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源 司文博
目前中國的汽車模具制造業,雖然有一定實力,但只能登上黃山,我作為一個登山教練,目標是要助他去成功沖頂珠峰。
在中國的民族汽車行業,有一位日本朋友,他的名字叫久保田喜夫。他是汽車模具制造方面的專家,為這一領域的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并在高檔精密外覆蓋件汽車模具的國際合作中,給予了中國極大的技術援助。2010年金秋時節,我們在安徽省外國專家局和蕪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領導的陪同下,在他任職的瑞鵠汽車模具有限公司采訪了他。久保田打開話匣子,像腹有千言,妙語迭出。
記者:久保田先生,在日本您已是一個很受尊敬的汽車模具制造專家了,您是怎樣想到要來安徽蕪湖瑞鵠汽車模具有限公司的呢?
久保田喜夫:我1972年進入日本三大模具公司之一的荻原公司,起初日中兩國這方面的交流還并不那么頻繁,但隨著中國民族汽車工業的興起,尤其是奇瑞汽車有限公司的發展,使得兩國公司的汽車模具研發及制造技術開始了更深層次的緊密合作。2005年,荻原公司與奇瑞的重點模具供應商——瑞鵠汽車模具公司開始模具新項目的研發,使得我有更多的機會與中國的同行進行交流,本人也于2007年3月來到瑞鵠公司進行技術支援。瑞鵠的發展規劃以及全公司員工對模具技術孜孜以求的精神感染了我,當我知道瑞鵠公司需要聘請一位日本專家時,我就毫不猶豫地答應過來了。
我很愿意和中國的同仁在一起,繼續發揮自己這方面的熱量,把自己的所學所會應用到工作當中去。日中兩國一衣帶水,不應該分出彼此。在汽車模具上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應該齊心協力、攜手共進。當我們看到用自己研發出來的模具,制造出世界一流的高檔轎車,并為世人所稱道時,這就是我們模具人的最大欣慰。
記者:以您擁有38年的汽車模具制造經驗,您認為中日汽車模具制造工藝的差距有多大?中國什么時候才能趕上日本當今水平?
久保田喜夫:可以舉一個現實的例子,現在日本的汽車制造業技術已經發展到一個比較先進、平穩的狀態,他們的技術實力,相當于一個已經具備了一定身體素質的人,這個人有信心和能力去攀登珠穆朗瑪峰,并且能夠安全地返回。中國也有一些業內優秀、拔尖的人才,他們中的某些人甚至可以躋身攀登珠峰的行列,但除了精英骨干力量之外,還需要有良好的設備、社會大環境等各方面因素,只有所有這些條件都具備了中國的汽車模具制造業才可以構建更大的產業,早日登上珠峰。客觀地講,目前中國的汽車模具制造業,雖然有一定的實力,但依我看,尚只能登上黃山,或是更高一點的山峰。
有些差距就是用錢也解決不了的,基礎的歷練是需要過程。以日本的鉗工為例,你讓他對鋼板平面做一個1%至2%的細小的處理,他不使用機械,僅僅憑借手工,就可以完成。很多看似需要精密儀器才能完成的作業,日本鉗工都可以手工操作完成。但是這種技術需要一定時間的沉淀和經驗的積累才能獲得。所以,中國還需要一大批技術精湛的技工和專業人才。
那么,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趕上日本呢?我可以很誠懇地告訴你們,因為日本汽車行業已經歷經了50至70年的發展周期,而中國汽車產業的真正發展還不到10年。可是,我又很高興地看到,按照近年中國汽車產業迅猛發展的勢頭來看,我估計,中國的模具制造及汽車產業趕上日本現今的水平并不需要50N70年,也許只需要5年至10年即可。
記者:久保田先生,您把技術傳授給中國瑞鵠,您及您同事對此是怎樣看待的?
久保田喜夫:日本二戰后經過持續的發展,行業已經飽和,就我原來就職的公司來說,已經進入了平穩發展的階段,新的機遇、新的挑戰越來越少了。一個員工不求發展只求平穩也能過得去。但這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碌碌無為的日子是非常乏味的。
我是屬于那種喜歡挑戰的人。到了中國以后,我時時刻刻能夠感受到一種年輕、一種活力。我周圍的年輕人都有很強烈的求知欲望,什么事情都想知道個究竟,打破砂鍋問到底,以至很多我沒有想過的話題,他們也要當做問題來問我,這樣就把我帶入到這個年輕的群體當中,我覺得如今自己也變得有活力了。
就這樣每天我的精神都處于一種備戰的狀態,我也因此要梳理以前的知識,學習、掌握新的技術,因為我不知道接下來將會面臨怎樣的問題。其實我選擇了來中國瑞鵠公司,就相當于我表明了一種人生態度:摒棄那種按部就班的日子,選擇充滿激情的生活。
記者:在文化、生活上,您碰到哪些不適應的地方,您認為中國人需要向日本人學習什么?
久保田喜夫:我不適應的地方,第一個可能是語言這一關。工作上,因為有翻譯在身邊,我沒怎么感覺出來,但是在生活中,尤其是獨自外出時,就感覺到寸步難行了。
至于中國人需要向日本人學習的地方,恕我直言,中國人的安全意識還是比較薄弱,包括我們干這一行的。汽車行業在蓬勃發展,產量不斷增加,有車一族不斷壯大,但隨之而來的由汽車引起的事故也在不斷增多。如果大家的安全意識都這么淡薄的話,將來的交通事故可是不得了!
隨著時代的進步,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于溫飽,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如果有人問:你的生活追求是什么?你可能會說:希望健康、長壽。而現在造成人們短命的最大的隱患是車,是交通事故。
所以,無論是為了我們每個人能夠更好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是為了我們的汽車行業能夠得以更好地發展,我們大家都有義務去增強交通安全意識,尤其是我們做汽車行業的。只有讓每個人都覺得坐在車里是安全的,駕車也是安全的,我們的汽車才會一路暢銷,汽車產業才能發展得更好。
記者:在受聘任職瑞鵠公司期間,您是更愿意去挑戰攀登珠穆朗瑪峰呢,還是愿意繼續帶隊攀爬黃山呢?
久保田喜夫:我的目標可不是登上黃山就止步了,我希望能登上更高的山峰。但是,登山也需要選擇好線路,借助天時、地利。這么說吧,以大自然作比,如果我們種一根黃瓜,它的生產周期很短,牽個秧,結個瓜,很快就能上市了,短平快。但種樹就不一樣,將種子埋在土里,要慢慢地澆水,待它慢慢地發芽,慢慢地生長,傲霜斗雪,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我不是那棵樹本身,我是那個給樹澆水的人。
我在瑞鵠公司的工作,是將我多年積淀下來的技術、經驗傳授給瑞鵠的年輕人。要作比擬的話,就是我作為一個登山教練,怎么樣去向他們傳授知識、登山要素,最后去成功沖頂珠峰。
久保田喜夫為中國的汽車模具技術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記者在采訪久保田喜夫前,在公司有關負責人的陪同下參觀了車間,并聽取了介紹。瑞鵠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坐落于國家級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家專業從事汽車主模型及汽車鈑金件模、夾、檢具開發與制造以及汽車鈑金件及總成件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汽車覆蓋件模具重點骨干企業,奇瑞公司核心供應商。
瑞鵠公司從成立的一開始,就認識到產品和技術要想有更高層次的飛躍,必須進行智力投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一流人才:所以,公司在安徽省和蕪湖市外國專家局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引智工作,從最初第一個項目,發展到累計已完成13個項目,共聘請日、韓、德專家85人次,培訓技術人員1600。余人次。從簡單的人員指導,發展到專業指導、技術培訓,引智工作對瑞鵠公司的技術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愿瑞鵠公司發揮汽車模具制造業在本系統的優勢,借助海外智力,早日登上珠穆朗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