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友順
因燕窩金貴,馬來西亞近年來大量廉價店鋪被改造甩來養燕子,相較于燕窩第一大產地印尼成本更低,投資回報高企、穩定,令國家外匯收入倍增,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也帶動店鋪和農耕地的房地產價格飆升。
香港商人李泗岳乘春節長假之便,與家人一道到馬來西亞探親。年初二早晨他與親人在距離吉隆坡約20公里的巴生享用茶點,發現對面的店鋪燕群飛舞、燕聲不息,深感不解在旁的親人隨即告訴他,對面的店鋪是燕屋,燕聲是從燕屋的播音器播放以吸引燕子筑巢。
以空置的店鋪改造成燕屋在大馬已有一段時間,也曾經風行一時,不過在當局為防止傳染病及燕聲干擾居民的考慮后,店鋪當燕屋的行為受到嚴格的管制,養燕者開始轉戰農耕地,在農場建立起一棟棟的燕屋,讓燕子為大馬生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白金”。
成功率低但利潤誘人
養燕業被視為是高經濟價值行業,它屬于一次性的投資行業,利潤可觀、維持費低、投資成本低,以致吸引許多人投身這個行業。隨著人們對健康保健越來越重視,而燕窩也被視為保健極品,除了傳統的兩岸三地,中東與歐洲人也開始對燕窩產生興趣,這讓人看到養燕業的無限市場商機。
郭偉俊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從事化學品進出口業,事業有成。4年前,在弟弟的牽引下,他開始投資養燕業,并且看到了成績。他透露,當年他是以店鋪作為燕屋,投資只需15萬馬元(約4.8萬美元),在3年半后的今天,燕窩生產量是每個月約1萬馬元,相等于8%的回報率,這比銀行的利率高得多。
良好的成績鼓舞郭偉俊繼續前進,他的燕屋一間一間地建造起來,目前他已擁有4間燕屋,并積極物色適當的地點建造燕屋。一如郭偉俊那樣半途投身養燕業者大有人在,不過,不是每個人都像他那樣幸運。郭偉俊指出,養燕成功率很低,約兩成,成功的關鍵在于建筑燕屋技術與管理,他之所以成功,其中一個原因是有養燕經驗豐富的弟弟協助。
雖然養燕成功率不高,可仍然有許多人前赴后繼,投身于養燕行業,希望能在這上天賜予的恩物中分一杯羹。
金融危機導致養燕業興起
大馬養燕業的興起,全拜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所賜。當年的金融危機導致大馬房地產業受重創,許多店鋪無法出售而空置;在印度尼西亞,排華導致許多印尼華人逃難及把資金轉移到國外;一些燕窩商發現大馬房地產價格便宜,便與大馬人聯手收購店鋪,并以本身所掌握的養燕技術在店鋪養燕,開始了大馬的養燕業。據估計,目前涉及養燕的人數達5萬人。
世界燕窩生產地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印尼是最大的生產國,占有7成的市場,年生產量達20億美元,而大馬只占國際市場的6%。相對于印尼,大馬的養燕業起步慢,印尼目前有逾50萬間燕屋,至2008年,業者估計大馬只有6萬間燕屋。雖然如此,大馬的養燕業卻是爆發力十足,后勁無窮。大馬政府也看到養燕業為國家賺取外匯的潛力,并在去年將養燕業列入第十個馬來西亞發展計劃內,把目標設定為占據國際市場的30%。為達此目標,政府希望全國能建造10萬間燕屋,讓燕窩生產量從現有的290噸或13億馬元,增加至2020年時的850噸或50億馬元。
規范加工重視中國市場
大馬的養燕業目前還是處于起步階段,由于技術及勞力成本的考慮,大馬的燕窩采集后7成是售賣至印尼加工,然后出口至香港;目前只有3成的燕窩采集后在國內處理。為了減少外匯的流失,政府為人民提供獎勵設立燕窩處理廠,并嚴格規范燕窩處理程序,發出證書給符合規格的燕窩處理廠。政府希望,至2020年時,大馬國內的燕窩處理廠能增加至70間,有能力處理一半的國內燕窩生產。
為了確保燕窩的質量及管制養燕業,政府除了規定養燕業者必須向獸醫局注冊、申請養燕執照,同時也制定一套養燕指南,確保生產的燕窩不受污染。指南的內容包括燕屋的衛生管理、播放引燕的音樂的聲浪和時間、設立燕屋的條件和高度等。當局也規定進出口燕窩必須獲得準證,同時交由獸醫局驗證;還規定游客只能帶1公斤燕窩出境。
大馬的燕窩主要是經香港出口至中國大陸與臺灣,政府希望未來燕窩可以直接出口至中國大陸,提高養燕者的收入。大馬的衛生管理相對于印尼較好,這使到大馬的燕窩更受中國買家的歡迎。目前也有中國商人直接到大馬收購燕窩,在燕窩需求量殷切的情況下,黑心燕窩開始浮現。不過,當局很快采取行動,一方面嚴重警告業者必須遵守條例,另一方面則收取燕窩樣本檢驗,確保燕窩生產符合衛生指標。
植動房地產市場
養燕業不僅為許多人創造財富,制造就業機會,它也帶動房地產市場,尤其是店鋪與農耕地。丁加奴燕窩商公會會長祝圣才指出,以前該州店屋售價20萬馬元沒人問津,在養燕業發展后,現在一間店屋開價50萬馬元卻沒人要賣,屋主都是自己拿來養燕。
同樣的,燕群出沒地區農業地的價格也翻了幾番。在2007年,云冰縣的農業地一英畝市價是2萬至3萬馬元,在人們發現當地適合養燕后,當地的地皮已被炒高10倍,每英畝售價20萬至30萬馬元,而且也未必能買到。
金絲赫燕窩小常識
燕子種類繁多,但只有金絲燕的燕窩有食用價值。金絲燕(Aerodramus fuciphagus)只在東南亞逗留,體型比其他燕子小,它身長11到12厘米,重15到18克。全身背面的羽毛是黑褐色,腰部和底部是白色。尾巴輕微地分叉,并且翅膀是瘦長的;金絲燕腳部脆弱,無法站在電線桿上。它尋找食物的范圍是在海拔2800米的海岸地區和山林,它的食物是飛行昆蟲,同類燕子常一起覓食。金絲燕喜歡以群行在山洞或建筑物里繁殖,按筑巢地方分為“屋燕”及“洞燕”兩種。燕窩是燕子的唾液固化而形成,金絲燕的燕窩是白色半透明。
海外星云 2011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