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民
PMI的項目管理標準體系已經應用在中國的多個行業及領域,如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建設、上海虹橋交通樞紐建設,以及幫助華為從本土公司快速成長為跨國企業等。
曾經的海軍核潛艇軍官、有著35年的業務發展和領導管理經驗、進PMI(項目管理協會)3年便擔任了這一全球領先的項目管理專業國際權威機構的組織業務副總裁。他就是柯雷格先生。
從美國核潛艇軍官到
PMI組織業務副總裁,本身就是傳奇
與柯雷格先生的訪談約在北京威斯汀酒店32層的小型會議室里,當風度翩翩、身材健碩的柯雷格邁進會議室時,你很難將他與一個已過耳順之年、兒孫滿堂的老先生聯系在一起。他友好地與所有人打招呼,紳士地脫下外套,簡單地整理印有PMI標志的襯衫。這一切仿佛都是經過嚴格訓練般整齊劃一。事實上,柯雷格的確有過在軍隊任職服役的經歷。上世紀70年代,柯雷格畢業于美國海軍學院,隨后便在美國海軍核潛艇服役并擔任軍官,開始了他長達16年的海軍服役任職生涯。在PMI幾年時間中,他還練就了對待事務的干練作風和本領。
在海軍核潛艇上的傳奇任職經歷給柯雷格的一生印上了軍人的行事風格,“我在美國海軍核潛艇工作期間學到的最重要的人生經驗是如何負責任地決定。在服役期間,我要對自己做的每一個決定負責任。”說這句話時,柯雷格氣定神閑,像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軍在回憶自己的戎馬—生。柯雷格結束16年的海軍生涯、選擇退役后,曾先后任職于美國General Physics公司(任全球運營執行副總裁)、美國GSE公司(任該公司顧問)。2008年,柯雷格開始擔任PMI個人產品總監,負責開發和交付PMI的專業和職業發展課程、產品和服務。30多年的業務發展與領導管理經驗中,柯雷格始終秉承著他在美國海軍中學習到的人生經驗——謹慎地做決定,負責任地完成。
新官上任兩把火:
加強政企聯系,推進區域發展
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是全球最大的非營利性項目管理專業國際權威機構,致力于全球范圍內的項目管理研究、標準制定和出版、價值倡導、職業認證和學位課程認證,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和專業人士交流平臺。PMI有一系列的專業認證,其中最基本的是PMP,即項目管理專業認證,這項認證于1984年推出,截至目前,全球PMI會員以及執證人士已經超過43萬。
2011年1月,在PMI工作3年的柯雷格成為了PMI的組織業務副總裁,他多年來積累的業務發展與領導管理經驗最終將他推上了事業的高峰。擔任PMI組織業務副總裁后,柯雷格主要負責建立并維護PMI與各類組織的關系,包括政府機構、公司、企業等,以便推廣項目、項目組合管理等。
中國有句老話叫“新官E任三把火”,是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柯雷格作為PMI的新任組織業務副總裁,上任之初,也燒了兩把火:一是加強PMI與政府、企業的關系,二是推進區域發展。
“在組織發展方面,PMI有兩個任務:第一個任務是建立與政府部門和企業的關系,以便更好地了解項目與項目集在不同機構的發展情況,希望在全球領域內了解如何開展項目、如何推進項目集管理。一個企業可能有制度或發展方向的改變,我們希望盡早地發現這些改變,來保證這些改變對我們的專業有更正面的意義;第4-目標是推進區域的發展。我們會投入很多的資源去支持不同區域里的項目管理的推廣。我們已經在印度與中國投入了大量的資源去協助這些地區的發展,下一個發展區域是巴西。我們會密切注視,隨著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項目管理與項目集管理會有什么變化。”
也許看出了筆者對他這兩把火能否持續燒下去有疑惑,柯雷格接著便解釋了這兩項戰略目標的制定依據——首先是PM理有很多在業務方面非常認真的職業管理者。PMI在全球分布著眾多不同領域的專家,他們定期研究分析各國各地區的經濟形勢、市場情況與PMI產品特}生,及時地將信息反饋給PMI,為PMI的發展戰略制定與調整提供依據。上述兩把“火”的制定,是PMI的全球各地區專家綜合分析,反復論證的結果,是PMI與各領域專家來回交流而制定的未來幾年的發展戰略。
柯雷格在為PMI制定未來發展戰略時,首先考慮的是如何保持PMI產品(包括資格認證與項目管理專業標準)的可持續發展。在高新科技與信息技術快速改變世界面貌的同時,世界經濟呈現了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對產品與服務的需求也在天天變化。“如果一個人15年前考取PMP(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證書)之后,不再接受相關培訓,那么他的知識只是15年前的老知識,跟今天完全不—樣。”柯雷格如此強調產品與人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對此,PMI采取了兩項措施。一是推進產品更新:每隔3~5年,PMI會在全球范圍內評估產品在項目管理領域有什么變化,評估產品如何改變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與生產力,對這些改變做一些相關的研究,以便指導后續的產品與認證更新;二是推動人才知識更新:PMI的認證證書要求rAmiE-人不斷地接受外部的培訓,不斷地積累專業發展單元來保持證書的有效性。“PMI非常注重人才的培養與人才能力的發展。在人才培養這—方面,PMI與中國政府的看法是一致的,都認為人才的不斷發展是很重要的。”柯雷格如此陳述了PMI、也是他自己的人才觀。
看來,柯雷格的兩把“火”點得很是適時。
鐘情中國城市、中國文化與中國同事
2011年3月,柯雷格第一次到中國,“干凈整潔的城市環境、熱情友善的中國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去過很多的城市,北美的、歐洲的、非洲的、印度的,北京是我到過的最美麗的城市。”柯雷格談起中國、談起北京,喜悅之情溢于言表。3個月后,柯雷格再次造訪北京,再度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雖然離開只有3個月,但我仍能看到北京有很多變化。”
“我不僅喜歡北京這座城市,更愛這里的人。”談到北京的PMI同事,柯雷格很是自豪地說:“這是一群很優秀的員工。”據悉,PMI(中國)的雇員都是中國人,以便于PMI在了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在中國開展業務、拓展市場、推行統一標準。這也是PMI為實現未來發展戰略而走的一步關鍵的文化棋。“我們需要更多本地成員的支持,來幫助PMI了解當地的文化、語言以及規則,他們可以更好地推廣項目管理的工作。”他認為,PMI(中國)當然可以雇用印度人、歐洲人或者是美國人,但如果那樣的話,這些人將會“水土不服”,工作效率將會大打折扣。只有本地員工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地文化,更好地建立人際關系。
PMI(中國)成立于2008年,是PMI在中國的分支機構,旨在更好地推進項目管理的科學化、職業化和全球化,提高中國各類組織對項目管理價值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并促進其應用項目管理為組織創造績效。
在談到與PMI(中國)董事總經理陳永濤的共事與合
作時,柯雷格認真地說:“我們聘任陳永濤先生為PMI(中國)的董事總經理是一個有戰略意義的舉措,我們只是給陳永濤一個公司發展的戰略目標,所有業務開展與實際操作都由他來負責。我們也堅信他可以帶領中國的團隊達到PMI的戰略目標。我每季度來中國1次,PMI(中國)的所有運營狀況都由陳永濤負責管理。”這是一個老板對屬下的評價,也是柯雷格作為陳永濤的同事對其的信任與肯定。
看好中國產品、
中國市場與中國未來的項目經理
一些西方人認為“中國制造”是“劣質”、“問題產品”的代名詞,然而柯雷格卻不這么認為。“有一些人認為美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中國的產品與服務就是劣質的,我覺得這是個誤區。”柯雷格說,“我個人認為中國的產品與服務在全球來說都是很有競爭力與創造性的,特別是經過過去幾十年高速的發展,中國生產的產品品質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堅信,中國人民有足夠的智慧開拓新的市場與新69T業來參與國際競爭。”
“不僅中國制造的產品伴隨著經濟騰飛有了質的飛躍,PMI在中國的業務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參加PMI認證的人數有很大的增長。迄今為止,中國已經有80多萬人參加了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培訓,有9萬多人參加了PMP認證考試,有4萬多人通過認證考試并獲得了PMP資格證書。中國也有3家企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加入PMI的全球高級管理層理事會,與IBM、微軟等全球的項目管理領先企業定期交流項目管理經驗。我們也歡迎更多的企業加入這個行列。同時,我們還出版《項目管理世界》內刊,介紹項目管理的最佳實踐。電子版可在PMI(中國)網站上免費下載。”
當被問及PMI給立志于做項目經理的中國人帶來什么時,柯雷格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獲得更多的收入!”從PMI在中國的業務發展來看此言非虛。“如果我有了證書,別人沒有,我在擇業的時候就很有優勢,也能賺更多的錢。”PMI的研究表明,經過PMI的培訓與考核,項目經理的項目管理能力與執行力方面會有很大的提升,他們會更高效、按時地完成項目任務進程。PMI2009年做的第六版薪酬調查顯示:項目管理專業人士(PMP)。認證能使持證者的薪水提高10%,并幫助他脫穎而出,更好地把自己推銷給未來的雇主。例如,據2009年大連高新科技園區做的調查顯示,在園區參加項目管理培訓獲得PMP認證的460A中,先后有65.2%的人,在職位和薪酬上都得到了提升。同時,大連高新科技園區也為企業的PMP認證提供了很多支持。柯雷格最后說:“項目經理的管理與執行能力至關重要,我們會提高中國未來項目經理的能力,使他們在人才市場上更搶手、更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