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一文不僅刻畫了沙利文老師這一形象,更向我們展示了兒時海倫·凱勒的性格特點和人生起步的足跡。海倫·凱勒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失去了常人生來就具有的視覺和聽覺,她甚至無法用自己的嘴說出自己的一個小小的心愿。由于她對外部世界無從知曉,所以她的脾氣也變得古怪,動輒大發(fā)雷霆。她經(jīng)常撲倒在地上,發(fā)出陣陣尖叫;起床后拒不洗臉;吃飯時故意調(diào)皮搗蛋。關(guān)于小時候的這段經(jīng)歷,海倫·凱勒寫道:“那時,我仿佛感到被一只無形的手緊緊地抓著。于是,我拼命想掙脫這種束縛。”
這種性格,即使在莎利文老師到來之后,海倫·凱勒也時有表現(xiàn)。她在《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中十分形象地展示了這一階段的心靈歷程:“朋友,你可曾獨在茫茫大霧中航行過?在霧中神情緊張地駕駛著一條大船,小心翼翼地緩慢地向?qū)Π恶側(cè)ィ膬衡疋裰碧忠馔獍l(fā)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霧中的航船,既沒有指南針也沒有探測儀,無從知道海港已經(jīng)非常臨近。”
但海倫·凱勒畢竟是一個求知欲極強、悟性極高、感情豐富的孩子。在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她不單是用觸覺感知著事物,更是用心靈體驗著事物。這樣,她能在求知中獲得一種幸福的體驗。她說:“這些字使整個世界在我面前變得花團(tuán)錦簇,美不勝收。記得那個美好的夜晚,我獨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滿了喜悅,企盼著新的一天快些來到。啊!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
海倫·凱勒不僅對知識總是懷著這種新奇的感受,對大自然也格外敏感。在這里,海倫·凱勒明白了大自然施與人類的恩惠,懂得了陽光雨露如何使樹木在大地上茁壯成長起來;懂得鳥兒如何筑巢,如何繁衍,如何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遷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獅子等各種各樣的動物如何覓食,如何棲息。海倫·凱勒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偉大和世界的美好。即使在自然的恐嚇之下,她仍然細(xì)心地體驗著這個自然世界的另一面。
在美好的春光中,海倫·凱勒更是熱切地體察和探索著大自然的奧秘,即使是爬樹被擦破了皮,仍然有一種美妙的感覺。當(dāng)掌握了語言的鑰匙之后,她急于運用,歷盡艱辛,總是感到“無比美妙”。因為她能在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中,進(jìn)行無限美妙的想象。對“愛”的困惑,她反復(fù)追問,得不到滿意的回答,仍執(zhí)著地癡想,“我靜靜地在那里坐了許久,……在腦海中用新的觀念來尋求‘愛’的解釋。”直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好學(xué)、堅毅、敏察、極高的悟性以及豐富的情感是海倫·凱勒的突出特點。
可以說,海倫·凱勒雖是一位盲人,但她的心靈卻比常人敏感而豐富,她在心靈深處大睜著一雙好奇的眼睛。