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岳
美最高軍情機構人事大搬風,中情局長帕內塔挾擊斃拉疊的氣勢出任國防部長。駐阿富汗指揮官彼得雷烏斯將軍出掌中情局。幕后既有軍情互換、刺激改革的考慮。也有高層權力斗爭的影子。
美國最高軍情單位主管即將進行人事搬風,其規模之大不但為數十年來所僅見,而總統奧巴馬所拔擢之人選亦使軍政界和媒體大感意外。異動職位包括國防部長蓋茨(Robert M.Gates)7月1日退休,現任中央情報局長帕內塔(Leon E.Panetta)轉任防長;現任美軍兼北約組織駐阿富汗指揮官彼得雷烏斯(Davld H.Petraeus)4星上將調往出掌中情局。現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Mike Mullen)海軍4星上將于9月30日退休,其職位由現任陸軍參謀長登普西(Mertin Dempsey)4星上將升任;前美軍駐伊拉克指揮官奧德耶諾升任陸軍參謀長。
在這次高層人事變動中,表面上看似“水過無痕”,事實上卻在幕后上演一出極不愉快的權力斗爭陰謀。對軍事問題頗為外行的奧巴馬,上臺后與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副主席詹姆斯·卡特賴特(James E,Cartwdght)陸戰隊4星上將多所接觸,對他的聰慧、銳利和口才頗為欣賞。據《華盛頓郵報》知名調查記者伍華德(Bob Woodward)透露。奧巴馬曾三度要求1949年出生的卡特賴特延緩退伍,以準備繼承馬倫的職位。卡特賴特1971年畢業于愛奧華大學,以預備軍官身份投軍,并成為陸戰隊飛行員,曾做過戰略指揮部指揮官。2007年夏天,獲小布什總統提拔為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奧巴馬2009年1月上臺后為是否增兵阿富汗而焦頭爛額,下令國安團隊定期在白宮戰情室(Situation Room)開會,集思廣益,商討對策。當時與會人士分成兩派,副總統拜登力主小幅度增兵,以2萬為限,戰略重點則以打擊叛亂行動為主,而非幫助阿富汗“建國”;另一派以防長蓋茨和馬倫為首,主張增兵4萬。已成為奧巴馬“愛將”的卡特賴特則在私下建議奧巴馬增兵2萬,最后奧巴馬采折衷意見,增兵3萬。
當蓋茨和馬倫獲悉卡特賴特曾偷偷向總統獻策時,不禁勃然大怒,關起門來當面譴責卡氏。而卡氏又因涉嫌與一名少校女軍官有“不倫”關系,軍方曾加以調查,終以“事出有因,查無實據”的官樣文章結案。這兩件事為卡氏官運蒙上了巨大陰影。‘當奧巴馬正打算提名卡特賴特升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等于總參謀長)時,蓋茨和馬倫聯袂向總統表示反對。反對的理由是卡氏缺乏戰場歷練、很難相處、私德有缺點。美國憲法雖明言總統為軍事最高統帥,然而當主管國防的文人部長和掌管武裝部隊的最高武將雙雙表示反對卡特賴特的任命時,身為最高統帥的奧巴馬亦不得不忍痛采納。于是,奧巴馬只得在5月21日告知卡氏此項“噩耗”。
卡特賴特遭蓋茨和馬倫聯手擊倒后,最幸運的是剛升任陸軍參謀長(等于陸軍總司令)的馬丁·登普西。做過裝甲第一師師長和中央指揮部副司令的登普西于今年4月始升任陸軍參謀長,而在10月1日將躍升為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成為美國建軍史上任期最短、運氣最好的陸軍參謀長。此次人事地震中,中情局長帕內塔轉任五角大樓、主持國防,最令外界“跌破眼鏡”。6月28日即將過73歲生日的帕內塔,2年多前被奧巴馬任命為中情局長時,華府政壇即驚呼“好奇怪”!因帕內塔雖系政壇老將,歷任眾議員、克林頓時代的白宮預算局長和幕僚長,但與情治和國防毫無淵源。生于加州的帕內塔為意大利移民后裔,做事干練,深諳華府政治運作,而又得奧巴馬的信任,這是他能夠在淡出政壇后又連續出掌中情局與國防部的主因。而在其主持中情局時期,擊斃美國頭號通緝犯拉登,舉國振奮,亦使帕內塔行情大漲,官運亨通。帕內塔和68歲的蓋茨都是行事低調的人,亦皆擁有完整的華府經驗。不同的是,蓋茨是共和黨,帕內塔為民主黨。而蓋茨過去一直行走于學術界和情報界,在老布什時代做過中情局長(1991年11月-1993年1月),亦當過得州農工大學校長(2002年8月-2006年12月)。他在中情局副局長和局長任內的最大爭議是,被不少人指責他不但未預測到蘇聯的衰亡,甚至竄改資料以顯示蘇聯依然強大、美國仍需整軍經武。
2006年11月期中大選后,小布什決定征召蓋茨以取代臭名昭彰、為人跋扈、指揮伊拉克戰爭一無是處的防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Rumsfeld),以平息各界怒火。在蓋茨的沉著指揮和駐伊指揮官彼得雷烏斯采取增兵與分化策略下,伊局始現轉機。蓋茨告別五角大樓前在一連串演說和系列訪問時不斷強調,美國必須改變出征世界各地的戰略觀念。他看到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中傷亡慘重,功不補患,美國付出痛苦的代價。他認為美國不應再從事“選擇性的戰爭”(如侵伊),而只能進行有必要的、與美國安全有關的戰爭。蓋茨并強調五角大樓必須精簡人事與開銷,他已推動在12年內刪削4000億美元軍費的建議;他力主廢除許多沒有必要研發和制造的武器。他對國防部比國務院多好幾百倍經費一事深覺不妥,他說外交比國防更重要。
一些情治專家表示,帕內塔主持中情局的最大成就是他使這個海外特工組織走向軍事化,全面加強在巴基斯坦使用無人飛機攻擊恐怖分子頭目,成果顯著。并以金錢收買巴基斯坦軍情人員和塔利班、基地(蓋達)組織成員,終能找到拉登藏匿之所。專門研究反叛亂作戰、西點軍校出身而又擁有普林斯頓大學國際關系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為《越戰與美軍》)的彼得雷烏斯在阿富汗密切配合帕內塔的反恐戰,這也是彼得雷烏斯從軍職轉調中情局的主因之一。據了解,野心勃勃的彼得雷烏斯一直與共和黨關系良好,他的目標是出任陸軍參謀長和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此次改行當特工頭子,是否將影響其軍事生涯,仍為未知數。但58歲的彼得雷烏斯年前已被診斷患有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