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貞貞
倫敦是西方國家中貧富差距最嚴重的城市。
英國經濟自從發生金融危機后,一直陷入積弱不振的疲態。國際貨幣基金9月底將今年英國經濟成長率下修到1.1%,有經濟學家甚至看壞英國未來10年的發展。經濟低迷使貧富的差距更為明顯,貧民為生活而掙扎,富人則因財力雄厚可以安度危機。
英國貧富差距近100倍
倫敦政經學院接受英國政府委托,進行長達16個月的調查,2010年公布《英國經濟不平等解剖報告》(An Anatomy of Economiclnequality in the UK)。報告指出,2007到2008年,英國的收入不平等創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紀錄,收人在全國前10%的家庭,年收入至少85.3萬英鎊;而收入最低的10%,年收入僅8800英鎊,貧富的差距近100倍。如果將企業執行長、銀行家等高收入的族群也計算進去,貧富的差距就更大,這些金融界高收入者約占總人口的1%,全家年收入至少260萬英鎊。
報告指出,和其他工業國家相比,英國貧富差距的情況最為嚴重,出生在哪一個社會階級的家庭,幾乎就決定了這個小孩日后的命運。貧窮家庭出生的小孩,無法受到良好的教育,畢業后也找不到好的工作,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人生長期居于劣勢。
相反的,出生在貴族及富裕家庭的小孩。可以上私立學校,接受優質教育,就業也因為家世良好而有更好的機會,他們不需要為房產憂心,因為父母早就為他們安排好,這種含金湯匙出生的人,壽命也比那些窮人來得長。
少數族裔財富普遍低于白人
英國研究種族平等的智庫TheRunnymede Trust政策研究主任歐瑪汗(Omar Khan)指出,英國少數族裔的財富普遍低于白人。根據就業與養老金部門的報告,60%的黑人及南亞人家庭沒有任何儲蓄,33%的白人家庭則都有儲蓄。
2009年英國第一份財富與資產報告顯示。平均白人家庭約有22.1萬英鎊,加勒比海黑人家庭約有7萬英鎊,孟加拉國裔家庭2.1萬,非洲黑人家庭則是1.5萬英鎊。
歐瑪汗分析,黑人與南亞人財產少的原因,除了他們大都從事低薪低保障的勞動工作,無法獲得社會福利,他們也很少繼承房子或資產。另一個原因是少數族裔擁有房地產的比例偏低,非洲黑人約28%是有房階級,比例最低,孟加拉國約38%,加勒比海黑人49%,白人則高達72%。
(編輯/唐馨)
海外星云 2011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