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璋琚圖嘉,土家族,原名張軍,筆名修遠,1958年9月生,湖北省恩施市人。曾在《詞刊》、《歌曲》等刊物上發表作品,并多次獲得國內大獎,著有散文集《歲月如鑒》;歌詞、詩歌集《大地母親的微笑》等。
常與一位老朋友下棋。這位老朋友的棋藝一般,與我下棋常常是輸多贏少。他最大的特點是愛悔棋。再就是特別慢,常常面對一步唯一應著的棋,他也會考慮四五分鐘,還說又不是下快棋賽,忙啥?
一日,又與老朋友下棋,下至中局,我剩雙馬一炮一車,比他多一馬,且局面占優,因有事遂停棋,約定翌日續戰。第二天早上,老朋友趁我不在,將我的炮藏了起來。我發現后說你把我的炮藏起來干嗎?見我發現他藏了我的炮,便狡辯說沒有!你還記得昨天的棋局?炮在那里?再說我也不想下這盤棋了。遂將所有的棋子全部裝進了棋盒,邊裝棋子邊說就算你贏了,好不好?
看著他耍賴的樣子,心里好笑。想起了在圍棋比賽結束之后有一個程序叫做“復盤”。復盤就是棋手根據比賽記錄重新走一遍。這樣的記錄,稱為棋譜。朋友之間下棋和民間象棋比賽都是沒有人做這樣的記錄的,我和老朋友的那盤棋自然也沒有記錄下棋譜,我無法證明我的炮在哪個位置。正規比賽有專人記錄棋譜,棋譜記錄了棋手行棋步驟,就像是現場錄像一樣,不管是精彩的布局或應招,還是糟糕的布局和應招都記錄的一清二楚。比賽的雙方通過復盤。對這一局棋的出招和應招的精彩或錯誤進行分析總結。有的精彩的對局就這樣的保留下來,成為了他人學習的“棋譜”。我國古代就有《梅花譜》、《橘中秘》等棋譜書籍。
復盤對棋手來說肯定是有益的。通過復盤,失敗的一方可以發現自己的某一步或某幾步棋走得正確或者錯誤,有利于積累經驗,改進和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和判斷力,不犯或少犯類似的錯誤。獲勝的一方同樣獲得這樣的益處。這樣的復盤不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嘲弄,棋手之間這時候是真正地把勝負放在了一邊,共同探究棋的藝術,是享受這樣一個智力博弈的精彩過程。不管勝負是誰,都會為比賽中下出的絕妙著法而擊節贊嘆,為錯棋臭棋而懊悔,為痛失好局而感嘆!
人生如棋。然而,棋類比賽的結果是無法“復盤”的,人生亦無法“復盤”。人生有許多的不確定性,無法固定某一個時空狀態下的情景,固定當時的人和事。一般人更無人能夠記錄下你在當時做的事,說的話,面對當時的情景你采取的行動。但是,人生中的某些事在另一個時空狀態下會有相同的情景出現,盡管不是完全的相同,但大致是差不多的。這樣的相同對同一個人來說機會是不多的,甚至是永遠也不會出現的。一個人可能遇到另外一個人曾經經歷過的情景,這是完全可能的。這樣的情景下,不同的人或許就會做出相同的行動,說出相同的話,產生相同的結果,成為特殊的“復盤”。
這樣的“復盤”,或許就是另一個人成功或者失敗的過程。如果是成功,對成功者來說肯定是高興的、愉悅的,對失敗者來說便是痛苦的、悲傷的。如何讓失敗者不再失敗,或者說敗得可以接受;讓成功者的成功更加順利,付出的努力或代價更小,這便需要原來的成功者或失敗者能夠記下這樣的“棋譜”,更需要后來者能夠看到,能夠主動的去學習,在理論上多做這樣的“復盤”,把他人的教訓變成自己的經驗,把他人的經驗變成自己成功的法寶,在遇到他人相同的“棋局”時,能夠應付自如,穩操勝券。
雖然說人生難以“復盤”,但是做好人生“棋局”的記錄,對自己、對他人總是有益的。尤其是失敗者記錄下的“棋譜”對自己和他人更是有益。這需要失敗者有坦蕩的胸懷,有敢于面對現實和不怕暴露自己“棋臭”的勇氣,能夠真實的記錄下自己的“臭棋”和“昏招”,剖析自己失敗的原因,寫出自己失敗的教訓,提供可以借鑒的經驗。
人生如棋。象棋比賽是不容許悔棋的,人生更是無法“悔棋”。即使有些可以“悔”,那也是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人生更多的“棋局”是無法“悔”的。為了避免失敗,減少失敗,除了自己要小心“行棋”之外,重要的是對他人的棋局進行“復盤”,從中找出成功的經驗,吸取失敗的教訓,才能夠做到。
常言道:世事如棋局局新。那是告誡我們不要墨守成規。然而,事實上世事未必局局皆新,歷史就有許多驚人的重復,尤其是那些使國家民族遭受災難,讓歷史倒退的事件就有許多是相同的。除了“行棋”的人不同,參與的人不同之外。沒有多少新的“招數”和“著法”。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稱得上盛世的屈指可數,在同一個朝代里面出現盛世更是寥若晨星。橫征暴斂、草菅人命、重用奸臣、迫害忠良、黨同伐異、宦官專權、貪官污吏、欺上瞞下、糊弄百姓、粉飾太平這樣的“臭棋”在同一個朝代和不同的時代卻是屢屢發生,重復上演。盡管有很多的歷史書籍記載這樣的“棋譜”警示后人,還有專門一本專供皇帝學習的《資治通鑒》,皇帝從小就有老師專門教他如何吸取失敗的教訓,卻都沒有逃脫掉被“將死”的命運。他們從那些“棋譜”中學到的不是成功的經驗,吸取的不是失敗的教訓,而是重復以往的錯誤,“行棋”的水平與以前相比倒是更加的“臭”了。
歷史上演現實版的“臭棋”,苦的是老百姓,遭殃的是老百姓,讓民族遭受劫難,讓社會停止前進的腳步,甚至倒退。然而,歷史并沒有真正地結束“臭棋”復盤的可能。“臭棋”“昏招”的教訓未必都真的被吸取,并在實際生活中努力地去避免。或許這就是歷史前進必須付出的代價,只有這樣歷史才會進步,社會才能發展。那么該流的血還得流,該付出生命的還得付出,該犧牲利益的還得犧牲。還得繼續留下新的“臭棋”“棋譜”。
看來復盤的作用主要還在于提高棋手們棋藝,人生的“復盤”也只對有理智的人有用,歷史的“復盤”還難以讓后來者受到啟迪,提高“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