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門方面消息,大批資金出現困難的溫州老板,最近紛紛到澳門的賭廳“盡地一煲”,冀望以毋須現金下注的“賭臺底”博翻身,令這種一度被當局嚴打至偃旗息鼓的非法賭局,迅速死灰復燃。
香港記者透過特別渠道,取得一份“賭臺底”的絕密數簿,詳細拆解其運作過程,當中協助賭局的疊碼仔,原來可獲高于公價逾一倍的碼傭回報,在他們推波助瀾下,澳門過去一個月流失的博彩收益,估計高達數億元,大大影響賭牌公司和政府庫房的正常收入。
“賭臺底”是指客人在賭臺押注的同時,以杠桿式乘大1至10倍私下與其他人對賭,期間除有疊碼仔記錄每局的注碼和勝負,對賭一方亦會派人在旁監察。
澳門賭業規范化,大型賭場多與有規模的博彩中介人公司掛鉤,令一些中小型疊碼集團的生意大受影響。
“賭臺底”在數年前一度十分流行,玩法是賭客在賭臺上押注的同時,以杠桿式乘大1至10倍作為“賭臺底”的注碼,私下與其他人對賭。阿文表示:“參與這種賭局的客人,部分認為賭廳的限注額太低,不夠過癮;亦有一些因賭本不足,卻想贏大錢。而對賭的另一方,主要是一些賭廳廳主和專營外圍賭博的集團。”
由于“賭臺底”輸贏均由對賭的廳主或外圍集團負責,直接侵蝕賭牌公司和政府庫房利益,澳門司警及博彩監管協調局遂在去年初展開嚴打,令這種不法活動大為收斂,最近“賭臺底”突然卷土重來,原來與內地的民間借貸“爆煲”有關。
阿文指出:“以溫州為首的浙江工廠老板,因無法向銀行貸款遂向民間貸款公司借錢,但這類公司收取的利息非常高,最過分的竟達年息130厘,結果許多人最后無法還錢,有的被迫走避,更有人跳樓自殺,而拿著手上尚余現金來澳門博翻身的,也愈來愈多。”(摘自香港《東周刊》)
(編輯/唐馨)
海外星云 2011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