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 陽
想要解釋史蒂芬·麥爾斯(StephenA.Miles)成為明星級高級主管教練的輝煌成就,就得從他四處流浪的童年促使他研究人類心理學開始說起。
出生于肯尼亞奈洛比,母親是學校教員,父親是農業經濟學家,麥爾斯8歲前住過南非、伊拉克和阿根廷,之后到了加拿大,又住過新伯倫瑞克省、安大略省和英屬哥倫比亞省,這一路鍛煉出他的適應力與觀察力:“你必須迅速了解人們才能融入社交。”43歲的麥爾斯表示:“我的工作重點就是了解人們,找出制勝關鍵,讓他們有一番作為。”
知識力豐富閱歷提供意見
擁有維多利亞大學碩士學位的麥爾斯,曾有數年擔任青少年案件工作人員的經驗,輔導安大略省京士頓監獄的重罪犯。現在,他的客戶包括澳大利亞礦業巨擘比利登執行長高瑞思、美國電子零售龍頭百思買執行長鄧恩、芬蘭手機大廠諾基亞的埃洛普以及美國軟件公司奧多比的納拉延。
麥爾斯可能不喜歡這種自傳式的詢問,但他就是用這種方法來指導他的執行長客戶。“我們第一次會面是3小時。”紐約人壽執行長馬天德說,“我記得我們談到我7年級時,他問我說:你有寫作業嗎?你跟媽媽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還是跟爸爸?真的有點奇怪。”麥爾斯說他是想要了解這些主管的人格形成,“我比較不在意他們的想法,而比較在意他們以前的事。”
經過與高級主管及部屬的數小時訪談后,他描繪出連當事者本人都會吃驚的性格特寫——并且成為他們職涯的關鍵。對有的人來說,那是得到執行長職位的關鍵;對其他人來說,麥爾斯的觀察攸關他們晉升執行長之后的自我調適。馬天德說:“他讓我覺得很放心,不過很顯然他不是來跟我交朋友的。”
麥爾斯的成功招來嫉妒還有猜疑。企業界有些人將高級教練這個高利潤的行業貶抑為“租友”服務,顧客們都是一些執行長,想要有人握著他們的手跟他們說,他們很聰明。但是這個行業正在急速成長,以前大多是個人工作室及小型公司,如今高級教練已成為大型管理顧問公司、會計事務所等私募基金,以及海德思哲國際咨詢公司(Heidrick&Struggles)等高級主管獵頭公司的服務項目——麥爾斯正是海德思哲亞特蘭大公司的副董事長。
觀察力克服性格缺陷
激烈的競爭惹惱了一些老鳥級執行長教練:“隨便哪個高中足球教練都可以掛塊招牌,自稱為高級主管教練……很多沒經驗的人都進了這一行。”
麥爾斯倒不這么認為。他表示,這行像是藝術,而不是科學。“領導有各種形式,花時間才能好好評估。就像藝術家一樣:你要畫很多,才能到達最高境界。”
這份職業報酬很優渥,根據業內人士指出,執行長教練對每名主管收取的年費可能達7.5~25萬美元。一名教練指出,真正的大牌2小時的課程便可賺到7.5萬美元。麥爾斯從不透露自己的收費,只說“費用依照課程時間與深度而有不同”。
麥爾斯的專長是幫助菜鳥執行長適應新角色:“人不會在前一晚變成執行長之后,隔天早上醒來就有了智慧與主張。”麥爾斯與公司董事會合作,幫忙他們挑選與培養合適的領導人。一名執行長成功或失敗的因素之多,令他著迷不已:“我的工作是評估這些人,挖掘他們的潛力與能力,看他們是否符合公司的需求。”但他不愿多談他的客戶,唯恐背叛他們的信任。
機動力隨傳隨到維系關系
麥爾斯似乎是為了客戶而活,甚至包括他一季才見面一次,其間只用電話與電郵聯絡的人——不論人在何方,他就是可以保持聯系、隨時找得到人。
可是,執行長教練在大西洋兩岸仍是毀譽參半。高科技工程公司ITT招待長羅蘭杰反映出麥爾斯一些客戶的心聲:“我以前對高級教練存有偏見,但史蒂芬例外。”有些人則是不滿作為世界頂級獵頭公司的海德思哲,也來跨足咨詢業務,他們認為,獵頭公司的重心在于搜尋高級人才,不應擔任教練工作。“一旦取得人才資訊,你很難不讓資訊外泄到其他領域。”
海德思哲不允許將評估資料透露給獵頭公司,該公司執行長凱利說,潛在沖突的疑慮是個“老掉牙的想法”。他指出,將近40%的人才搜尋都是公司內部人選,并經過廣泛的評估。在把該公司重新定位為“全球領導顧問”公司之后,他希望把麥爾斯的工作發揚光大:“他的工作是這個行業的未來。”事實上,海德思哲國際咨詢公司2009年營收減少36%,為3.96億美元,但高級教練服務成長2%,達到2600萬美元。
麥爾斯搶手的原因之一是他不自大自負,會向其他專家請教。如同葛史密斯跟他說的:“你這個年紀的人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自以為是個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