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0沈陽市一份對沈陽渾南高新技術開發區高新企業國際研發能力的調研,引進國外智力已經成為高新技術企業提升國際研發能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調研顯示,55.6%的企業對自身國際科研合作的效果滿意,其選擇滿意的主要理由是:引進國外智力。
調研還顯示,引進國外智力、國際聯合研發、技術人員海外培訓是高新技術企業首選的國際科技合作方式。在參與調查的企業中,約有59.3%、29.6%、22.2%的企業選擇了這3種合作方式,而且大部分企業都同時以幾種方式開展國際合作。此外,分別約有10%的企業選擇國外技術入股、購買專利技術這兩種方式。
對于如何延攬急需的科研人才,參與調查的企業對外籍專家、華裔專家和海歸學子并沒有表現出明顯偏好,但選擇直接引進外籍專家的企業稍微偏少。同時。企業也非常重視以培養自身人才解決人才瓶頸,選擇外派技術人員培訓的企業與各選擇以上3種方式的企業相當。
高新技術企業普遍認為:引進國外智力是企業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使企業能夠有效突破在技術研發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問題,對解決生產關鍵工藝技術、產品升級換代起到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對優勢人才吸收和培養、提高企業綜合實力及國際競爭力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對企業產品出口、技術轉移發揮重要作用;引進國外智力和先進技術同時也把國外的先進管理理念引進來,顯著提高對科技合作項目的管理水平。
目前,沈陽市渾南高新技術開發區許多企業也用企業多年自身的實踐活動印證了企業注重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取得的可喜成效。沈陽市著名高新技術企業東軟集團從創辦伊始就堅持走引進國外智力、提升企業國際研發能力道路,并針對多種引進國外智力形式進行了有益嘗試和大膽探索:在國際化高端研發合作中,大膽引進印度、荷蘭等國專家學者參與;在高、中層管理人員中,不乏海外歸國留學人才的身影;在基層研發人員中,表現優異者能夠獲得海外培訓的機會。
但是,在實地調研中,有些高新技術企業在引進國外智力經驗和實踐不足的前提下,貿然把國外專家或者華裔外籍專家引進來,這種現象值得深思。因為,高新技術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高端人才的競爭,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引進國外智力同樣是一把雙刃劍,企業核心技術的獲取歸根結底需要企業進行自主創新,引進國外智力是企業借助外部力量達到自主創新的目的的途徑和手段,不是靈丹妙藥。企業在引進國外智力的同時,要注意對企業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秘密等關鍵技術問題做好保密和保護工作,防止企業重大技術秘密的流失。(沈陽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胡學軍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