變電站新建工程工期影響不大,只需將變電站構架提前建成即可實施。缺點是至崇州側出線為臨時接線,最終需要改接。
2.2.2 方案二
方案二如圖4所示,大杠 (一)進第3串,崇州 (一)進第4串,兩者之間需經過Ⅰ母過渡進行連接。

圖4 方案二
此方案優點是至大杠、崇州出線為永久接線,不需要改接。缺點是必須要先建設安裝第3串和第4串的Ⅰ母及母線下的HGIS(5臺斷路器等)設備。
綜合比較,推薦方案一,即大杠—崇州∏接進甘谷地開關站后,需要利用甘谷地開關站內的門構構架直接連接,接線方案如圖3所示,∏進側 (西側)同永久方案。由于∏進側的大杠 (一)構架和∏出側 (東側)的崇州 (一)構架不完全對稱,在∏出側需要臨時占用自北向南的第3個備用間隔,待甘谷地開關站建成后,再換回到崇州 (一)間隔。
推薦方案一為臨時過渡方案主要因為增加投資較小、實施容易,此臨時過渡方案今后改為永久方案也較為方便。
大杠—崇州現有2回同塔線路。甘谷地500 kV開關站未投運前,為接入瀘定電站,建議開斷大杠(二)—崇州 (二)線路接入瀘定電站,形成崇州(二)—瀘定線路的過渡方案,并利用原大杠—崇州OPGW (光纖復合架空地線)的部分光纜芯,搭建瀘定—崇州和瀘定—大杠—崇州光纖通道。在過渡方案時期,可將甘谷地開關站新采購的2套PRC31EG-54線路保護及2 M通信接口柜搬遷至瀘定電站,形成崇州 (二)—瀘定線路的線路保護。
對于崇州變,可將原崇州 (二)—大杠 (二)線路的2套PRC31EG-54線路保護2 M通道調整至崇州 (二)—瀘定線路方向,分別使用瀘定—崇州直達和瀘定—大杠—崇州迂回的光纖2 M通道。保護柜命名需相應的改為至瀘定線路保護柜。
根據現階段通信網絡結構及實際運行情況,建議可將大杠至崇州的OPGW光纜開斷4芯光纜,其余16芯仍保持為大杠—崇州,開斷的4芯光纜分別與瀘定電站至甘谷地段的光纜進行跳接,形成瀘定至甘谷地,瀘定至大杠的光纜電路,光纜在站內進行搭接。光纖電路的建設示意圖方案詳如圖5所示。

圖5 新建光纜路由示意
由圖5可知,通訊設計方案為將瀘定水電站的光纖通信設備S380的1塊L16.2光板搬遷至大杠500kV變的光纖通信設備S390上,形成瀘定水電站與大杠變的通信電路,在瀘定水電站的光纖通信設備S380上配置1塊U16.2光板,在崇州500 kV變的光纖通信設備S390配置1塊U16.2光板,形成瀘定水電站與崇州變的通信電路。
經研究分析,在不出現其他否定因素的情況下,筆者認為本推薦臨時過渡方案更容易實施,今后改為永久方案也較方便。既兼顧了各方工程建設進度和電網經營需要,同時也確保了瀘定水電站在主汛期前按時投產、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