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兵退伍成為一家公司的白領,不甘于每月3000多元的薪水,辭職自己創(chuàng)業(yè),十年來先后從事過多種職業(yè)。有過失敗,有過成功,卻從沒為自己的選擇感到后悔——
早上八點,在太倉南郊西新村一塊菜地里,見到了正在采摘花菜的方財利。一邊忙著割花菜,方財利一邊說:“水稻收割前的這段時間,是花菜上市量最大的時候,今年的價格也不錯,現(xiàn)在每斤批發(fā)價2元,都快趕上往年市場上的零售價了。不趁著價格高抓緊時間采,等到水稻收了后,價格就要降下來了。”
1992年底,24歲的方財利當兵四年退伍返鄉(xiāng),因為在部隊期間參加抗洪搶險救災表現(xiàn)突出,被安置到臺州發(fā)電廠消防隊,捧上了“鐵飯碗”。工作不到半年,憑借在部隊期間過硬的軍事業(yè)務水平,又被破格任命為消防隊隊長。1994年的時候,方財利每月的工資達到3000多元,成為一名令人羨慕的公司白領。1996年初,剛剛結婚不久的方財利卻做出了令人不解的舉動,辭去公職,自謀職業(yè)。此舉當即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方財利年邁的母親甚至以死相逼,不允許兒子辭職。鐵了心的方財利最終還是做出了辭職的決定。
1996年初,方財利跟著同村的老鄉(xiāng)一起來到廣東汕頭、汕尾從事海鮮水產(chǎn)收購,看到當?shù)夭簧贊O民對海邊大量貝殼類的海鮮不感興趣,但飯店對此需求卻非常大。就發(fā)動一些年老的當?shù)貪O民撿拾海邊的貝殼,他再低價收購賣到飯店去。在廣東的一年多時間里,賺了近三萬元。
后來,方財利又先后到安徽合肥從事過三年的煙酒批發(fā),但收入一直不太高。2000年正月,在老鄉(xiāng)們的帶領下,從來沒種過地的方財利弟兄二人到太倉南郊包了54畝土地種西瓜和蔬菜。沒料到的是,當年碰上發(fā)大水,投入的2萬元成本全部泡湯。第二年又因為土質(zhì)原因,仍然虧本沒有收獲,兩年時間里,虧了三萬多元。
2002年初,“走投無路”的方財利回到老家找了份聯(lián)防隊員的工作,每月只有不足千元的工資。
不甘心就這么混日子的方財利又利用業(yè)余報名參加了一個廚師培訓班。2004年起,方財利又搞起了工廠、學校的食堂承包。后來,又因為競爭太激烈,方財利再一次失業(yè)了。
今年年初,在妻子的支持下,方財利懷揣3萬多元,再次來到太倉,有了第一次承包土地失敗的經(jīng)歷,方財利冷靜了許多,經(jīng)過幾番調(diào)查了解,最終選擇到西新村承包土地種西瓜和花菜、包菜。大半年下來,風吹日曬,人瘦了整整一大圈。但讓方財利感到欣慰的是,今年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純收入預計能達到5萬元。
方財利說,當年和他一起進電廠的戰(zhàn)友現(xiàn)在每月工資6000多元。曾經(jīng)有好多人問他,這十幾年來,工作換了這么多,錢也沒賺多少,放著好好的“鐵飯碗”不捧,辭職出來自謀職業(yè),不后悔嗎?
方財利說,在公司上班雖然工資高,人不累,但每天上班下班,沒有激情。當初放棄“鐵飯碗”,也是自己做的決定。十年來,吃了不少苦,但因為自己是當過兵的人,能吃苦,既然選擇了,就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