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德鳳,山東菏澤人,就職于西南林業(yè)大學,職稱副高。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xié)會會員;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入編《中國散文家大辭典》;1982年發(fā)表處女作。主要著有散文集并正式出版四部:
《永遠的白玫瑰》、《知音如溪》、《落下心簾》、《女人的脊梁》,作品多次獲得大獎。
在額濟納旗達萊湖布口,西南約28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寸葉不生,只剩干枯樹枝的胡楊林,這就是“怪樹林”。這些怪樹其實就是沙漠中,大片死去的胡楊林殘骸,歷經(jīng)千年而不腐爛,仿佛還在延續(xù)著頑強的“呼吸”。望著這片胡楊的尸體,心兒顫顫疼痛。那是人類揮霍砍刀,給大自然留下的傷疤。一個有思維有語言的高級生靈,要結(jié)束一棵梭梭,一棵胡楊的生命,只是一瞬間的事??呻S著胡楊的死去,人類自己卻要承受無盡的狂風和沙塵,承受更多更長的折磨。
有一位影友對我說,如果你愛一個人,就在秋天帶他到額濟納看金黃的胡楊林,因為活著的胡楊林,是大自然最為美麗的天堂;如果你討厭一個人,就帶他到額濟納看“怪樹林”,因為那里是地獄,他看到后會流眼淚。確實如此,“怪樹林”這里是我國沙塵暴的發(fā)源地。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王維這首膾炙人口的《使至塞上》描寫的正是額濟納旗當年的景象。從巴丹吉林沙漠往西南,就是游移不定的古居延海。遠古時期,居延海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弱水流聚,形成綠洲,水草豐美。傳說莊子逍遙游后就是在這里升天的。后來神秘的西夏重鎮(zhèn)黑城,連同美麗的居延海(匈奴民族曾將它稱為“天池”并加以供奉祭祀),一起在沙漠上消失了。成片的胡楊死去,就變成了今天這樣的“怪樹林”。有人說是因為歷史上的戰(zhàn)爭和人為截流,河道堵塞,加之后人亂砍亂伐才導致的環(huán)境惡化。
百年前這里曾是一片原始森林,草木茂盛。據(jù)當?shù)厝私榻B,發(fā)源于祁連山的黑河與北大河匯流到額濟納,在平坦而浩瀚的戈壁灘,滋潤孕育成了一塊扇形林帶。這片林帶從甘肅金塔縣天倉鄉(xiāng)延伸到額濟納居延海,長約200公里,最寬處15公里。“怪樹林”也是這片林帶的一部分。長期以來,這片樹林就像一個個忠誠的衛(wèi)士,固沙固土,與漫漫的黃沙頑強地對抗著。然而,由于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造成胡楊、紅柳、梭梭等沙漠植物逐年大量減少,大面積的胡楊林枯死。現(xiàn)在額濟納的林系每年都在遞減,成片的紅柳林也隨之干死,成片的胡楊林變成了虬枝猙獰的“怪樹林”。
走進“怪樹林”,眼前是一片望不到盡頭的死亡“森林”,奇異的造型給人以沉默和荒涼的感受,那一棵棵死去的胡楊,呈現(xiàn)出古老的原始風貌,與不遠處濃郁的胡楊林形成鮮明的色彩反差。殘留的枯枝,仿佛像被燒焦的軀體,從荒沙堆里伸出來。那是在滅頂之災(zāi)來臨時的掙扎,又像是行將斷氣時拼命的呼喊。無論是小樹或是大樹;也無論是散落在沙面上的;還是仍埋藏于沙丘下的枝干,都彎彎曲曲,如動物的遺骨,顯露出樹木原始的紋理,令人觸目驚心。曾經(jīng)這些生命在歲月深處,青青翠翠搖曳生命的莊嚴,笑傲狂風暴雪,令陣陣襲來的沙丘望而卻步。是這些高挺的胡楊把沙塵暴、狂風、干旱都埋在自己的腳下。當人類揮舞著砍刀一下一下,疼痛的生命在絕望中,將一滴一滴的澀淚流淌在地,又被太陽蒸發(fā)成鹽堿。林中彌漫著痛苦,擴散著悲涼。人啊,為什么不能讓這些生命留存……
有人說“怪樹林”有一個悲壯的故事,是黑將軍率軍從城中突圍,來到當時還濃蔭叢密的“怪樹林”。而滔滔弱水河卻擋住了他們的去路。于是這里發(fā)生了一場惡戰(zhàn),古戰(zhàn)場凝固成為歷史的永恒。還有人說蒼涼的“怪樹林”,是黑將軍及眾將士不死的靈魂所在。歷史上的傳說總是帶著人們的一種合理想象。
當?shù)厝苏f,近代以來,由于人為的不合理開發(fā),又不斷加大破壞了,胡楊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面對沙漠里“猙獰”可怕的“怪樹林”,它們都變成了胡楊的“標本”。秋風掃來遍地荒寞,置身于此,仿佛太陽沒出來,就看到落日了。偶而也會有幾只蒼鷹,在“怪樹林”的上空旋轉(zhuǎn),發(fā)出凄涼的哀叫。這些死去的胡楊,就這樣長年累月地在沙抽風打中長眠。時常會有人將惋惜的淚,滾落在它們身上。偶爾,還能在這里看到一只暴尸的老鼠。
額濟納河斷流,沿河兩岸的大片胡楊林因過度嚴重缺水而枯死。近些年這里生態(tài)遭受的更為嚴重的破壞,大大加速了胡楊的減少。胡楊枯死后。沙土層被風卷起,刮到甘肅、華北、北京等地。造成沙塵暴頻發(fā)。
沙塵暴與其說它是天災(zāi),不如說它是人禍。有專家呼吁,如不采取措施對沙漠化加以治理,任其自由發(fā)展,到2030年我國沙漠化土地面積,將從現(xiàn)在的39萬多平方公里增加到50多萬平方公里。到2050年將達到5616萬平方公里。內(nèi)蒙古和河北等地將有大片土地成為戈壁。
胡楊死去,是這里大自然生命的斷章。接下來人的生命,也許會被歲月的風吹干。那時的老師會從博物館找出圖片給學生說,這些地方曾經(jīng)有過樹,曾經(jīng)有過晴空萬里的藍天。
人類之悲哀!
有資料載,日本國內(nèi)森林覆蓋率近67%,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他們不準對國內(nèi)森林進行商業(yè)性采伐,木材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耗量約為257億雙,96%來自中國。如果按一棵成年樹木能夠生產(chǎn)出一萬雙筷子計算,那么中國對日出口的200多億雙一次性筷子至少需要250萬棵樹。我國森林覆蓋率不到17%,在近些年又銳減了23%,可伐蓄積量減少了50%。日本的森林之所以保護完整,與國民的環(huán)保意識有很大關(guān)系。
蒼天都為那些成為筷子的樹流淚。
“怪樹林”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死亡標本館”;是一部生命完結(jié),無聲控訴的教課書。
置身于“怪樹林”讓人窒息。夜色在空寂里,令人毛骨悚然。我仰望問詢那蒙著一層灰塵的月亮,能不能不流淚。月亮無語似乎在說,星星與它一起哭。在這荒蕪缺氧、充滿抗爭,沒有呼吸只有死亡的“怪樹林”里。曾經(jīng)是多么生機活脫的綠色。那時,這里成長著幸??鞓返暮鷹?;意氣風發(fā)的胡楊;不言敗的胡楊。鳥語花香……
每當人們想起,去懷念遠去生命的時候,感情是很復(fù)雜的。這是令人痛苦的事情,因為有那么多的生命倒下了,誰不難舍。胡楊的莊嚴和高貴在于它用身體遮風固沙,阻擋狂風。給人以晴朗的陽光。即便人們過上吃金吞銀的日子,也仍喜歡綠春花開的風光。因為“怪樹林”已無力抗爭沙漠的滾滾狂虐,才使更多的人們遭受沙塵的襲擊。寂靜的夜就這樣被死亡咬破了。每個人都希望大自然的災(zāi)難,被風帶走,被雨挽留??涩F(xiàn)實又為眼前的繩頭小利,摧殘掠奪自然……可怕的沙塵暴,就這樣降臨了。
沙塵暴可使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農(nóng)業(yè)減產(chǎn)。對人畜和建筑物的危害絕不亞于臺風和龍卷風。近幾年西北地區(qū)遭受到的沙塵暴襲擊的頻率逐年快速增多,經(jīng)濟損失達上億元,死亡失蹤人數(shù)超過200多人。大氣污染、表土流失嚴重。沙塵暴降塵中至少有38種化學元素,它們混合起來,大大增加了大氣固態(tài)污染物的濃度,并且對大氣環(huán)境、土壤、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等都造成了長期的、潛在的危害。特別是農(nóng)作物賴以生存的微薄的表土被刮走后,貧瘠的土地將嚴重影響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缺水,是整個西北地區(qū)面臨的困境,額濟納更不例外。巴丹吉林沙漠離“怪樹林”很近。可它已無力阻擋風沙。“怪樹林”是大自然身上的一塊結(jié)痂的傷疤。它們都曾是一個碎步,又一個碎步踉蹌倒下的生命。面對“怪樹林”的凄慘,為失去這么多的生命,蒼天哭干了眼淚。于是把干旱拋給向世間。
冷月無語,寒星落淚。蒼涼的“怪樹林”,命運多舛的“怪樹林”。那些千年不倒的胡楊,有的似開膛破肚的巨人;有的匍匐著扭曲著脖頸努力向上挺直的漢子;有的如斬腰斷臂的勇士,昂首掙扎。它們永遠倒在這里,以其最后的挺立,完成了他們生命最后的吶喊,而后靜靜躺在荒漠的沙土上。戈壁、草原、天空被越來越大的風吹著,沙粒、塵土抽打近處和無盡的遠方,于是一片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